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由于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端,东临太平洋,西接中亚,北临俄罗斯,南部与东南亚及印度接壤,国境线漫长且环境复杂,因而我国的国防长久以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正因如此,我国不得不在海陆空三方面齐头并进,以确保国土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其中在陆地保卫与战斗中,坦克都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其在阵地战和运动战甚至闪电战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实坦克的历史并没有战舰、步枪那样久远。直到二战之前,坦克都只是发挥着辅助的作用,它真正站在舞台的中央,是从法西斯德国偷袭法国的战斗中开始。在曼施泰因完美的计划和古德里安的闪电奇袭之下,法国不到两个月便全境沦陷,政府不得不流亡英国。而在这次战役中,坦克初次以陆军主力的身份,在大型会战中决定了战争的结果。

坦克的出现及在中国的发展沿革

德国PzKpfwIV H型 二战

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队在突破阿登高地后,一路直奔沿海,成功切断了巴黎与战场的联系,并从腰部阻挡住法军的撤退路线。可以说,没有坦克部队惊人的移动速度,就没有法西斯德国在战争初期的一连串胜利。之后,无论是北非战场还是苏联战场,德军都依靠坦克为主的机械化部队,在战争初期便拿到巨大的优势,使得战场形势几乎成一边倒的局面。而二战欧洲局势的翻转,也正式由于一种新型坦克的出现——苏联T-34/85坦克。根据T-34改进而来的T34/85坦克以及随后发展而来的T44坦克在德国虎式和豹式坦克面前已经没有任何劣势,甚至在威力方面通过数量优势而获得了战场优势。,即便空中力量无法抗衡德军,坦克的优势也足以让苏联取得最终的战斗胜利。

坦克的出现及在中国的发展沿革

德国“虎式”坦克

坦克的出现及在中国的发展沿革

苏联T-34/85中型坦克

伴随着二战获得的经验,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大力发展坦克事业,最初以引进、模仿、改造为主,但随着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我国不得不开始自主研制。经过不懈的努力,1988年,我国第一批自主研发的坦克正式装备部队,这便是后来的88式坦克。作为自主研发的开山之作,88式坦克的光点注入式简易火控系统等技术并非是顶级坦克的应有配置,因此,不久后,88B式坦克应运而生,他改进了88式坦克部分落后和不成熟的技术,它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国产第二代主战坦克的成型之作。对88式坦克的钻研与成熟也正式开启和打通了我国坦克研制的自主之路,1999年,80式系列坦克衍生出最后的终极版本——88C坦克,即后来定型后我军的主力坦克:96式主战坦克。

如今,99式坦克已经开始部署,我国正式迈进第三代坦克的时代,成为坦克世界中的主流国家。当然,相比于德国"豹"2A7,美国M1A2,99式坦克或许还处于落后的位置,但是相信随着中国坦克制造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国力的不断增强,终有一日,我们的坦克将站在最顶尖的位置。

坦克的出现及在中国的发展沿革

中国99式坦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