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往往迟到,偶尔还会缺席。

傍晚一觉醒来,有个念头,想看电影。最近的一场,半个小时之后,买票,下床,出门,打车,一个人,说走就走。

正义到不了的地方,还有母亲”,就是被海报上这句宣传语吸引,于是选择了《一个母亲的复仇》这部电影。

艺术源于生活,是一句有温度且美好的话。

“该影片改编于XXX真实事件”,只能令人脊背生寒。这样的故事,不要也罢。

我一直很珍惜简单幸福的生活,比如现在,唯一的一点烦恼压力就是学业和未来定向,感情稳定,日常里就是上课睡觉吃饭写作业看剧,没有价值观纠纷,没有情感纠葛,没有长辈唠叨、上司谩骂,生活费偶尔能给自己买一些轻奢品,宛若一个小型乌托邦,就很知足。

恰巧是因为没有完全步入社会,接触到许多现实阴暗面,才会想要了解,通过影视,也止于影视,因为光光是荧幕,就足够触目惊心。

这部电影的配乐和视觉色彩都用得很巧妙,猩红与漆黑,轻快的背景音乐和惊悚的电影情节。考虑到接受程度,在直观上画面已经被模糊淡化了许多,然而现实给人的暴击,从来不问人是否能接受。

该影片改编自于印度真实的“德里黑公交”案件,23岁的年轻姑娘,在经历了一小时非人的折磨后(被轮奸后被生锈的铁棍戳入下体并扯出肠子),在生死边缘挣扎了13天之后,最终去世。

而在电影里,这个过程仅仅是一段远距离航拍过程,一辆疾驰的黑车,通明的路灯,一条无人的路。

大家都在压抑,我们看着女孩在舞池里窈窕的身姿,迷人的脸庞,音乐和人群在狂欢,我们愈发沉重,我们都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们一直在隐忍。

压抑的很辛苦,也终于在女孩的继母,进入重症监护室看到她的一瞬间,随着她的哽咽,随着她的身体窒息般地颤动,落泪。

就连她自己可能也没有想到过,家庭富足,受着良好教育,生活堪称“印度梦”的自己的继女,也会遭受这个她生活的社会,最基层也最黑暗的问题。 出门是衣着光鲜,美丽夺目的花季少女,再见已是这般模样,就如这位继母自己说的“I lost her (我失去她了)"

命运弄人,当恶人无罪释放,当愤慨的父亲打了暴徒一拳却被定罪,当暴徒若无其事回学校上课时,这位继母彻底黑化。

于是漫漫复仇之路开启,她选择了一条不正确,但并非错误的路。暴力或许不是最正确的方法,但有时候是最有效的方法。

作为一个同样有着一个女儿的侦探,这个外形丑陋的中年男人,却在危险中伸出援手,以他的实际行动回答了他的女儿在看到新闻时对他提出的质疑“你为什么什么都不做,爸爸。”

影片后半段的复仇,也是惊人的顺利,女人可能柔弱,母亲不会,为母则刚。

而身为生物老师的继母,下手也是快、准、狠。对第一个保安实行的报复就是“割以永治”。

而对第二个大汉的复仇,也着实痛快。她在苹果籽中提取氰化物磨成粉加入他的蛋白粉中,一口致残。这个情节除了告诉我们知识改变命运和不要惹女人(母亲)之外,最解恨的一句话是女主一秒腹黑地挑眉,目光如炬,一字一句地对躺在床上的罪犯说“不是说打电话给妈妈吗(女孩受迫害失去意识前听到罪犯一直喊的话),现在妈妈来了。”

不同于父亲的“正派懦弱”(迫于伦理和信仰只能祈祷正义到来却无所为),这位母亲在对法律和警察失望后,知道只有惩罚恶人,才能一点点救赎回已坠入深渊的女儿。于是她从一开始的柔和,出事了哭着打电话给丈夫说“你快回来,我们需要你”,到后来双手沾满鲜血担心瞒不住警察也瞒着所有人的复仇,这是仇恨与信仰的较量,是责任和爱带着锋芒利器的战争。

而她一路所有的震颤恐惧,都在听到女儿一声微微的“妈妈”之后,瞬间平静,视死如归,一切也都随着空膛的枪结束。

这样的母亲,更加真实,令人动容。或许也是影片暗喻一个女人精神独立的象征。

印度的电影一上映就鲜少让人失望,其本质都是小学鸡作文里的情感套路,然而却悲情也悲壮,法律该有多无力,才有各种各样的“素材”,才能让人们只能用影视文化来贡献自己的一点点力量。

那些深夜

无人将我的心事倾听

除了妈妈陪我凝望窗外的星

不论如何,它一直打动我,久久不能平复。

时至深夜,今天是2019.5.12,悄悄来临的母亲节,你此刻是不是很想她,不论她是否在你身边。

给她打个电话吧,告诉你很爱她,暂时放下平日的小情绪和纠葛,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如果她不在了,趁着周末,去她的墓前,献一小簇花,她一定也知道你在想她,别难过,她会派别人守护在你身边,代替她给你温暖,保护你。

正义到不了的地方,还有母亲。

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还有家人。

一个人的时候,要照顾好自己。

母亲节快乐

HAPPY MOTHER'S DA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