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昨天听闻李敖去世,小编首先想到是他自己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他跑到仇人的病床前看着人家离世……

这样的故事发生在别人身上,肯定会让人产生很多不好的看法和联想,但发生在李敖身上似乎就不奇怪——因为这并非是他恶毒和刻薄,而是出于他“老顽童”般的性格;正如他的离世给大家带来的也并非是巨大悲伤,他一生恣意、嬉笑怒骂,早就有看透生死的潇洒,而他自己的身后事也早有安排。

在生命的最后时期,李敖已经很少公开露面,2017年6月他曾录制了一档读书节目《再见李敖》,在节目中他通过一封信透露了自己的病情,除了家人朋友,他连仇人都邀请参加节目,见证他人生的谢幕。

昨天,李敖过世的消息“惊动”了新华社、《环球时报》、人民网乃至微博等众多大陆媒体。

不少媒体第一时间就以推送方式向读者发送此讯息。新华社称其为“台湾著名作家、评论家、历史学家”;《新京报》则在昨日的专栏文章中,谈到李敖并说他“一生根基就是写和骂”。

1989年,李敖作品首次通过正式授权、在大陆出版,一出版即轰动,引起巨大回响。

小编

那些年,小编也看过不少李敖的作品,但大半是盗版,不说也罢

李敖从来不写有关大陆的“捧”和“骂”的文章。他对领导人的认识,包括对毛泽东和当前领导人的认识都是很客观的。这是他们相交近30年后的认知和评价。

北京联合大学台研院副院长李振广感慨:

随着像李敖这一代具有“大中国思想”的两岸人逐渐凋零,两岸关系前景越来越让人难以乐观。

台湾资深媒体人陈文茜(左)李敖

永远的逆风者。他在每个时代都不合时宜,但其实是时代配不上他。

台湾资深出版人、作家傅月庵表示:

李敖是如同鲁迅一般的思想启蒙者,他的文字和言论,影响了数代人。

台湾文学评论家陈芳明人在伦敦,他在脸书上表示:

李敖的文字曾经冲击着台湾社会,甚至冲击了过去的“威权体制”,他不属于任何政党,永远以反对者的姿态纵横在历史舞台上。现在他走了,台湾再也不会出现第二个李敖。

蔡英文也发文悼念李敖:

他的过世,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消逝。当年他所挑战的威权,已经成为历史。他笔下渴望的自由,已经变成台湾的生活方式。

估计蔡英文更庆幸,她的时代——李敖已老。

李敖的代表作之一《北京法源寺》曾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也被大陆导演改编成舞台剧于两岸三地热演,去年底才首次到台湾演出。

在大陆,我们熟知的李敖更多时候是个作家,但是李敖有过“短暂而精彩”的从政路。

2000年,李敖被新党提名与冯沪祥搭档参选,直接挑战台湾地区领导人——此前他并没有从政经历。他竞选政见上支持两岸统一,主张两岸举行和平谈判,实行“一国两制”,不过最后低票落败。

2004年台湾地区民意代表选举,李敖采用“不插旗、不拜票、不发传单、不做广告、没有竞选总部”的方式,凭借高知名度当选。在民代任内,李敖常有令人惊诧之举动,曾在质询台防务部门主管时痛批台湾作为美国的看门狗,却要自费购买武器。

李敖生前和演艺圈也互动密切,“大哥”成龙悼念他、台湾知名艺人蔡康永也悼念他,“他一个人身上,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他不在,那个江湖就不在了。”

2005年,李敖赴大陆展开“神州文化之旅”,并在北京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接连演讲3场,他直言不讳、语出惊人,嘻笑怒骂出口成章,名声传遍大陆。当时迎接他登陆的人说“欢迎回到北京”时,他回复:“我从来没有离开过”。

这一次,他真的离开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