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姨蛋饼的头号粉丝不是别人,靳巧荣的儿子袁心心从小就爱吃妈妈做的鸡蛋饼,早中饭几乎没有断过。25年来,蛋饼妈妈靳巧荣一直把儿子带在身边,去饭店打工的时候带着,流动车做鸡蛋饼也带着,虽然蛋饼生意一年比一年好了,但是儿子的智力却一天比一天差。

又到一年母亲节。

我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从小到大,妈妈可能是对你最严格的那个人,但也是在你人生灰暗的时候,那个永远不会熄灭的灯塔。

今天,我们选了二更镜头下拍摄过的三位妈妈,她们平凡,却又伟大。一个母亲为了孩子可以变得多么坚强?她们让这个问题的答案变得具体且生动。

感谢每一位母亲,是你们温暖的怀抱,给了孩子面对陌生世界的勇气。

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母亲节快乐。

01.杭州·货车司机妈妈

张小云今年42岁了,是一个货车司机,她有一个女儿,叫苗苗,今年虚岁七岁了。

张小云平衡事业和孩子的方法是,女儿不用上学的时间,把她带在车里——妈妈车里的儿童座椅、上货卸货的停车场、一个又一个的大纸箱子,几乎就是苗苗全部的童年。

张小云说,也不是没想过把女儿送回老家由父母照顾,可是一方面父母年纪大了,照顾一个孩子太辛苦,另一方面,实在不想让女儿离开自己。所以思量再三决定,还是让女儿留在自己身边。

女儿需要读书的时候,张小云就每天开着货车去接女儿放学,放学之后有活就带着女儿去干,没有活了就直接回家,寒暑假或者周末索性就一整天都把女儿带在车里。所以小苗苗在没读小学之前,就已经是妈妈的小小跟车员了。

从卡车里看世界和从家里的阳台上看世界,在面馆的餐桌上写作业和在写字台上写作业,对他们来说也许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重要的是,有妈妈在身边。

02.常州·带儿子打拼的蛋饼妈妈

48岁的靳巧荣,来常州十一年,她的蛋饼生意几乎没有打烊过。在超市兼过职,推着三轮车在大街小巷奔波过,最后租了一个小小的店面开始专职卖蛋饼。别看阿姨鸡蛋饼的店名很普通,这份热乎乎的蛋饼是附近很多上班族早餐的首选,鸡蛋加里脊的组合,每天来上一份怎么都吃不腻。

近十年做蛋饼的生涯,让靳巧荣对当地的蛋饼有了新的想法,常州的鸡蛋饼皮是软软的,没有嚼劲,北方的杂粮煎饼薄薄一层就很酥脆,于是她把南北方蛋饼的做法结合起来,用北方杂粮煎饼的皮搭配上常州鸡蛋饼的馅,阿姨鸡蛋饼就出炉了。咬一口,入口酥脆的煎饼包裹着香喷喷的內馅,北方人都说这是家乡的味道。

阿姨蛋饼的头号粉丝不是别人,靳巧荣的儿子袁心心从小就爱吃妈妈做的鸡蛋饼,早中饭几乎没有断过。今年已经25岁的袁心心看上去和常人无异,很少有人知道他曾是个脑瘫儿。普通人在这个年纪已经进入社会打拼着梦想,心心却只能在妈妈的照顾下生活。搬一些食材,在砧板上切切菜,生意忙的时候递一下蛋饼。

因为出生的时候黄疸严重,医生劝靳巧荣放弃这个孩子,但她坚持治疗,再苦再累也从来没有想过抛弃的念头。25年来,蛋饼妈妈靳巧荣一直把儿子带在身边,去饭店打工的时候带着,流动车做鸡蛋饼也带着,虽然蛋饼生意一年比一年好了,但是儿子的智力却一天比一天差。

现在的靳巧荣有了自己的门店,比起之前的流动摊位,可以安心地把儿子带在身边。每天卖蛋饼赚的钱她都小心翼翼存好,虽然积蓄不多,却是儿子康复唯一的希望。这些年来,只要有多余的钱,蛋饼妈妈就带着儿子四处求医,因为脑瘫医治比较困难,跑了大大小小很多医院,现在心心的病还没能得到缓解。

尽管治愈很渺茫, 对靳巧荣来说,只要有医治的可能和机会,就算砸锅卖铁,她也不会放弃一丝的希望。

别的妈妈在孩子最青春的年纪,欣慰地目送着孩子渐渐长大成人,但是靳巧荣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儿子的智力一天天的衰退。其实,靳巧荣的心里一直很煎熬,她很害怕,如果有一天自己不在了,儿子该如何一个人生活。虽然心里万般难过,在儿子的面前,她也不会流一滴眼泪,还是那个坚强着撑起一个家的蛋饼妈妈。

虽然心心患了脑瘫,但他能感觉到妈妈无微不至的关爱。晚上收工的时候,心心会坐在板凳上给辛劳了一天的妈妈敲背按摩。生活虽苦,但母子俩相互依偎就能够取暖。蛋饼妈妈的店会继续开下去,有妈妈坚韧不变的心,就能撑起母子俩的未来。

03.济南·给儿子还债的扁担奶奶

济南的赵殿香奶奶家住离市区60里外的郊区,每天挑着六、七十斤的瓜果蔬菜,换乘四班公交车,八点半准时摆起一个蔬菜摊,整整齐齐的排列着当季的水果蔬菜,8年多来未曾变过。8年前,扁担奶奶的老伴因病去世,为了补贴家用,她便挑起了扁担进城卖菜,每天早出晚归的劳作,生活都在往好的方面走。

可谁知后来儿子在工作时意外坠落,头摔成重伤,儿子伤势很重,治疗前前后后花了17万元,欠下不少外债,赵殿香比原先更加卖力种菜,卖菜了,她想自己多出点力,替儿子还这些外债。

从小要强的扁担奶奶没有在人前掉一滴眼泪,她说,“哭能有什么用,也解决不了问题。”奶奶面对别人的时候,总是面带笑容,虽然早已头发花白,但她从未减轻过扁担上的重量,因为那些悬挂在扁担两头的,都是生活的希望。

去年“扁担奶奶”也得了一场病,血管堵塞,住院治疗半个多月,但是奶奶深知自己不能倒下,刚一康复就又投入到忙碌中。因为努力劳作生活,日子也比以前好很多,儿子也日渐恢复,做这些她从未埋怨过,只要孩子恢复了,就还是一家人。

每日一问

你上回主动跟妈妈聊天是什么时候?

最想对妈妈说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