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传统金融机构及其他P2P平台的风控模式,翼龙贷采取独特的“同城O2O”模式,加上自成立之来就潜心服务“三农”,尤其注重贷前风险的把控。

“每一笔贷款发放之前,我们上门向借款人至少做3次贷前家访,每一次光在颠簸的路上耗时就要至少4个小时。因为只有跑断了腿,问遍了人,贷前风控才能更接近详实。”翼龙贷山西运营中心的风控员高晓刚表示。

家访之道路: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

“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这是翼龙贷一线业务员的真实写照。

高晓刚是翼龙贷山西榆次运营中心的风控员。提及家访的经历,他表示,每一家借款户都有独特的基本情况,贷前家访无规律可循,只能跑断腿、问遍人。

提及印象最深的一次家访经历,晓刚说,由于家访的农户住在山上,开车上山突逢天降大雨,车轮陷在了泥里,全体人员为了弄出车轮被雨水泥水喷溅的浑身湿透,最终到达农户家共花了三个多小时。“单程三个小时的车程还不算什么,很多客户的养殖场、种植场在山上或者地处偏僻,加上山西的路况、天气等原因,我们骑自行车甚至步行去,光单程就用了四五个小时,这些都是家访过程中常有的事。”他苦笑道。

“我们的客户都生活在农村,城里人可能没有直观的概念,事实上农村和乡镇还真不是一码事。我是先到乡镇,要想到借款户所在的村子,还要到他的养殖场或种植大棚,这些距离乡镇还有一个多小时路程,有的镇子大了距离会更远。乡间土路,坑坑洼洼,想开也开不快,颠的人有时能把胆汁吐出来。其实有时开车和骑自行车速度差不多,如果天气不好的话,还不如自行车呢。”

翼龙贷一线员工爆料:贷前风控跑断了腿,问遍了人

图一:家访道路

家访之尽调:堪比政审

“翼龙贷的家访详实、细致、严格,堪比政审。”多位在翼龙贷盟商那里借到款的农户如此形容。

赵大娘是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乌金山某村的养猪专业户。六七年前,赵大娘老两口建了一个小猪圈做起了靠养猪糊口的生意。2015年夏,老两口用此前积蓄的20多万元钱兴建了新猪圈,又想趁着好行情打算多买些小猪来喂养,以收取前期的投资成本,可就在买小猪的款项上犯了难。

翼龙贷一线员工爆料:贷前风控跑断了腿,问遍了人

图二:赵大娘家的猪棚

赵大娘在太原开修配厂的儿子听说此事后,几经打听找到了翼龙贷,抱着试试的态度打算为爹娘尽点孝心,并以自己做担保保证父母的偿还能力。

赵大娘得到儿子的消息后,很快来到翼龙贷榆次运营中心提出借款申请、提交征信报告。榆次运营中心随即通过代办点了解了赵大娘一家的基本情况和村里人对她的评价。

次日,翼龙贷山西榆次运营中心的风控员高晓刚和谢捷就出发来到赵大娘家进行实地家访。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终于到了赵大娘家的猪场。猪场位于山上一角,有三个猪舍,可以养上百头猪,老两口就住在猪舍旁边的小房子里。两位风控员详细考核了赵大娘的家庭条件、借款用途等信息。

“因为前期已经了解了一些信息,第一次家访,主要是查看借款人的资质。如果借款人单身、或有嗜烟、赌博等不良嗜好,我们是绝对不做的。但这些远远不够,相对于资质,我们更看重权属和负债、以及与借款人相处交谈过程中的点滴发现。”高晓刚说。

第一次家访结束后,晓刚并没有直接回城里,而是徒步走访了赵大娘家周围的几位邻居,并打电话向赵大娘在申请材料中提供的有效联系人确认各种信息,以便审核无误。

两日后,高晓刚和同事再次来到赵大娘的养猪场进行贷前家访。“这次主要是实地核实、填表拍照。资料上交后还需要配合运营中心所需的手续再做一次家访。第三次家访通过审核后,就可以拿到贷款了。当然,除了贷前家访,还有调查借款使用效率的贷中家访。”

记者有幸参与了赵大娘的第二次家访。赵大娘热情的告诉记者,她和赵大爷每天五点起来准备猪食,晚上十一点等小猪们都睡下了才能睡觉。还不停介绍,这头猪昨晚刚下了崽,那窝猪上午刚断了奶……赵大娘看着胖胖的猪,合不拢嘴地笑着,和记者计算着,每头猪下几窝,每窝大约有多少崽,每个崽大约能卖多少钱等等。

“赵大娘虽然说的都是些家常,但这些换成行话,就是我们所要考核的借款人的收入能力和潜在还款能力。“高晓刚告诉记者。

在谢捷对老两口进一步询问及协助填表的时候。晓刚则向记者介绍了榆次运营中心风控家访的看家本领。“家访最能看出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是风控中最笨但也最有效的方法,既可以在贷前,贷中,也可以在贷后,只是很少有其他机构能像翼龙贷这样坚持地做。因为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太高,商业银行的农村金融迟迟做不起来就是因为这些。”

翼龙贷一线员工爆料:贷前风控跑断了腿,问遍了人

图三:高晓刚和赵大娘、赵大爷在家访现场

高晓刚介绍,贷前家访只是运营中心的第一级风控,翼龙贷山西运营中心还会对其进行再次风控,当然最终也少不了翼龙贷北京总部的风控。此外,榆次运营中心内部本身就有三级风控,风控员实地家访就是第一级风控,回到榆次运营中心后导出照片,整理齐材料交给另一位风控人员审核材料是二级风控。如果有遗漏,还要重新回去缺查露补缺。地方的最后一级风控就是通过网络向总部报送资料。且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同的人在负责,而且都是两人负责制。

“为了确保信息的真实有效,我们还需要赵大娘所在的村委会盖章证明借款人的行业及借款用途,并要求村委会对以上信息负法律责任。”高晓刚说。

家访之甄别:去伪存真

和城市不同,中国的农村有着熟人社会的独特性。翼龙贷深谙于此,将代办点下沉到各乡镇农村,一来方便农民借贷,二来更好地风险控制,因为走访乡里乡亲是了解借款人情况的最有效的手段。目前,除了新疆、西藏、青海外,翼龙贷如今在中国大陆其他省份都有业务,加盟商遍及1600多个县,一万多个乡镇都设有网点。

树大招风。翼龙贷因“普惠金融、助力三农”的理念在榆次当地小有名气,因此也招来了一些有心之士。高晓刚介绍,2014年曾有个借款人向其提申出借款申请,说自己是在农村卖衣服的。做家访的时候,她能提供出卖衣收据,但问她买卖衣服的购销票据、当时什么衣服卖得比较俏,均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高晓刚觉得事有蹊跷,次日偷偷跑来衣服店周围咨询,才明白遇到了骗子。 “现在什么权属、凭证都能造假,尤其是我们翼龙贷在榆次越做越好,大家渐渐知道我们的放款流程及手续后,有些‘嗅觉’好的中介机构就来包装借款人帮助他们骗贷。不过这些,都逃不过我们审核人员的法眼。”高晓刚笑言。

家访之人员:从金融菜鸟到P2P风控专员

如此火眼金睛、侃侃而谈的高晓刚,外人鲜有人知他竟然只有高中学历。文化知识不多,但说起关于榆次翼龙贷借款户的一个个鲜活故事时,整个人顿时精神抖擞。

他坦言,自己每天八点半到运营中心上班,之后就去家访,一般都是在晚上回家,但自己感觉很过瘾,从一个对金融什么都不懂的菜鸟,到现在懂得了风控谈得了P2P,切身践行普惠金融,跟随翼龙贷榆次运营中心从成立到现在,已经服务两三千农户,帮助越来越多的农民,这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是从事其他行业不曾有过的。

“现在如果在单位坐着没家访,就浑身不自在,坐不住,一定要出去走走。只有跑断了腿,问遍了人,才能做好风控。”他笑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