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唐宋明清,是我国古代史中影响深远的6个王朝。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玄烨(又称康熙帝)6位皇帝都是叱咤风云的大帝,除赵匡胤和开封渊源太深、对开封影响巨大之外,其他五帝与开封也多有历史文化的交结盘错。

开封作为神州名城、中原首善之地,其积累的历史与人脉,所彰显的文明与教化,长期形成的民俗与传统,不能不引起诸位帝王的关注。作为当朝天下第一名人的皇帝与神州大地屈指可数的名城,二者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即使其称帝前后都未曾到过开封,但也会有一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神交。当五帝雄才大略的智谋、气吞山河的魄力与开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百折不挠的城市精神发生碰撞之时,历史与传说中的帝王与开封会有着谈不尽的文化话题。

秦王政(后来的秦始皇)13岁时继位,公元前238年开始行使权力,很快就开始了其灭亡齐楚燕韩魏赵六国的战争步伐。魏国为秦国的东邻,两国是传统之敌,魏国都城大梁这一中原地区大都会,早就引起秦王政的关注。秦王政与大梁、大梁人的交结,当然离不开战争。

先说秦王政与大梁人。《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中专门有一段文字记叙秦王政与一位大梁人的关系:“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曰:‘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愍王之所以亡也。原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这位让秦王政言听计从,并享用和自己一样的衣服、饮食的尉缭,可不是一般的大梁人,是位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兵书《尉缭子》,秦王政每次见到他,都会放下君王的架子表现得十分谦卑。尉缭的父亲、祖父、太祖父先后在魏国担任国尉,其在秦国后来也被任命为国尉,虽然他对秦王政有不好的看法,认识上也有反复,但还是长期辅佐于嬴政,为秦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由于前秦文化上的落后,秦王朝历来就有重用外来人才的传统,哪怕人才是来自敌国,对魏国大梁人尉缭的重用就是一例。

商鞅变法使秦始皇有了国富兵强方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基础,商鞅也是来自魏国,原在国相公叔痤手下,公叔痤病重时向魏王推荐商鞅任国相,未能获准,商鞅因未获重用出走秦国主持了以后的变法。现在看来当时的魏国大梁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个人才大流动的时期,人才们变更自己服务的诸侯君主,不能用以后的“爱国”与“卖国”的标尺来衡量。

再说秦王政与大梁城。《战国策》卷二十二《魏策一》中说大梁城“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凑”,鸿沟开凿后,沟通的范围大至荥阳之东、泗水之西、淮水之北、济水之南广大区域,形成了以大梁为中心的一整套水陆交通网,除了水运之便还有灌溉农田促进农业发展之利。这一切水利水德秦王政不但全看在眼里,还特别关注大梁城所处的低洼位置。秦王朝还有一个传统,那就是重视水利开发,中国古代有名的大型水利工程多出在秦国,像都江堰、郑国渠、灵渠等,工程之大、效果之明显、影响之深远在我国历史上都极为突出。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关于秦始皇水灌大梁之战史料文字甚少,学界说法各异。是久攻不下,迫不得已以水灌大梁,或是围而不打,疏渠筑堤,引水灌城?到底是久攻不下王贲临时才改为水攻,还是有备而来,在咸阳统帅部秦始皇就确定了水灌大梁、兵不血刃的战法?其实,如果仔细推敲一下《史记》的《苏秦列传第九》中的一段文字,眉目就比较清楚了:“秦正告魏曰:‘我举安邑,塞女戟,韩氏太原卷。我下轵,道南阳,封冀,包两周。乘夏水,浮轻舟,强弩在前,锬戈在后,决荥口,魏无大梁……陆攻则击河内,水攻则灭大梁。’”看来决荥口之水、水攻而灭大梁之城秦国是早有预谋的,也是秦王政一个早有设想的“水德”战略。而实施进攻大梁城战役之时王贲重兵围城,你说是强攻不下也好,久攻不克也罢,不过只是一种骗局。他所率领的一部分兵力和民工正在围城军队的后边,紧张地进行着引河沟灌大梁的“水利”施工:一是疏浚鸿沟上游,清除淤塞、挖深沟槽,使其一旦决开荥囗,黄河大水能顺大梁城西北高处倾泻而下。二是在大梁城东南低洼处修筑拦水之堤,防止用来灌城之水一泻而走,达不到淹城毁城的目的。这不是一日两日之功,水灌大梁之役时间较长,原因在此。此外,我们今人也不能以今日黄河距汴近在咫尺、河悬大地十米的概念,来描述或想象当时的情景,因那时的黄河河道距大梁开封的距离甚远。说引鸿沟水灌了大梁也行,说引黄河水经鸿沟淹了大梁也罢,只是说掘开黄河淹了大梁有些不太妥当。秦王政水灌大梁使开封城遭受人为洪水的首次灭顶之灾,以后又被某些掌权者多次运用。秦始皇以后泰山封禅和多次东巡有时与开封擦肩而过,都不巡幸这里,是否内心对这方百姓有所愧疚呢,焚书坑儒暴虐天下的秦始皇也会有恻隐之心的。

孟姜女哭长城这一传说故事家喻户晓,孟姜女虽然老家在齐国但籍贯在杞国,今日杞县小张庄尚有孟姜女庙。在《开封民间故事集成》一书中,收有两则有关孟姜女的传说,传说中的秦始皇自然成了开封人恨上加恨、全民鞭挞的一代暴君。

秦始皇,史料中没有他到过开封的记载。汉高祖刘邦却算开封的常客,而位于开封城东北的灵昭陵还是他的骨肉牵挂。

在开封繁塔的北侧有一株古老的国槐,树干磨盘般粗细,虬枝翠叶,树皮焦褐色裂纹嶙峋叠致,倍显沧桑。关于此树,《开封文史资料》(第十一辑)刊发过王宴春老先生的一篇文章,其中写道:“据传有一次刘邦清明节去信陵君墓时,走到繁塔址(当时还没有建塔)大雨滂沱,雨到下午仍不止,最后刘邦在此处亲手栽下槐树一棵,以示怀(槐)念之意,故称汉槐,又称刘邦槐。”这株国槐据我市有关部门2013年测算树龄为1174年,看来与刘邦所处的年代相差甚远,不过传说中所说的刘邦去信陵君墓拜祭,确有史料根据,他每次经过开封,是常要祭祀信陵君的。《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第十七》文中记载:“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大汉王朝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封建王朝,刘邦又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开国皇帝。从史料中可以看出,刘邦从平民到沛公、到汉王、到开国皇帝,其为人处世治国,都以秦始皇、楚霸王为反面教员,而当初地位低贱时,闻信陵君贤德有才便十分敬慕,视公子为人生楷模。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下诏安排5户人家专门看守信陵君在开封南郊的坟墓,要求他们世世代代每年四季按时祭祀魏公子,祭祀规格之高,可见刘邦对信陵君之崇敬。一朝之帝,一国之君,仅仅依靠颁布圣旨颐指天下是不行的,刘邦深知还需帝王自己的人格力量,信陵君招募贤才、重用下人的政治品格对刘邦影响很深。刘邦有一段名言对后人颇有影响,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信陵君招募贤才且知人善任的品德真是进入了刘邦的灵魂,魏公子无忌这一品德早已成为衡量我国历史伟人的一把标尺。在我们重点抓住宋文化的同时,兼顾一下像信陵君这样重磅级的历史人物资源,也是一项珍贵的独特人文优势。

信陵君墓东北方向四五十里处,今祥符区杜良乡小黄铺村附近,曾经还有一处刘邦牵挂的陵墓——其亲生母亲刘媪的灵昭陵。《汴京遗迹志》卷之九中记载:“灵昭陵在城东北四十五里马尾墙保。其地即春秋宋之黄乡,世传汉高祖兵败于此,母因死焉,后居梓宫招魂葬之,有丹蛇出水中,自跃入于梓宫,其跃处有遗发,乃号灵昭陵。其地曰小黄园因置小黄县。陵寝累经河水淤平。”据《光绪祥符县志》有关陵墓的记载,开封市,不包括县,有不少古代名人的陵墓,像扁鹊墓、信陵君墓、单雄信墓等共计44座,只有刘邦母亲的墓称为陵,灵昭陵是我市曾有的很少的一座帝王太后级的陵寝。刘邦是个孝子,孝老敬亲,他将其母的去世地昔日的小黄园特别升格为小黄县。他还为其父在长安附近仿建故乡的城郭、庙宇、里巷,以乐恋乡的父亲。他知道要以德治国,必须从孝道开始,要推行孝道必须从自身做起。刘邦在历史上虽是一个颇有争议的皇帝,但他在开封表现出的还是历史文化发展中的正能量。

唐太宗李世民与盛世贞观之治,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神话。秦始皇水灌大梁后,将大梁改置为砀郡所属的浚仪县,此后的开封进入了一个城市衰落期。大概由于城运人脉的断档,这个时期的李世民在史籍中几乎与开封绝缘,找不到这位千古一帝直接和开封的蛛丝马迹。文献史籍的缺憾,让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一则历史神话传说弥补了。

在《西游记》第十回、第十一回两个章回中,作者为铺垫玄奘出场,编造了一出唐太宗李世民与河南开封府人氏相良阴间借账、阳间还钱的故事,内容虽看似游离主题,但文笔十分生动,细节更似真实。李世民在地府借债的债主、开封府人氏相良同妻子在门首贩卖乌盆瓦器营生赚得些钱儿,夫妻俩为积德常记库焚烧金银纸锭,在阴间借给了梦游地府的李世民一库冥钱,夫妻俩死活不敢接收李世民派人送来的还债钱,李世民只好在开封城中心建一座相国寺,旁立相公相婆的生祠,就当还了相良的债,《西游记》书中道:“即今大相国寺是也。”这则历史神话传说的知晓人之多、普及率之高,一定会比今日大相国寺正版的历史介绍效果更佳。为什么呢?不仅仅是效果出自古典文学名著之中,还因为它生动地传递着一种古今中外一致的人性哲理,这也是传说与历史的不同。生动的历史神话传说,让唐太宗李世民和名寺大相国寺、名城开封,神奇美妙地携起手来,一点也闻不到玄武门之变的血腥。如果回到历史认识的轨道,应该说,唐太宗李世民造就的贞观之治这一华夏历史上的政治奇迹,对汴州开封走出城市衰落的阴影、走向复兴,也是一双巨大的历史推手。

作为开国之君,朱元璋是比刘邦出身还要贫穷的一位。他16岁时父母双亡,因无家可归,只得出家当了小和尚,可所在寺庙香火冷落,朱元璋被派为游方僧出外行乞化缘。他在中原一带游荡了3年,这期间他行乞打工到过河南,当然也到过开封,后来又回到寺中。直到25岁时他投奔反元起义的红巾军,开始了他攀登皇帝宝座的迢迢征程。

旧时期在开封民间流传过一则朱元璋求喝“珍珠玛瑙翡翠汤”的传记故事,至今细细品味仍是回味无穷。说的是朱元璋至河南行乞正逢中原灾荒,他在开封乡下一连3天没有讨到一口饭吃,又饿又气,昏倒在地,被路过的一位老婆婆救起带回家中。老婆婆用家中仅有的一块豆腐和几根菠菜,烧了一碗菜汤给他喝,朱元璋喝后有了精神,问让他喝的是什么汤,那老婆婆苦中作乐,开玩笑地告诉朱元璋,这汤名叫“珍珠玛瑙翡翠汤”。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吃尽了山珍海味 ,可就是找不到那“珍珠玛瑙翡翠汤”的味道。这一传说,各地的版本有所不同,但朱元璋曾经的赤贫和当皇帝后的巨大反差,传说所蕴含的哲理却是让人信服的。

据史料,朱元璋是到过开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也是最“热爱”开封的一位皇帝。《剑桥中国明代史》上卷本第三章《洪武之治:1368一1398年》中十分精确地统计到朱元璋此间汴梁之行的出发、返回和逗留的时间:1368年4月11日,刚刚称帝的朱元璋由应天(南京)出发,中间4月16日徐达和常遇春攻克汴梁,朱元璋6月6日到达汴梁。在汴期间,他主要是召集众将领商讨北伐及攻打元大都的军事部署,兼作将开封作为北京的考察。据说,实际上有一个时期,朱元璋一直想把开封当做北方的京都。他在开封一直逗留到8月11日, 9月26日他又出发离开南京出巡开封,10月7日到达,一直到11月11日,朱元璋此次开封之行主要是协调他的主要将领们征讨山西、陕西和蒙古的军事计划。1368年朱元璋称帝后第一出巡开封,实地考察之后于9月下诏,决定对王朝国都实行“两京”制:“朕观中原土壤,四方朝贡,道理适均,其以金陵为南京,大梁为北京,朕以春秋往来巡狩。播告尔民,使知朕意。”朱元璋为何如此钟情开封,是有其道理的:一是开封为宋朝的旧都,以其为北京,北上扫除元军余部,有利于唤起北方民众的民族情感。反元的红巾军早期就曾打过复宋的旗号,1355年还在亳州由自称北宋一位皇帝第十世孙者建立了史称“小宋”的复辟政权。北翼红巾军首领打着这个旗号,甚至攻占了开封。朱元璋也一直奉“小宋”龙凤年号为“正朔”,直到他称帝前夕。二是开封的战略地位,这里是朱元璋北望坐镇指挥北伐、南望兼顾金陵及江浙后方的最佳位置,还是转运粮草和补充兵力的重要基地。三是朱元璋及其追随者正统的北方帝都文化情结,他立开封为北京,洪武二年又立其家乡凤阳为中都,都是对南京有一种不如意的文化逆反,元大都攻下之后朱元璋就有了新的想法,洪武十一年撤销了开封的北京建置,只是条件不允许、寿命有限,未看到他心目中理想的帝都,直到永乐帝迁都后来的北京城为止。朱元璋对开封的厚爱,还表现在他对开封府城隍的册封上。对全帝国境内城隍神的册封是有等级的,开封府的城隍神被朱元璋封为承天鉴国司民显圣王,仅次于京都的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

说到朱元璋对开封的钟情,不能不说说“朱抱槐”。“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朱元璋1368年年初在南京加冕称帝,很快便两次来到开封,在汴时间3个月以上。朱元璋来汴就住在原元代汴梁路官署后为明代按察司署所在地。传说他常在驻地的一株大国槐树下锻炼身体,这株树存活至今,据有关部门2013年测定,它的树龄已高达829年,也就是说朱元璋当时在这树下练身时,这株国槐的树龄已经184年。如今此树高十余米,最大合抱树围3米左右。它的位置就在商业大院东胡同8号院的南侧,这一带就是元代汴梁路官署和明代按察司署的旧址。为什么叫“朱抱槐”呢?至今仍有一些开封人一早一晚以双手拍树来健身,健身人双手掌相向有节奏地拍打树干,远处看就像在拥抱树木,也是个形象的说法。从传说刘邦栽的汉槐到赵匡胤的系马槐,再到朱元璋的朱抱槐,这是开封国槐一组帝王传说的故事,也是开封历史文化中一个帝王情结的花絮吧。

康熙8岁继承大位,执掌大清朝政61年,其与开封的交关不少,有文有武。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康熙帝御批:“河南地接六省,应设八旗满洲蒙古马兵六百名,乌枪兵二百名,驻扎开封府。”1644年清军入关后,定都北京,为用有限的八旗军控制全国的局面,采取了“驻京八旗”和“驻防八旗”的兵力部署控制办法。前者是以大部八旗兵驻扎北京戍卫京师,后者是以小部八旗兵驻防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按照康熙的指示,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在开封城内西北隅建成满营一座,说是营其实是城,周长6里,筑土城墙高有丈余,城里建房2000多间,开封人俗称其为里城,称驻防的八旗兵为“小八旗”。之所以驻防各地的八旗兵要驻在城堡式的营房里,一是和汉人隔离开来,以防旗兵沾染汉俗;二是也有保障驻地安全的因素。开封里城,也算烙有康熙印记的一处古迹遗存。说罢武交,倒过来再说文交,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甲戌秋七月,康熙皇帝派遣内阁中书穆东格翰林院华贴民、米贵二人,专程赴汴赍奉康熙御书“功存河洛”、“昌明仁义”、“嵩高峻极”、“灵渎安澜”4道匾额。“功存河洛”是为河南开封府禹王庙所题,“昌明仁义”是为开封孟子游梁祠所题,一时间开封官民上下顿觉荣光万丈,“臣民欢忭于凤翥鸾翔”,康熙帝为河南、开封亲笔题匾4道,成了当时省城开封久年不遇的特大兴事。河南巡抚还专作颂辞,并作序记其经过。除4道木制匾额及时颂行各处外,还另制卧碑(石匾)4通珍存于开封府学宫,今经发掘修整,4通卧碑都完好地镶嵌在开封府文庙文化广场东侧的御书碑廊中,供游客观赏康熙大帝御书的风采。康熙自幼临池勤奋,酷爱书法,字从董其昌,兼取各代名家,造诣颇深。他还有意施展自己的统治艺术,“政事稍暇,颇好书射”。其书法活动,常常是为改善满汉关系展开的,他的书法作品遍及天下牌匾碑镌。其射猎活动,主要是围绕维护满蒙关系与弘扬八旗尚武传统所举行的。书法与射猎之好集康熙大帝之一生,使之在中国帝王史中更显其文治武功无与伦比。

有人将禹王台康熙所题的“功存河洛”匾,视为他曾经莅汴的佐证是不对的。这位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否来过河南、到过开封,长期以来在省市学界和民间口碑都有不同的说法。能够查阅前清档案及《清圣祖实录》等珍稀史籍的先生们,似乎对这一小儿科的学术又不屑一顾。康熙在位期间,一直以“黄淮冲决为患”,曾6次为此南巡,亲历黄河、淮河等河道,考察治河工程,寻找治理方案,但都没有他到过开封的明确记载。康熙从未到过开封的说法,一直是一种主流结论。但是,在海内外著名小说家二月河先生的帝王系列巨著里,四卷本《康熙大帝》之中,却有相关的明确的故事情节。第三卷《玉宇呈祥》之第六回《视河工天子巡汴梁 评功过图海受惩赏》文内生动讲述了康熙帝在汴6日,每天都要到黄河岸边踏看水情,十几处决口堤坝大抵都已看过。二月河先生笔触至此究竟依据的素材是史籍正典,或是稗官野史民间传说,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先生这一巨椽之笔,说实在的,无论是对历史、对社会、对开封、对河南,都是一种符合逻辑的文学思维创作。

尊重历史,有一是一,是治学的底线。重视历史传说也是十分必要的。历史因为传说,有了体温;传说因为历史,方显厚重。历史传说的民间传播力、艺术感染力,都要超过历史。历史正传与历史传说可以说是一对传播文化、宏扬文明的亲姐妹、亲兄弟,是我们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一扇门和一扇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