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自驾地理,聊天框回复“122” 送你 122 条自驾线路

回复“入群”进入粉丝交流群

-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 231 篇 原 创 主 文-

车辆驶入米拉山隧道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你知道吗?

4月26日上午10点

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特长隧道

——米拉山隧道正式双向通车了!

以后,往返拉林两地的单向车程

将由原来的8小时缩短到4小时

节约了一半的时间!撒花~

米拉山隧道内部场景(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然而此消息一出

就有公号文章说:

米拉山隧道通车

意味着米拉山垭口将成为历史

而在此前,一有隧道修通

就有文章说“318川藏线即将消失...”

Emmm

你们怕是误解了什么!

今天咱就来好好说道说道

1

米拉山

318国道到达拉萨前的最后一座雪山

拉萨和林芝地区的界山

拉萨河和尼洋河的分水岭

东达山的海拔(5130米)未被校正前

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垭口

一直是318线上最高的

米拉山垭口上的标志物。摄影/VagrantDway

每年基本上从冬季一直到5、6月份

米拉山顶下雪,下得大的时候

整个318国道堵车特别严重

米拉山隧道开通过后

这些问题全部都能得到解决

2018年2月米拉山垭口大雪,不忍直视

然而

我们需要弄明白的是:

米拉山隧道并不在318国道上

背景图来源/林芝旅发委

各大新闻指出:

“米拉山隧道正式通车,

标志着林拉高等级公路全线通车。”

严格来说,“林拉高速”是

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公路的改造工程

但实际上它已撇开了原318国道

背景图来源/林芝旅发委

这条高等级公路

几乎与318国道林拉段平行

不仅能够缓解318在林拉段的交通压力

走“林拉高速”

还会比老路快了整整4个小时!

新线路与318并无覆盖关系

大家可根据情况自行选择走哪条

所以米拉山隧道通车

并不意味着米拉山垭口的消失

2

大家的担忧不是没有缘由的

此前

318线上已通隧道的垭口老路

有的作为备用道继续养护

有的则被遗弃荒废、悄然隐退

不免让人心生遗憾

二郎山垭口老路落石无人清理。来源/emrejiong

塌方来源/emrejiong

《中国国家地理》曾这样说到:

“倘若说,逶迤连绵的群峰

是一首气势磅礴的长诗

那么,深藏于群峰之间的垭口

就是深入诗篇的诗眼。”

“通常,一个垭口,意味着两条河流的分水、两列山脉的相交,连绵起伏的群山如同无休无止的屏障——它们阻断了由平原通往高原的路途,而这些天然垭口的出现,往往形成了由此及彼独一无二的交通要道,这些垭口既是行路的天险,也是景色绝美的天堂。”——《中国国家地理》

垭口是拍照留念圣地,很多时候都要排队的

对自驾者而言

走318没了这些高海拔垭口

也就没了挑战之感、没了吹牛皮的谈资

更是没了“最佳观景台”

(或者说,风景、观景台还在,只是有些我们上不去了)

“有隧道是方便了,但对于进藏看风景的人来说,还是自驾过垭口有意思,虽然路难走、用时长,但毕竟风景很美,值得!”——网友“蓝月亮”曾留言道。

但一个硬币有两面

隧道存在的意义

是为了更安全、更快捷

降低雨雪天气对道路的影响

这是毋容置疑的

也是国防战备通道318的必经之路

“走隧道快多了,虽然少了些风景,可是去的人肯定更多了,更能催进当地经济。经济发展了,以前的一些老大难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网友“hebrew”

2018年3月29日,国道318线康定折多山隧道开工动员仪式。

如今,折多山、海子山隧道

正如火如荼建设中

随着今后越来越多的隧道建成

进藏之路

将会超乎我们想象地快、好

不过,一条隧道的建成

起码要4到5年

要等318线上14个大雪山垭口全修通了

现在谈还有点早

更何况,也不是所有老路都被放弃了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下

318线上哪几个垭口已修通了隧道

哪些的老路还能跑

3

1

二郎山隧道

最早修通(2001年)

中国第一条高海拔隧道

垭口海拔:2980米

一转眼

距离二郎山隧道的修通

已经整整过去18年了

以前,我们常说进藏难

内地通往青藏高原的第一道屏障

就在二郎山

(现在是折多山了)

二郎山之晨。摄影/叶政麟

二郎山

属邛崃—夹金山系南延山脉

是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雅安市的南北向界山

是318川藏南线上的第一座大山隘口

同时

也是青衣江和大渡河的天然分水岭

20年前,翻越二郎山的道路漫长而艰险。弯道,路窄,塌方多;天气多变,雨雪说来就来;只能白天通车,还要单边放行,每月的单号车辆进山,双号出山。两天之内能过二郎山是正常的,遇上雨雪天气,就不好说了。那时,行走川藏线的司机谈二郎山色变。摄影/张锦能

上世纪50年代

人民解放军在这里开山筑路

还有一首筑路歌传遍家喻户晓:

二呀二郎山高呀高万丈

枯树荒草遍山野

巨石满山冈

羊肠小道难行走

抗战交通被他挡哪个被他挡

......

1950年,天全二郎山上冒雨修筑公路

1999年二郎山

打通了长4176米的特长隧道

避开了最危险路段

从此二郎山不再是天堑屏障

隧道开通后

全天候双向行驶

路段缩短里程25公里

减少行车时间3个小时

ps.通往垭口的老路荒废多年,汽车已不能上了,倒是有不少摩友、骑友前去“探险”。不过也有网友开车勉强从泸定一侧上去一段(天全一侧已断道),止步于垭口。

2

高尔寺山隧道

2011年动工,2016年初通车

垭口海拔:4412米

高尔寺山

位于新都桥与雅江之间

老路同样是318线上著名的险途

如果说折多山是康巴第一关

那么它就是康巴第二关

很多路段呈水平倾斜

被称为“鲤鱼背”

大货车不好掌握平衡

为避免翻车,必须靠山壁车道行驶

小车只能“让道”

垭口回望来时路。来源/公众号:川藏旅行网

由于老路下山路在阴面

一到冬天

冰雪路和暗冰情况严重

几乎每天都有擦擦刮刮的交通事故

堵车厉害

隧道修通后,新路下山路改到了阳面

一路过中古弄巴1桥、2桥和卧龙寺大桥

顺着桥在河谷中绕弯

成功避开了3公里的阴面危险路段

*K2927前方500米

⬅️是高尔寺山老路,➡️是高尔寺隧道方向

来源/公众号:川藏旅行网

新盘山路,海拔最高处为3948米

与老路的高差在400米左右

新路仍旧需要通过盘山公路上到半山腰

蓝天白云和高山的风景还在

总里程节省近25公里

时间节省超过1小时

只是不再通过能纵览

雅拉神山贡嘎神山的垭口了

翻过垭口后一条左转岔路,前行十多公里有座黑石城,地势开阔,远观贡嘎雪山的最佳观景台。摄影/槐树子

3

剪子湾山隧道

2015年通车

垭口海拔:4659米

摄影/超低温78

剪子湾山

属沙鲁里山

雄踞于四川省雅江县香格宗乡西侧

雅砻江与吉珠沟的分水岭

因翻越其驿道傍山成剪刀形弯曲而上故名

藏名"博浪贡",意为全天有雾的山顶

站在垭口上俯瞰

看千山万壑,峰峦重叠

运气好时大风会拨开缭绕的云雾

一览远方的贡嘎神山

在垭口观景台,俯瞰山下来时路,“天路十八弯”几个大字赫然出现在眼前。摄影/记者:衡昌辉

藏族神话中的剪子湾山很神圣

传说三世达赖历经艰险朝圣归来时

他的坐骑神羊累了

就在这山上落脚休息

神羊为当地人带来了幸运

方圆百里的藏民

从此把剪子湾山当作神山供奉

摄影/李李小酒窝

但相较于神话

这里被称为“鬼招手”的102K路段

反而使剪子湾山垭口声名远扬

道路崎岖,多个连续急转弯道

过往司机无不手心冒汗

曾经还发生过死亡10多人的特大交通事故

2014年是剪子湾山的历史节点

隧道通车

几分钟就可以翻越剪子湾山

彻底告别“鬼招手”

4

脱洛拉卡山隧道(理塘隧道)

2015年通车

垭口海拔:4500米

摄影/孙享受

与剪子湾山相比

脱洛拉卡山名气要小很多

(网传的318垭口海拔图也没有它的姓名)

海拔4500多米的脱洛拉卡山

就横展于世界第一高城理塘旁

站在垭口

可遥望整座县城之貌

理塘县城以西的毛垭大草原。摄影/会员faith

脱洛拉卡山的山路

是公认的“魔鬼路段”

平均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

甚至超过了很多雪山垭口

公路周边气温之低

经常会有冰雹、暴雨和暴雪

过往司机能否碰到还要看人品

2015年理塘隧道通车

开车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减到3分钟

自行车也可从隧道内骑行而过

ps.与高尔寺山不同,剪子弯山和脱洛拉卡山的新线基本在老路的基础上改建。

高尔寺山、剪子弯山、脱洛拉卡山三座山上新修建的道路和隧道,属于国道318线的国省干线,原来的老路移交给当地政府进行管理,作为备用道继续养护,但不会废弃...需要注意,老路毕竟是备用道,路况不仅差,如遇滚石塌方也不会及时疏通,你可能无功而返。

高尔寺山老路保通24公里

来源/公众号:川藏旅行网

5

通麦隧道

2012年修建,2016年全线通车

“五隧两桥”取代原“通麦天险”、“排龙天险”路段

前面说了那么多四川境内

已修通隧道的高海拔垭口老路之险

但整条318川藏南线

最让自驾者谈“路”色变的

却是西藏境内海拔只有1800米的

通麦天险

前者靠小心和经验

也能顺利通过

但后者,靠的却是“听天由命”

排龙天险

从通麦大桥到排龙乡短短14公里路

往往要跑2小时,甚至更久

无它

沿线雪山河流遍布、山体土质疏松

偏偏降水又极其丰富

一旦遭遇风雨或冰雪融化

极易发生高山落石、泥石流和塌方

一年各种地质灾害累积300多次

其中102段滑坡群

被国家称为“世界地质灾害博物馆”

来源/网友709213100

加之道路狭窄,错车空间极小

泥泞陡峭的盘山土路

仅容一车同行

两侧仅有不到半米距离

2014年老迈在通麦天险指挥艰难的错车

这里因堵车排成长龙再正常不过

一边是不时落石的峭壁

一边是百米悬崖

车毁人亡的事故时有发生

网络最盛传的一张让人看了捏一把冷汗的图片

技术再好的司机也要看运气

所以通麦、排龙一线

有“死亡路段”之称

2012年,川藏线改造大会战打响

通麦天险被纳入其中

建设者们用釜底抽薪的方式

架设“五隧两桥”穿山跨河

彻底解决通麦天险的“卡脖子”问题

(五隧:102隧道、飞石崖隧道、小老虎嘴隧道、帕隆1号隧道、帕隆2号隧道;两桥:通麦特大桥、迫龙沟特大桥)

飞石崖隧道,旁边的通道就是曾经艰险的老路

背景图来源:demo在路上

2016年,全线完工通车

两小时的路程减少至20分钟

但不同于高尔寺山等老路的幸运

老通麦天险路线已完全封闭

曾经的那些惊心动魄

都只是传说了...

小老虎嘴隧道左侧的老路,现在已废弃了,荒草丛生,塌方落石枯木无人清理。来源/老艾

在基建狂魔们的不懈努力之下

升级后的318将越来越好走

虽略微损失了风景

但安全保障更高

沿线许多地方也能得到更好的经济发展

只能说: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ps.央视前段时间曾报道相关内容

感兴趣的朋友可移步第三条推送观看视频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2019西藏、新疆自驾火热报名中

点 击 图 片 查 看

· END ·

点击查看往期原创文章

谁家的风景名胜最值钱?

冬天不能自驾进藏?我们被“伪专家”骗了这么多年...

中国公路编号,藏着多少你不知道的地理信息?

第一台横穿亚欧非的国产越野拖挂

点击查看往期自驾路书

休闲:粤北山水|独库公路|川南黔北|桂西北|湘西

香巴拉环线|元阳梯田|滇西北|滇缅边境

春天:马丁公路|皖南318|林芝桃花|伊犁杏花

进藏:藏南|拉萨小众|G318|G317|滇藏

新藏|丙察察|唐蕃古道|杂多|青藏|山南

越野:德贡线|泸亚线|萨普神山|格聂南线

内蒙小众穿越|措亚线|阿里大北线|无人区|丙察察

< 返回对话框回复:122,获取122篇自驾路书

回复:群,进粉丝交流群 >

如你也想帮助别人(或被帮助)

请联系客服:13392672422(微信同号)

来源/公号:中国自驾地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