原标题:今天是中医的节日 上个世纪它曾差点被“消灭”

嗨,朋友,你信中医吗?

今天是中医的节日——中国国医节。它的设立要追溯至上个世纪20年代,那时,延续千年的中医曾遭遇了一场“生死存亡”的大危机。

清末,列强打开中国大门后,西医在中国落地生根,并在外科治疗、眼科治疗、传染病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与之相对,中医日渐式微,尤其在“五四运动”之后,知识界批评中医愚昧落后的呼声日益高涨。

文化界名人陈独秀、鲁迅、胡适、梁漱溟、郭沫若、巴金等人都先后对中医表露出不信任或歧视的态度,这直接影响到了政府的中医政策。

1925年,中医想将中医知识纳入到学校教育中,但因遭到西医的抵制而失败,双方矛盾迅速升级。

1929年2月23日,国民政府召开第一届卫生会议,在座者无一中医。曾在日本留学过的医学家余云岫起草并提出议案《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障碍案》(旧医即中医)。

废止中医派领袖:余云岫

那届会议的讨论结果是“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上,卫生行政事业一日不能进展。为民族进化计,为民生改善计,不可不采取断然措施”。

俞云岫的提案获得了通过,正式定名为《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不过或许是考虑到提案过于激进,会议最后通过之废止中医案中采取的办法则明显和缓了许多。议案规定了废止中医之三条原则:“甲:旧医登记限至民国十九年为止;乙:禁止旧医学校;丙:其余如取缔新闻杂志等非科学旧医之宣传品及登报介绍旧医等事由,卫生部尽力相机进行。”

消息一出,中医界炸了。

当时,光是上海就有1000多名中医界人士歇业、上街游行进行抗议。当年3月17日,空前团结的中医界在上海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到场者有来自15省、131个团体的262人。大会的口号是“提倡中医中药就是保全中国文化经济”“中国医药万岁”。会议召开日被定为为中医药大团结纪念日,成立总联合会、组织赴南京请愿团。

此后,时任卫生部长的薛笃弼多次公开表示并无废止中医之意,且当面向请愿代表表态:“我当一天部长,决不容许这个提案获得实行。”蒋介石也说:“中医中药我是绝对支持的,你们放心好了。”不久,请愿团收到国民政府文官处批示:撤销一切禁锢中医法令。

中医逃过了这一“劫”,但关于它的辩论远未结束。进入21世纪,仍有不少反中医人士想要像1929年一样“废止中医”。

“打假斗士”方舟子在网络上为反中医开辟专栏,收录数百篇文章。针对此前报道的“川贝枇杷膏在美国流行”一事,他还发文《川贝枇杷膏吃不得》,表示川贝母的生物碱有害,“川贝枇杷膏不仅吃了没有什么好处,反而有害处,甚至有很大的害处,有可能导致肝癌,吃不得的。”

方舟子

2006年,中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功耀教授发表《告别中医中药》,并和另一位医师发起了“征集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签名公告”。当时,卫生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医药是当前我国医药卫生领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医并重”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之一。

停不了的争吵总是在围绕中医的“本质”进行——我国传统的中医以阴阳五行、经络脏腑、津液气血的变化作为理论基础。反对者认为,阴阳五行和中医是文化、是玄学,与科学不相关。一些中医支持者则认为,不必证明“中医也是科学”,在人体上看到经脉和穴位的中医本身就与西医大不相同;也有中医表示,自己也会看西医化验报告,中医正在与时俱进。

本月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

编辑:朱晓乐

综合:澎湃新闻、中国青年网、新民网、海疆在线、新陕网、《深圳特区报》《金陵晚报》《北京日报》《南方都市报》等报道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