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1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新华社授权向全世界发布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82年10月7日至26日,向北纬28度13分,东经123度53分为中心,半径35海里的圆形海域范围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这则公告,是我国第一型固体战略弹道导弹、第一型潜射导弹“巨浪一号”准备进行潜艇水下发射之前发布的。这次试验代号为“9182”,是继1980年5月中国首次向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之后,又一次在太平洋公海上进行的火箭发射试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

然而,10月7日这天,第一发水下发射试验就失败了。

这枚发射失败的“巨浪一号”遥测弹,序号是“遥六”,在前几次发射试验中,只有首发遥测弹“遥一”,因为导弹平台系统俯仰回路发生故障(导弹飞行36.4秒自毁)发射失败,其他都圆满成功。

“遥六”发射时,导弹的出水点火正常,但是在飞行4.2秒后就在空中自毁了。

中国导弹罕见试射3连败 专家集体排查 最不起眼的零件出了问题

巨浪一号陆地发射试验

首天试验失利后,发射试验队在队长王兆麒、总设计师黄纬禄的组织下,从海下到陆上,从试验基地到北京总部,所有人都调动起来,连夜进行故障分析。由于遥测系统工作正常,所有获得的数据都很齐全,很快就判断出故障原因:一个级间分离插头提前脱落,造成一级伺服机构无指令信号输入,导致导弹失控而自毁。

在大型战略导弹研制中,很少能有这么快就找到失利原因的,因此在时隔5天之后,试验团队决定继续试验。1982年10月12日,第二发遥测弹“遥七”准时进行了发射试验。下达发射指令后,导弹从潜艇发射筒被弹射出水面点火,直射蓝天。

10分钟之后,令人振奋的声音传来:“末区发现目标!”“弹头命中预定海域!”

中国导弹罕见试射3连败 专家集体排查 最不起眼的零件出了问题

官方纪录片中公布的巨浪一号发射失败场景

经过16年的艰苦奋斗(1966年当时的七机部四院开始论证单级固体地地导弹),中国人自行研制的潜地固体战略到底试验终于成功了!

在9182任务结束后,中国海军开始就“巨浪一号”02批遥测弹海上飞行试验的问题进行了协调,与01批相比,02批提高了最大射程,减小了最小射程。

1984年4月,首发“巨浪一号”在“09-II”潜艇上进行的发射试验取得了成功。

鲜为人知的是,在这次试验之后,“巨浪一号”02批随后的三发遥测弹(遥九、遥十、遥十一)水下点火发射,都由于弹上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而自毁。

中国导弹罕见试射3连败 专家集体排查 最不起眼的零件出了问题

1984年4月,首发“巨浪一号”在“09-II”潜艇上进行的发射试验取得了成功

相关内容来源:《航天工业部第二研究院院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