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宣布,金融管理专员已经根据《银行业条例》向蚂蚁商家服务(香港)有限公司、贻丰有限公司、洞见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及平安壹账通有限公司授予银行牌照以经营虚拟银行。

多家互联网金融、银行巨头入局的虚拟银行,与实体银行有哪些不同,与内地的互联网银行又有哪些差异?它们将如何冲击乃至重塑整个银行业,引发深刻的银行业变革?

图源:视觉中国

0 1

虚拟银行背后闪现众多互联网巨头

顾名思义,虚拟银行是指利用虚拟信息处理技术所创建的三维电子化银行,通过互联网为客户遥距开户和提供各类银行服务,不设实体网点,普遍针对个人及中小企业客户。

在四家虚拟银行中,蚂蚁商家服务(香港)有限公司是蚂蚁金服、贻丰有限公司(Infinium)为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及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等的合资公司;洞见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背后则是小米,平安壹账通背后则是平安集团。

腾讯、蚂蚁金服、小米等均在内地参与设立互联网类型的民营银行,为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和新网银行。

与内地的互联网银行不同的是,在虚拟银行牌照下,机构除了传统银行的三大业务“存、贷、汇”之外,理财、保险、黄金等互联网创新业务也可尝试,拓展空间较大,足见牌照的含金量。

“内地金融科技公司通过原有模式获得银行牌照几乎不可能,而通过虚拟银行牌照则能够敲开香港金融市场的大门,是一个绝佳机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说。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香港完善的监管和充分市场化的环境下,申请虚拟银行的内地科技公司更多希望能在国际金融科技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事实上,在不设实体网点方面,虚拟银行与内地的互联网银行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两者的最大区别之一在于虚拟银行能够实现远程开户。这一点,令互联网银行心生羡慕。

目前,香港的持牌银行数目增至160家。此前的四张虚拟银行牌照,分别花落由中银香港、京东科技、怡和集团合资设立的Livi VB Limited;由渣打银行、电讯盈科、携程金融及香港电讯合资设立的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以及众安科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众安虚拟金融有限公司;WeLab Holdings(我来贷)旗下全资子公司WeLab Digital Limited。

据悉,金管局正与8家获发牌照的虚拟银行紧密跟进,让它们做好准备,按照计划开展业务。

同时,金管局方面表示,会密切监察虚拟银行开业后的运作,包括客户对虚拟银行透过新模式提供金融服务的反应,以及虚拟银行会否为银行业界带来影响。金管局预期需在第一家虚拟银行推出服务后大约一年左右,对情况作出较全面的评估。

图源:视觉中国

0 2

布局香港 他们将会怎么做?

获得牌照后,蚂蚁金服方面表示,未来会通过和香港各界更紧密合作,共同推动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在香港的发展,用科技为香港的消费者和小微企业带来更多平等的发展机会。

此前,香港已经落地了两个“支付宝”。一方面,内地游客通过支付宝APP几乎可以不带钱包游香港;另一方面,平均每3个香港人就有一个在用港版“支付宝”AlipayHK。

洞见金融科技(Insight Fintech)表示,将专注于金融科技与传统银行业务的融合,利用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领域的前沿技术,提升用户体验;结合双方股东的优势力量,通过小米上下游产业链为突破口,打造供应链全场景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赋能。

贻丰有限公司(Infinium)总部设于香港,由多家知名企业及人士合资组建。具体来看,基于在香港落地的WeChat Pay HK(微信香港钱包)、在内地提供的综合金融科技服务与践行普惠金融的经验,腾讯将为Infinium的虚拟银行服务提供技术基础;工银亚洲将提供银行运营及管理方面的专业建议;香港交易所则提供环球金融市场运营的专业建议;高瓴资本凭借其投资眼光和在金融领域的优势,将支持其投资成立的公司等。

平安壹账通银行首席执行官冯钰龙透露,平安壹账通银行组建了一支由香港当地专业金融人才为主的团队,以便更好地服务香港市场,预期可以于6至9个月内正式推出服务。“平安壹账通银行将会充分运用互联网即时、便捷、创新的优势,为香港市民和中小企业带来便捷的金融服务。”

图源:视觉中国

0 3

将给金融业带来“蝴蝶效应”

业内人士分析称,引入虚拟银行是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优势的一个里程碑。虚拟银行的到来,将带来一场深刻的银行业变革。

银行业是一个竞争相对充分的市场,与传统银行相比,虚拟银行在获客、服务渠道、风控模式及服务成本等方面有不可否认的优势。从发展眼光看,虚拟银行发展是大势所趋,传统银行向开放银行、虚拟银行做战略转型是必然趋势。

首先,虚拟银行特别注重以金融科技推动金融创新。通过互联网向企业和个人提供全部银行服务,这要求必须有很强的金融科技能力(包括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

企业首先要完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有关技术标准和统一操作规范,再是需要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进行风险定价,无论是小额或者大额的产品都能够灵活覆盖,更快地更新迭代,以服务更多客户群提升用户体验,并降低金融产品成本。

此外,由于虚拟银行不需要开设许多实体分行及大量实体网点,具有很大的设施构建和运营成本优势;而且开户门槛也很低(门槛相较传统银行低不少),可以将投资更多地用在技术上,以及为客户提供更方便的服务。这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都极具吸引力。随着虚拟银行的发展和完善,人们向银行金融业零售业领域发展业务将成为一大趋势,普及金融的成果也将更明显。

拥有以上优势的虚拟银行,很可能通过差异化的服务模式和能力,改善用户体验,降低经营成本,减少金融风险。虚拟银行可能由此带来新的业务竞争,并成为金融市场上强有力的新挑战者。

  • 来源:浙江在线记者 甘居鹏
  • 监制:范波
  • 责编:潘洁
  • 编辑:郭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