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萨茹拉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驱动下,“融深度、微视频、内容创业”已成为融媒传播的核心竞争力。在技术被广泛运用的同质化背景下,各家媒体都使出浑身解数,发力创新,进入了以内容创意取胜的新阶段。

融宣传产品《国徽下的新牧民》创作思考

“融深度”“融产品”“融平台”是媒体融合发展深度转型的标志,也是内容创业的关键点,更是融传播的价值所在。但是很多媒体和创意者更加注重“融生态”的相加和相融,而忽略了“融宣传”品质,从而出现了“融而不合”“合而不一”宣传效果不佳的现象。

2017年,内蒙古日报社重点打造“融深度”和“融宣传”,在党的十九大宣传、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等重大报道中推出了“穿越”、“符号”、“奋斗”等系列融深度产品,合力助推宣传效果升级,其中融产品《国徽下的新牧民》具有代表性。该融产品体现了“融宣传”特点,发布于国内蒙汉文党报、网站、客户端、微信、微博,被人民网、环球网、海外网等60多家知名网站转载,点击量达到620万次,突显出“融宣传”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融创意:多元主题挖掘思想深度

《国徽下的新牧民》注重“融宣传”理念,在“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融生产思维下,对融创意和融主题的提炼进行了创新探索。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以创意和策划为引领,以思想深度为目标,运用了消息、通讯、图片、短视频等融报道形式,采用了结构主题“融宣传”手法,突出表现了“融宣传”理念。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我们选定额日登格日勒这位全国人大代表作为重点选题之后,突破传统媒体的单一创意策划模式,确定了符合“融宣传”的结构主题,即:额日登格日勒是新时代牧民;讴歌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履职;额日登格日勒是奋斗者的形象。

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记者第一次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额日登格日勒。在本次采访中,记者捕捉到了额日登格日勒的特殊身份,即全国唯一一名蒙古族牧民全国人大代表,跟踪拍摄2年时间,从草原到天安门,从北京到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体验式采访,挖掘故事,浓缩汇集亮点。

通过这两年的深入采访,记者了解到她及其父母一代、祖父母一代的故事,了解到内蒙古人民从受压迫到解放,从当家做主到改革开放,从旧社会到新时代在内蒙古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额日登格日勒一家三代70年的故事,反映了自治区成立70年来人民真正当家做主的历史性变迁,展现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伟大实践,讴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科学性与优越性。

融创意是提升融产品主题、思想、宣传的关键所在。媒体融合发展进入内容创业的今天,平台再好、技术再强、渠道再畅通,如果忽略产品的主题内容和思想深度,就会事倍功半。《国徽下的新牧民》在“融宣传”的关键要素——“融创意”、“融主题”、“融思想”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经验。

二、融深度:多元整合体现故事温度

融深度概念是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融宣传体现,其核心是挖掘“主题报道、重点报道、典型报道、理论报道”中的背景新闻,思想深度、故事温度、传播价值。融深度报道既追求“策、采、编、发”的流程融合,又注重载体、渠道、平台、传播的深度融合,对融产品深度、温度、美度的融合,是当前各媒体都在追求的“融宣传”新品质。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肯尼斯·伯克说过:“故事是人生必须的设备。”故事是“世界语”,一个好故事胜过千言万语,一个好故事胜过一堆道理。

《国徽下的新牧民》采用“新闻+故事+深度”的模式,从新闻的表层向内层、深层递进,展现了融故事结构:一、额日登格日勒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故事;二、额日登格日勒的奋斗励志故事;三、额日登格日勒带领牧民创业致富的故事;四、额日登格日勒成为劳模的故事;五、额日登格日勒一家三代70年的故事;六、额日登格日勒从普通牧民到全国人大代表,牧民当家做主的故事。除此之外,还把额日登格日勒从阿巴嘎到锡林郭勒、到呼和浩特、到首都北京的故事,再从首都北京回到呼和浩特、锡林郭勒、阿巴嘎的背景故事作为故事结构融入到了不同的融产品中。额日登格日勒的故事结构包括细节、情节、性格、背景,把这些故事结构变成融深度表达素材,并通过融生产过程形成融深度主题和思想,这就体现出了融故事结构。

《国徽下的新牧民》以额日登格日勒五年的履职故事为线索,采访同她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基层牧民、同事、家人,跟踪拍摄累计500G视频素材,总时长超过10小时,为后期制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短片用故事化讲述和网络碎片化表达手法,在6分38秒的短视频里浓缩进内蒙古自治区70年来的发展与变化,生动展现了中国新时代牧民的新形象,向世界展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取得的成就。

《国徽下的新牧民》以不同的载体,用不同的展现方式讲述了额日登格日勒的完整故事,但是以不同的载体讲述故事,不同媒体不同平台所体现出来的特点是不同的。如报纸作品表达故事比较完整,而新媒体产品所表达的特点是点和线、浓缩和经典的碎片化展现。

三、融传播:多元渠道提升宣传效果

渠道和用户是衡量传播价值的重要标准,而融产品的品质是衡量价值的标尺。《国徽下的新牧民》创作历时两年,从采集到生成发布经过了两次融传播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报纸消息和新媒体图文报道;第二阶段是通过报纸通讯配图片的整版、两微两端的短视频配文字图片的综合深度报道。融传播的最佳路径有两条:一是主渠道传播,二是多元渠道融合传播。例如,《国徽下的新牧民》制作出两种语言三种文字(蒙古文、汉文、斯拉夫蒙文)的融媒体产品,通过“内蒙古新闻”客户端、“呼陆客”客户端、蒙汉文微信公众号、微博、内蒙古新闻网、中国蒙古语新闻网、《内蒙古日报》蒙汉文报等平台传递给受众,不仅在区内引起强烈反响,而且也成为了重要的外宣作品,中央和自治区外宣办全网推送,向国内外展示了“中国牧民”的新形象。

融传播是载体的融合,更是理念的融合。《内蒙古日报》与《人民日报》合作的大青山工作室及新媒体矩阵和融媒体平台,丰富了传播形态,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格局,使主流声音占据有利阵地。

《国徽下的新牧民》系列产品以短视频为主,短视频的运用使新闻语言更加丰富,拓展了报道空间和内涵,实现了传播效果最大化;在产品制作上实现了采编人员“跨媒体、跨部门、跨语言”的深度融合,《国徽下的新牧民》成为融深度报道的一个成功案例。

未来的新闻生产必将迎来一个短视频时代,除《国徽下的新牧民》之外,我们还制作推出了《来自地球的另一种声音》《画里画外看懂内蒙古》《行走的文字叮叮当当》《一根银针的神奇妙用》《乌珠穆沁秋天》《用生命守护草原》《蒙古马》系列等短视频。为确保品质,记者们把短视频制作当成大片来对待,不断推敲,反复修改,提炼同期声,凸显精华亮点,突出重大主题,欲以民族短视频生产为突破口,在媒体格局和传播生态中脱颖而出。

实现“融宣传”效果的最大化是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打造融深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全力提升融产品的品质,这才能达到媒体深度融合的最终传播效果。《国徽下的新牧民》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但尚属学习探索的第一步。

作者简介:包萨茹拉,《内蒙古日报》记者

本刊启事

通讯: 0471-6635516 6635382

本刊未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征稿,请投稿者直接与我刊联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