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远号:北洋水师最大的污点 不战而逃又撞沉友舰

济远号

只从军事的角度而言,栋哥个人觉得虽然北洋水师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弊端,但在作战方面却足够英勇。管带邓世昌、林永升、黄建勋、林履中战死,水师提督丁汝昌、总兵刘步蟾、林泰曾自戕等等足以说明问题。然而北洋水师中却有那么一个人让舰队最后的忠勇也蒙上了一层阴影,他就是济远号管带方伯谦。

济远号:北洋水师最大的污点 不战而逃又撞沉友舰

北洋水师

话题还得从济远号诞生说起,说来济远号的诞生也有机缘巧合之处。李鸿章本是准备为北洋水师订购4艘定远级铁甲舰,但后期出于经费等因素考虑才将后两艘改为巡洋舰(要是大东沟海战北洋有4艘定远级出战,也许战果会大为改观吧)。

在得知李鸿章有意订购巡洋舰后,英国有意向其推销新式的穹甲巡洋舰“埃斯美拉达”号(本为智利海军建造,可优先供给中国)。无奈李鸿章已经对英国方面失去信任,订单最终流入了德国伏尔铿船厂,但由于是德国第一次设计穹甲型巡洋舰,导致济远号存在许多小毛病,诸如煤仓容积小导致巡航能力不足、穹甲布置不到家等。

济远号:北洋水师最大的污点 不战而逃又撞沉友舰

济远号

在武备方面济远号一改老式巡洋舰大量火炮的设计,以口径换数量,采用两门210mm克虏伯火炮和一门150mm克虏伯火炮作为主武器,辅以众多机关炮以杀伤近距离敌人。

济远号排水量2300吨,采用两台蒸汽机和4座燃煤锅炉,最快航速为16.5节。装备4英寸的穹甲甲板,但由于学的不到家,导致防御力反而不如英国人推荐的“埃斯美拉达”号。

济远号:北洋水师最大的污点 不战而逃又撞沉友舰

济远号模型

济远号于1883年12月1日建成,但受中法战争影响,一直到1885年10月31日才归国入役北洋。济远号归国后不久,方伯谦便受命成为济远号管带。为了对抗水师中以刘步蟾为首的顽固闽系军官团体,作为对高层言听计从的海军高级军官,方伯谦得以在短时间内平步青云。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济远号受命与广乙号一同护送兵船登录牙山。7月25日与日军吉野、秋津洲、浪速三艘实力强劲的穹甲巡洋舰相遇,爆发遭遇战。炮战中济远号被命中司令塔,大副沈寿昌等当即阵亡。在此之前方伯谦的处置都无可异议,但大副的阵亡可能对其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影响,济远号开始不顾友军夺路而逃,甚至还挂起了白旗和日本海军旗。以至于后至的操江号被日军俘获、兵船高升号被日军击沉,千余名陆军士兵葬身海底。

济远号:北洋水师最大的污点 不战而逃又撞沉友舰

济远号

由于逃跑的丑事并未被揭发,方伯谦得以继续率领济远号参加了随后的大东沟海战。但如同丰岛海战一样,战至中途方伯谦再次选择回撤逃跑,逃跑途中济远号又将被日军重创的扬威号撞沉。战后回港的北洋军舰均拒绝与逃舰济远号同泊,同样方伯谦的好运也走到了头,清廷中枢军机处正式下令将方伯谦正法。

方伯谦正法后,由林国祥接替济远号管带。1895年2月17号济远号在威海被日军俘获,编入日本海军,保留舰名。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济远号于旅顺触雷沉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