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弦外之音是说这是一副好对子,却被管家听到了,管家误解了王安石的意思,认为这位公子说“下联好对”,于是立马去禀报府上的马员外,等到马员外出来找人时,此人早已不见踪影。考试结束后,王安石再次返回马员外府上,将主考官的上联“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接到马家的那句后面,马员外看后喜出望外,决定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王安石。

你知道结婚为啥要贴“囍”字吗?

文/乡村农夫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囍”字,估计对谁都不陌生,从小几岁的小孩,到目不识丁的老者,只要看到这个字,都能知道有人结婚了,其实这个“囍”字,是婚庆的专用字,也只有在婚庆上才能看到这个字。按理说结婚只有一喜呀,为什么要把两个喜字联在一起,成了“双”喜了呢?

这个“囍”字,还有一段美丽的故事呢!历史上有记载,它于北宋时代的王安石有关系。王安石生于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卒于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宋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23岁的王安石进京赶考,白行夜休,某天路过马家镇天色已晚,不得不打尖在此停歇。安顿好之后,王安石闲来无事,好像心血来潮似的出外溜达溜达,走着走着就看到一大户人家,门口贴着这样的半幅对子,是这样写的,“走马灯,灯马走,灯息马停步”。名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在等“才”人来对下幅的,王安石看到后,拍着双手说道:“好对,好对”!弦外之音是说这是一副好对子,却被管家听到了,管家误解了王安石的意思,认为这位公子说“下联好对”,于是立马去禀报府上的马员外,等到马员外出来找人时,此人早已不见踪影。

王安石到了京城参加考试,面对考题,王安石挥毫泼墨,字走飞龙,第一个把答卷交给了主考官。主考官看了下答卷,觉得王安石是个有才之人,于是就把他叫过来,决定考考他,王安石来了之后,主考官出上联让王安石对下联,上联曰“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王安石立时想到马员外家门前的半幅对子,于是就不加思考的马上对出:“走马灯,灯马走,灯息马停步”。主考官听后,拍手叫绝。

考试结束后,王安石再次返回马员外府上,将主考官的上联“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接到马家的那句后面,马员外看后喜出望外,决定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王安石。马员外家中的半幅对子,原来是为给女儿找夫婿用的,好多年了无人接对,没想到被王安石给对了,就这样王安石稀里糊涂的成了马员外的女婿。

就在结婚的时候,有报喜官来报,报王安石高中了仅次于探花的第四名。这一天王安石的心喜就别要提的,人生的三大喜事(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他一天连得两喜,真可谓是双喜临门,于是王安石就借着醉意,写下了一个亘古未有的“囍”字,命人把“囍”字贴在的大门之上。

从此这个“囍”字,就被流传开了,专用于婚庆上。其实让我认为,王安石用这“囍”字,是想说自然结为了夫妻,就应该相互照顾,要做到白头偕老,不离不弃。你再看看当今的年轻人,动不动就拿离婚说事,离婚率居高不下,真的让很多老年人心寒!我们为什么不能效仿古人,做到不离不弃,白头携老相互包容呢!

作者乡村农夫,本名刘亚,灵璧禅堂乡人氏,1982年高中毕业,现为灵璧政协十届二次社情民意代表,安徽省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协会会员、宿州市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市民俗研究员、灵璧家园优秀作家。

欢迎喜好文学的朋友登录灵璧家园网www.szlingbi.comlbshuguang,把您的稿件上传给小编,也可以把您的作品发送到灵璧家园的官方邮箱:[email protected]让我们走到一起,相互切磋,相互探讨,共同进步!也许,下一篇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就是您的!别犹豫了,这里不缺优秀的读者,就缺优秀的您还有您的作品!

【灵璧诗歌】思念(两章)

【灵璧情感】有声作品:眷恋

【灵璧诗情】有声作品:仰卧起坐

【灵璧诗情】那扇毛玻璃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