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到重度的乳头凹陷手法无法矫正,将影响到产妇的正常哺乳,甚至可能继发感染,应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如采用助吸乳贴或吸奶器等,有效刺激乳头伸出,帮助新生儿吸乳,减少乳汁蓄积,预防乳腺炎的发生。急性乳腺炎如果在早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化脓,一旦化脓往往需要切开引流,不仅增加了产妇的痛苦,而且还不能继续哺乳,影响到婴儿的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出生后6个月内的婴儿采取母乳喂养,《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提出的目标是产后4-6个月母乳喂养率达到85%。几乎每一位新手妈妈都经历过涨奶的痛,甚至部分妈妈因为反复发生急性乳腺炎而不得不终止母乳喂养。急性乳腺炎最钟爱的是产后一月内的新手妈妈,在此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将帮助新手妈妈们把急性乳腺炎扼杀在摇篮里,达到母乳喂养的目标,也算是送上一份母亲节的礼物。

急性乳腺炎是发生于乳房部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发生于哺乳期,特别是以产后1~2个月之内的初产妇多见。其临床表现为乳房局部的红肿热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等。急性乳腺炎如果在早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化脓,一旦化脓往往需要切开引流,不仅增加了产妇的痛苦,而且还不能继续哺乳,影响到婴儿的健康。乳腺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乳腺导管欠通畅,导致乳汁淤积,其二是乳头破损,细菌入侵,乳汁中丰富的水分、糖分和蛋白质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有利于细菌的滋长。从乳腺炎的发病原因来看,本预防重于治疗,其预防措施甚至可以提早到妊娠后期,如在孕后期经常用温水清洗擦拭乳头;伴有轻度乳头内陷者进行提拉矫正;中到重度的乳头凹陷手法无法矫正,将影响到产妇的正常哺乳,甚至可能继发感染,应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如采用助吸乳贴或吸奶器等,有效刺激乳头伸出,帮助新生儿吸乳,减少乳汁蓄积,预防乳腺炎的发生。乳腺炎的预防措施还包括指导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的技巧,让产妇与新生儿尽快进行皮肤接触,让婴儿尽早地吸吮乳头,以利于刺激催乳素的分泌释放;养成哺乳前擦净乳头的习惯;引导婴儿正确含接,减轻哺乳时的疼痛;指导产后日常的乳房清洁,每日温水清洗乳头和乳晕等。

如果预防无效,发生了乳腺炎,应及时尽早就医,规范治疗。如果在哺乳期出现乳头擦伤,皲裂要及时处理,可使用麻油、青黛膏等外涂以保护乳头促进愈合。发生乳房结块时应及时疏通促其消散,初期可采用手法按摩,利用按摩的方法来疏通乳腺导管,排空乳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结块的消散;手法按摩无效时可结合中药内服外敷,内服中药以疏肝通乳、清热和胃为主,如黄芩、牛蒡子、蒲公英、路路通、丝瓜络等,外敷则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药物,如金黄散、金黄膏、冰砂膏、复方南瓜藤膏等;如病情进展快、全身炎症反应重,必要时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如果急性乳腺炎进展到了化脓期,则应及时切开排脓,保持引流通畅,通过合理换药和全身调养促进创口早日愈合。

乳腺炎的调护也很重要。产妇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产后心理非常脆弱,一旦患上乳腺炎,产妇的心理压力将会增加,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甚至抑郁的消极心理,严重的可能会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工作产生质疑或者对治疗产生恐惧,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心理疏导对产妇非常重要,医护人员要和产妇多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让患者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产妇的饮食护理也很重要,哺乳期妈妈膳食结构要合理,不可过于滋腻,过量的食物摄取会加重乳汁的蓄积,增加乳腺炎的发生率。一旦患上乳腺炎,饮食要更加节制,不可食用肥甘厚腻和辛辣之品,要少食多餐,进食一些清淡和高蛋白的食物,如鸡蛋、豆制品以及精肉等,同时增加具有丰富纤维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

总之,通过健康宣教,使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懂得如何选择规范的治疗方案,可以大大降低急性乳腺炎的发病率,确保母乳喂养顺利进行,有效促进母婴健康。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原作者供稿或专业医生推荐,一切解释归原着者所有,禁止抄袭和侵权。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服务中医,期待支持!

HAOYISHENG》为旗下超 100万读者诚邀广大界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email protected],另如有版权争议或频道建议与需要均可在频道后台留言或直接加小编QQ(980151516)或者微信沟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