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德缘何有市场

近日,有河北邯郸市的网友称,自己到复兴区民政局领结婚证,却被发了一本名为《家和万事兴——修齐至要》的小册子。打开一看:“姑娘裙子短、露胳膊就是万恶淫为首”“孩子有先天疾病,是因为姑娘性格不好”“要认命,万般皆由命”……大量宣扬传统女德、歧视女性、挑战常识的说法充斥其中。

几年来,几乎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宣扬“女德”的事件,在男女平等早就成为普遍常识的现代化社会中,为何“女德”总有市场?本报邀请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李河,对话“女德”泛起背后的社会性原因。

不良意识,与教育水平有关

北京晨报:这些年来,“女德”引发的话题屡屡出现,有时候很难想象,从常识的角度看,这些带有严重歧视性质的传统,只要多少接受过现代教育,就不会再相信和认可。但现实恰恰相反,之所以屡次引发关注,也证明,它确实还有市场。

李河:为什么野火烧不尽,就是因为土壤还存在。从教育的角度看,经历过现代教育的人,确实不应该相信。但同时也要承认,在中国,人们普遍受到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的事情,也不过三四十年,绝大部分年纪较大的人,他们的受教育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保留了大量旧的观念,对女性的歧视,只是表现之一。

北京晨报: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女性相夫教子、承担家务、甚至承受家暴的女性仍旧很多,尤其在年纪较大的人群中,更加普遍。但至少在公开场合,男女平等是不可逾越的价值底线。但近年来,这一底线屡屡被突破,有人写文章宣扬女德,有人公开宣讲“女德”课程,这种趋势值得注意,也值得警惕。

李河:现代人都明白,所谓“女德”,并非美德,它是在不平等的基础上,对女性的一种规训体系。几千年的传统社会中,歧视女性是制度化的,女性兼有人和物的两种属性。但它的表现,其实一直都有两种不同的形式,这一点自古皆然。在大传统中,这种歧视隐藏在繁多的礼仪、文化之中,至少有一层伪装、伪饰,是被美化过的。但是民间,歧视就表现得非常直接,而且更加严重,甚至有溺死女婴这样的极端现象。这也说明,一种不良意识的不断放大,和接受者的受教育水平是有非常大的关系的。

社会熏陶,

应警惕精神返贫

北京晨报:认可女德、宣扬女德的人中,也有不少是受过高等教育,甚至在社会上获得一定成就的。这一点尤其值得担忧……

李河:现代教育是科学教育,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培养一个人的科学精神、思辨能力。许多受到现代教育的人,在步入社会之后,就会出现精神返贫的现象,他们的生活状态、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又回去了。这样的现象可能很多人都遇到过,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同学们一个个意气飞扬,指点江山,但用不了十年,还是这些同学,他们在朋友圈里、同学群里转发的,大多是各种迷信、谣言、小道消息,同学聚会的时候,聊的也还是这些东西,这其实就是精神返贫。

北京晨报:互联网的普及助长了各种伪科学、坏传统的传播。更麻烦的是,不良的信息反而传播得更快,辟谣总是跟不上谣言,一篇宣扬男女平等的文章,可能没几个人看,但一篇宣扬女德的文章,短时间里就能传遍网络。

李河:这和传播的特性有关,越是容易传播的,往往离科学越远。因为科学是复杂的,也是严谨的,所以它的结论往往是开放性的,它不满足人们的心理期待,人们更喜欢得到确定的结论,而不去管这个结论到底有没有价值。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一个人生病了,去看西医,医生最多告诉他,这种病可能出现哪些后果,各种后果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比例如何。但如果去看中医,医生则可能告诉他,有哪些人得了同样的病,而且症状更严重,但都治好了。这其实就是传统观念和科学精神的区别,建立在传统上的知识,往往更容易强调绝对性,这恰好满足了一些人的心理需求。它的传播性,自然也就更强。

宣扬女德,女人别为难女人

北京晨报:假如有一个女性,她的家庭关系很紧张,和丈夫、公婆甚至自己的孩子之间,都难以保持良好的关系,她不知道怎样才能使家庭幸福。这时候,有人教她种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另一个人则告诉她,只要在家里表现得顺从、驯服、温柔,就能获得丈夫的喜欢,讨得公婆的欢心,恐怕她更容易学会后者,因为后者更加简单,尽管效果同样不确定。

李河:确实如此。人在寻求获得感、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种去肉体化的现象,也就是排斥更加舒适的生活,认为身体的痛苦可以磨炼人,痛苦之后的收获,也更加愉悦。如果确实有一个女性,接受了这样的价值,她委屈自己,顺从家人,把自己置于不平等的位置,为家人受苦受累,家人少有赞赏,她的获得感可能就非常强烈。

北京晨报:现实中,宣扬女德的人中,确实有不少是女性自己。这种现象古已有之,传统社会中,那些歧视、甚至压迫女性的规则,如《女诫》之类,许多也都是女性自己撰写和制定的。比如那位女德讲师丁璇,当时就有许多人说,女人为何为难女人?这也是一个奇特的现象。

李河:确实有一些女性,在宣扬女德、强调女德、践行女德,甚至更加卖力,有人觉得这好像是个反讽。其实不能这么看,总体上来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在职业生涯中,女性取得卓越成就的越来越多,甚至比例更高。从特殊的现象上看,在进入社会之后,原本接受的教育、养成的观念逐渐消失,反而在精神上更加接近那些原本被唾弃的东西,这种精神上的返贫,并非女性独有,男性也一样,只是每个人表现不一样而已。

平等环境,依旧任重而道远

北京晨报:许多数据都表明,中国对女性权利的保障水平,处在世界前列,甚至比许多发达国家更加完善,这一点是值得赞赏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女德之类的传统沉渣泛起,确实出乎意料。一方面,不少女性主义者仍旧在不断地呼吁更进一步的男女平等,另一方面,却有人希望回到女性“三从四德”的时代,目前看来,还是个例,但也应该引起注意。百年努力,女性既然已经摆脱了被歧视、被压迫的苦难,就不应该再回去。

李河:不论是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女性崛起的成就都是值得赞赏的,也来之不易。但生活中旧观念的复苏,也不容忽视。本来,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升,传统观念会逐渐消失,但这需要一个过程,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曾提到,一种新的科学取代旧科学,它们的科学范式是不同的。那么怎样才能彻底取代呢?这就需要通过自然代谢,等到旧科学的科学家们都死了,新科学自然就完全取代旧科学了。但社会是复杂的,目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还是少数,大量抱有传统观念的人,会营造一个不利于男女平等的氛围,使得这个自然消失的过程,变得更加复杂,甚至不断反复,所以要格外用心,去维护得来不易的成果。

北京晨报: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在家庭中,夫妻之间的平等,并不意味着不产生矛盾,有时候,反而更容易引发不可调和的矛盾。现代社会中,传统的家庭伦理已经崩溃,但新的家庭伦理还未建立,这就给了女德这种旧观念复苏的机会。

李河:这样的现象,在80后、90后家庭中并不鲜见。在今天,我们正处在道德伦理彻底进入失序状态的阶段。以前的家庭,大多是一元化的,家长有绝对权威,别人服从就好,这种伦理当然是不好的,但它可能表现出一种稳定的家庭关系。但现在两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他们同时也都是独生子女一代,从小就养成自我中心的观念,他们之间非常容易发生冲突,因为谁都不让谁。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在解释矛盾时,很容易把原因指向旧道德崩溃,把问题归咎于现代性,觉得回到过去,家庭自然就和谐了。这当然是错误的理解,旧道德之下,固然家庭关系稳定,但那是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是反人性的。事实上,真正现代化的平等,是一种有教养的平等,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不尊重,自我中心,不是现代化平等。

本版撰文 北京晨报记者 周怀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