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时美国很多的以犀利著称的文艺评论家都对梅兰芳不住地赞美,说他的表演能把人带入一个如同神话般优美的境地,说梅兰芳的动作就像是中国话一般浓重细腻,这是一种隽永而深入的表演,而非是流于表面的。日军军官一向都是日本的贵族阶层,这些人中有不少对戏曲更是喜爱到了骨子里,于是他们一边发动着战争一边还要听戏,而当时已经声名鹊起的梅兰芳自然成为了他们的最爱。

西方的艺术史上有戏剧,戏剧在欧美国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样的,东方艺术史上也有重要的艺术,那就是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是中国艺术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章。尤其是在上个世纪,戏曲文化更是深入到全国各地每一位同胞们的内心中。香港著名电影《霸王别姬》中就曾借着关师傅的口说:“他是人的,就得听戏,不听戏的他就不是人。

谈梅兰芳:东方艺坛最惊艳的一人,曾为坚守民族气节而蓄须明志

虽然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戏曲早已不像当初一样是人日常必备的消遣娱乐方式,但是还是被传承了下来,在如今德云社风越吹越烈的状况之下,戏曲也逐渐进入了不少年轻人的视野之中,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只是“老龄化”的艺术。

戏曲会根据戏中人物分出个行当来,一般来说是生旦净末丑五个大行当,剩余的会再细划分。每一个行当出过很多著名的戏曲表演家,而今天所要说的便是旦角中最有名气的梅兰芳先生。

现在唱旦角的多是女子,但是古代,很多戏班子只招收男子,唱旦角的便是男子,这些男子统称为乾旦,而梅兰芳便是这样的一个乾旦。

谈梅兰芳:东方艺坛最惊艳的一人,曾为坚守民族气节而蓄须明志

戏曲理论家齐如山曾这样评价梅兰芳:他之为人不但谦和,且极讲信用而仁慈,又自爱而讲气节。

现在说到梅兰芳,很多人更感兴趣的是他的情史,尤其是08年同名电影的上映,更是将他感情史被剖白于世间。虽然电影是需要夸张创作的,但是真实历史之上的梅兰芳也确实担的上“渣男”的名号,不论是对王明华、福芝芳还是孟小冬,他似乎都没有付出过真心。

尤其是孟小冬,名噪一时的京剧名伶被哄着和梅兰芳过了六年的日子,结果她只是想给梅兰芳的祧母披麻戴孝,被福芝芳派人拦在门外之时,梅兰芳却为了自身的名声冷眼旁观。孟小冬在极度伤心之下,不得不与梅兰芳分开,这才让杜月笙能够趁虚而入,抱得美人归。不得不说,梅兰芳在感情方面确实是很渣的。

谈梅兰芳:东方艺坛最惊艳的一人,曾为坚守民族气节而蓄须明志

虽然在感情方面梅兰芳的例子不值得借鉴,但是作为一个戏曲表演艺术家,他是非常值得人们去效仿、学习的。在戏曲领域中,他是一种美的化身,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那种来自于东方的独特的“意境美”,而这种朦胧含蓄是中国特有的美学,这是西方人所无法真正体会到的。

西方的戏剧喜欢把东西全都给摆出来,恨不得在舞台之上再创一个真实的世界,但是中国戏曲不一样,王国维先生的《宋元戏剧史》之中就说了中国的戏曲:“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意境是什么?是不直接写,却让你能够感受到此情此景,比如说中国的古诗词大多都是这样,而梅兰芳将这种意境发挥到了极致。

谈梅兰芳:东方艺坛最惊艳的一人,曾为坚守民族气节而蓄须明志

除了戏曲这个本职工作之外,梅兰芳还专门去学习了很多看上去和演戏没多大关系的知识,比如说绘画。因为他的名气大,很多名家都愿意教他几笔,而梅兰芳就从这些大师的身上去学习他所需要的东西,那便是意境。

为什么能这么说呢?中国画主要分为写意和工笔两方面,工笔自不必说,而写意写的便是那个意蕴,寥寥数笔便将一切表现尽了。除了感受这种意境,梅兰芳还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表达了学习绘画对他在舞台上表演的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得不说,艺术终究还是相通的。

比如在梅兰芳设计的新腔作品《太真外传》中“听宫娥在殿上一声启请,我只得解罗带且换衣巾”这一段,无论是在节奏上,在吐字行腔上,还是在高低繁简上,变化更多,给人以无限美感的音乐享受,恰当的表现了“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优美境界。

谈梅兰芳:东方艺坛最惊艳的一人,曾为坚守民族气节而蓄须明志

除了在艺术之上的称职,梅兰芳先生的气节也是很值得一说的。

自唐朝开始,日本就十分崇拜中国的文化并且努力学习着,而且这种学习并不是“假学习”,他们是真的喜欢,直到现在去日本的话都能够看到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和香文化等等传统文化的身影,而在日本人也很喜欢中国的古典戏曲,觉得这是展现东方美的最好的方式。

日军军官一向都是日本的贵族阶层,这些人中有不少对戏曲更是喜爱到了骨子里,于是他们一边发动着战争一边还要听戏,而当时已经声名鹊起的梅兰芳自然成为了他们的最爱。1942年冬,他们甚至还胁迫梅兰芳去东京“慰问皇军”。

谈梅兰芳:东方艺坛最惊艳的一人,曾为坚守民族气节而蓄须明志

和《霸王别姬》里的戏痴程蝶衣不一样,梅兰芳爱戏,但是他更爱国。为了不给日军唱戏,他蓄须明志。一个唱旦角的男子蓄起了胡须,甚至于还给自己注射药物让自己发高烧,从而一次又一次拒绝给日本人表演。

程蝶衣的心中只有戏,他觉得艺术无国界,一个日本人能够把中国的戏研究的那么深入,他把青木三郎当做了知己,他是主动地。但是梅兰芳不同,他是被胁迫的,但即使这样,在死亡面前他也不曾畏惧,将自己的气节展现的淋漓!

田汉就曾经给他写过一句诗:“轻裘典去休相虑,傲骨从来耐岁寒!”傲骨岁寒一向是形容梅花高洁的气质的,用来形容梅兰芳的爱国情怀,也算是非常贴切的了。

谈梅兰芳:东方艺坛最惊艳的一人,曾为坚守民族气节而蓄须明志

很多人都只知道梅兰芳是一个戏曲表演家,但是很少人知道他还是个“外交家”。只不过他这个外交家有点特殊,别的外交家用外语和别人谈政治,而梅兰芳则是用表演和他国论艺术。

1915-1935年间,梅兰芳先生的身影一直活跃在国际艺术交流的舞台上。从1915年的秋天梅兰芳第一次在一次外交部宴会厅中为美国人表演《嫦娥奔月》之后,他就深深的吸引了国外人,当时的报纸是这样记载的“彼都士女空巷争看,名公钜卿多有投稿纾赠之雅。名优竞效其舞态,谓之梅舞。”从这短短的两句话中,便足以看出梅兰芳当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有多大了。

美国的百老汇向来是世界歌舞剧的中心,而梅兰芳的京戏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贩卖出了整整十四天的票,这是个很吓人的数字,说明了美国人民也是很喜欢这个他们并不怎么看得懂的艺术的,这也说明了艺术无国界!

谈梅兰芳:东方艺坛最惊艳的一人,曾为坚守民族气节而蓄须明志

当时美国很多的以犀利著称的文艺评论家都对梅兰芳不住地赞美,说他的表演能把人带入一个如同神话般优美的境地,说梅兰芳的动作就像是中国话一般浓重细腻,这是一种隽永而深入的表演,而非是流于表面的。

纽约《世界报》:“梅兰芳是所见过的最杰出的演员之一,纽约还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的演出。”

美国《时代》:“梅兰芳的哑剧表演和服装展示的演出真是精美优雅,可爱绝伦,美妙得就像中国古老的花瓶或是刺绣的帷幔。这是一次接触,与一种在数世纪中不可思议地圆熟起来的文化的接触。”

美国《太阳报》:“几乎是一种超乎自然的发现,通过许多世纪,中国人建立了一种身体表情的技巧。”

谈梅兰芳:东方艺坛最惊艳的一人,曾为坚守民族气节而蓄须明志

最主要的是,现如今很多人表示听不懂京剧,或者难以理解戏曲。然而通过梅兰芳在美国依旧能红火,能让美国人都喜欢上京剧,从这个方面也能看出梅兰芳对于京剧造诣之高深,怕是永远都站在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位置。

梅兰芳是我国卓越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一生所进行的创造,丰富和提高了我国的戏曲艺术,尤其是对于京剧而言,更是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中国戏剧艺术家欧阳予倩曾评价梅兰芳是“真正的演员,美的创造者”。实际上在听梅兰芳的唱腔和念白,就是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谈梅兰芳:东方艺坛最惊艳的一人,曾为坚守民族气节而蓄须明志

比如当时任何一种曲调和唱腔,在此前寥寥无名,甚至是无人问津,但只要经过梅兰芳的演唱,立即就能风靡一时,引起全国各地的演员群起效仿。这并不是梅兰芳的名人效应,而是他懂得如何去改编,如何让这些腔调符合观众们的口味。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才能让梅兰芳成为戏曲界的神话,而他所创立的“梅派”艺术,现如今依旧是京剧艺术的主流。

究竟该如何评论梅兰芳这个人呢?抛开他的私人感情问题不谈。在艺术的领域里,他确实是做到了登峰造极,甚至于他的梅兰芳表演体系成为了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这是对他专业素质的肯定,他是世界级的艺术大师。

同时还非常值得称颂的是他的民族气节,在国难当头之际,他没有选择卑躬屈膝,而是选择堂堂正正,宁愿一辈子不唱戏,也不愿意给侵略者唱一个字,这种大无畏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