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竹笋,是一道不可错过的美食。

史料记载,春秋时期中国人已经开始吃竹笋,唐朝时还有专门的人员管理种竹,唐《百官志》记载,“司竹监掌植竹苇,岁以笋供尚食”。

笋,竹萌也!冬天的时候,还没生出地面,藏在土里,专门挖出来卖就是冬笋。冬笋更为细嫩,味道鲜美,有素食第一品的说法。立春前后破土而出的笋,就是春笋,一样鲜嫩美味。哪些人不宜吃笋?

中医上讲,笋甘凉、舒郁,降浊升滑,开膈消痰。也就是说笋的味性是甘、寒、凉的,可以利尿、化热、消痰,适度的吃一些是没问题的,但是以下人群就不要吃笋了:小孩子不要吃笋,“恐其阻嚼不细,最难尅化也。就是说怕小孩子嚼不烂,不好消化。吃的时候也有阻塞气管的潜在风险。产后、有隐疾的不要吃笋,“笋但能发病。诸病后、产后均忌之。”意思是吃笋会诱发旧病,产后也要回避吃笋。笋性寒凉,脾胃虚寒、爱拉肚子的人不要吃笋吃笋还有一些窍门要学学,也是前人的经验。笋,采之宜避风日,见风则笋坚。做的时候“入水则肉硬,脱壳煮则失味,生着刃则失柔。煮之宜久,生必损人。

翻译过来就是采竹笋要采下来马上避风避光保存,经风吹过的竹笋会变硬变老,遇到水也会变得难咬。不是下锅,就不要扒拉开外面的壳,味道会跑掉,煮的时候最好煮久一点。

这下你要记住,菜市场上堆在地上不避风、日的笋,就没必要买回家啦!

至于竹笋的吃法有很多,这里给大家说说两则高人雅士关于吃笋的“高见”,立面的窍门也可以学来用哦!李渔 明末清初的雅士、《闲情偶寄》的作者,李渔说笋是“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豖,何足比肩?”如果笋和肉同桌,则“人止食笋而遗肉”;在烹制方法上,崇尚自然,“素宜白水,荤用肥猪。”牛羊鸡鸭都不合适。另外如果在煮竹笋的时候拌上别的东西,再调上香油,那些东西的味道会抢了笋的风头,使笋的真正美味消失殆尽。林洪,南宋绍兴年间进士,对园林、饮食研究颇深。他说“采摘来嫩笋、 蕨菜, 用热水焯 过, 然后用酱、 香料、 油和匀, 包馄饨吃。 吃完以后,坐在古香亭下, 采芎、 菊苗冲茶,对着白山茶花, 呀,那真是 一种无比的享受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