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b.png

在每年的3月开始,在水稻田里,在绿色的植物中总会夹带着很多红色物种,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植物开的“红色小花”,这红色物种是一种福寿螺的卵,是危害稻田的外来入侵物种!

blob.png

将福寿螺引进的人,不知道是不是以为福寿螺比其它螺更大,福寿螺每只100~150g,壳薄肉多,可食部分占螺体重的48%,以为是一道很畅销的美食,在1981年引入国内,但想不到在短短几十年内,田野看到几乎是这种福寿螺,还有在哪都看到红色一片的福寿螺卵!

blob.png

福寿螺想吃就引进,以为繁殖快,生产成本低,却想不到它可吃,但味道不好吃,最让人害怕的还是福寿螺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所以市场前景不好,加上过量繁殖,最后的结果就是被放到田野中,福寿螺没有天敌制衡,迅速泛滥成灾,受灾最重的还是农作物,还是农民!

blob.png

福寿螺现在祸及农田水稻,各种办法用尽,也杀之不尽,因为福寿螺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太强,繁殖太惊人,有数据表明:福寿螺一年两代能繁殖32万只小福寿螺,看着无处不在红色的福寿螺卵,有些不寒而粟!

blob.png

养鸭食螺是生物防治方法之一,但新种的秧,不可能放鸭进去,农民只有用最传统的方法,用手捡起福寿螺丢到路边被车压碎,或者用石头砸烂扔给鸭子吃,还要冒着被福寿螺割到的危险,连农药都杀不死的福寿螺,除了这样捕捉还能怎样!

blob.png

福寿螺看似不会吃活的鱼,这是因为它捉不到,但福寿螺会挤占本地鱼类,螺类的生存空间,同时福寿螺危害农作物,造成农作物减产,成为国内水域的一大患害! 为何还要叫福寿螺?在国内是人见人怕的祸害螺了,当初,福寿螺想吃就引进,但不想吃却再难请出去!提醒食用福寿螺的人,一定要注意彻底加热,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