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教斋醮科仪之中,祭炼之法为其中重要的一门,可以济度亡魂,使之脱离鬼爽,得升人中天上,而祭炼之法也创自葛玄仙翁。《正统道藏》洞玄部谱箓类—太极葛仙公传—《上清集》云:“葛孝先(葛玄,字孝先)初炼丹时,常以念珠持于手中,每日坐丹炉边常念玉帝全号一万遍。

文/解人颐

左宫仙翁,灵宝宗师——恭祝葛玄天师千秋圣诞



左宫仙翁,灵宝宗师——恭祝葛玄天师千秋圣诞


葛玄天师像(资料图)

灵宝宗师葛玄本生事迹

葛玄(164年-244年),字孝先,丹阳句容(今江苏句窖市)人,为道教灵宝派祖师。他出身名门,高祖庐为汉骠骑大将军,封下邳侯;其侄孙葛洪,著《肘后方》《抱朴子》,亦为高道。

左宫仙翁,灵宝宗师——恭祝葛玄天师千秋圣诞

《抱朴子·金丹篇》称葛玄曾从左慈学道,受《太清丹经》、《黄帝九鼎神丹经》、《金液丹经》等道经,于阁皂山修道。后遨游山川,周旋于括苍、南岳、罗浮诸山,蒙太极真人将灵宝经传授葛玄。

葛玄传给郑隐,并嘱其弟子郑隐,在他死后将“上清”、“三洞”、“灵宝”中诸品经箓付阁皂宗坛及家门弟子,世世箓传。后郑隐传给葛洪,再辗转传给葛巢甫,自此灵宝经大行于世。

因为葛玄乃是灵宝经出世与传授的关键人物,因此后世灵宝道士奉他为阁皂宗祖师。


左宫仙翁,灵宝宗师——恭祝葛玄天师千秋圣诞


方山洞玄观(资料图)

《三国志·吴书》记载:孙权好道术,葛玄尝与之游,得权器重,特于方山立洞玄观。《舆地志》也有赤乌二年(239)建立方山观的记载。

据《抱朴子》记载:葛玄一日对弟子张恭说:“吾为世主所逼留,不遑作大药,今当以八月十三日中时去矣。”到了这一天,葛玄衣冠整齐进入室中,卧而气绝,颜色不变。弟子烧香守着他,三日三夜。

半夜忽起大风,声响如雷。风停再点燃蜡烛时,已失去了葛玄的踪影。只见他的衣服委放在床上,衣带都未解开。早晨问邻人,都说没有大风,大风只在这一个屋子里才有。这说明葛玄已经成仙而去,证位太极左宫天机内相。

道教中称其为常道冲应孚佑真君,世俗尊称为太极葛仙翁。北宋崇宁三年(1104)封“冲应真人”;南宋淳皊六年(1246)封“冲应孚佑真君”。

道教尊为葛仙翁,又称太极仙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将其列为第三层。

创祭炼之法,以普济鬼爽

道教斋醮科仪之中,祭炼之法为其中重要的一门,可以济度亡魂,使之脱离鬼爽,得升人中天上,而祭炼之法也创自葛玄仙翁。

《太极济炼内法》张逊序云:“太极祭炼内法,葛仙公祭鬼之法也。人死魂升而魄降,是其常也。其变化也,则有魂魄不能升降而沦滞于昏冥之中,其饥渴之悫,幽暗之识。


左宫仙翁,灵宝宗师——恭祝葛玄天师千秋圣诞


太极祭炼法(资料图)


茫茫长夜无有己时,是以仙翁悯之,在法中有祭炼之道。所谓祭者,设饮食以破其饥渴也;所谓炼者,以精神开其幽暗也。至使沦滞之徒,释然如冰消冻解,以复其本真,则其法大矣。吴人郑所南,述其所传,刻诸梓以教人”。

灵宝斋法始徐、葛、郑三师。徐为徐来勒,葛为葛玄,郑为郑所南。昔葛仙公于若耶山中精思静处,一旦感天上郁罗翘、真定光、光妙音三真人,从空乘凤辇而下,授仙公以法轮经,且大赞叹,开阐仙公济度幽爽之心。

造数珠炼丹,开念珠先河

道教念珠的应用,起源于三国时期葛玄仙翁的“数珠炼丹”,正是他开创了中国念珠应用的先河。

《正统道藏》洞玄部谱箓类—太极葛仙公传—《上清集》云:“葛孝先(葛玄,字孝先)初炼丹时,常以念珠持于手中,每日坐丹炉边常念玉帝全号一万遍。

左宫仙翁,灵宝宗师——恭祝葛玄天师千秋圣诞


数珠炼丹(资料图)


白玉蟾祖师的《道学自勉文》也有葛祖数珠炼丹的记载,《道法会元》卷一七七也有记载:“凡出神,先当炼气习定,既气住为神。平坐面旺方,以手胗系鞋文脉,四动为一息。擎念珠,每一息掐一珠,各量人平常出入,渐渐加之,不要大段费力,恐不便。

种帝苑仙浆,为江南茶祖

葛玄出身宦族名门。自幼好学,博览五经,十五六岁名震江左。性喜老、庄之说,不愿仕进。后入天台赤城山修炼,他的足迹遍及天台山,开天台山种茶之先河,植下“茶祖”,建成“茶圃”,并开创茶道,以茶养生,人称“茶仙”。

宋代白玉蟾作《天台山赋》有“释子耘药,仙翁种茶”之语。据记载,唐代“茶圣”陆羽曾登上华顶归云洞,日本高僧最澄入唐求法,到天台山学习佛教“天台宗”,回国时亦捎上华顶葛玄茶圃里的茶种,在日本栽下第一棵茶。

“葛仙茗圃”是他留下的重要遗迹之一。细考“葛仙茗圃”在天台县石梁镇,海拔1098米,唐代高道徐灵府在《天台山记》中说,华顶山上“松花仙药,可给朝食,石茗香泉,堪充暮饮”。


左宫仙翁,灵宝宗师——恭祝葛玄天师千秋圣诞


葛仙茗圃(资料图)


南宋文人胡融《葛仙茗园》、高道白玉蟾《天台山赋》、清康熙《天台山全志》与齐召南《台山五仙歌·葛孝先》等,均记载葛玄为炼丹养生在天台山华顶峰规模施种茶树,建造茶园。

左宫仙翁,灵宝宗师——恭祝葛玄天师千秋圣诞


唐宋以来,其茶有“佛天雨露,帝苑仙浆”之誉。1988年5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家扬带领著名茶叶专家实地考察,证实天台山脉主峰归云洞前尚存的33株进化型古茶树,乃葛玄手植所留。

此处为迄今有文字可考的最早人工植茶之圃,堪称中国最早人工种植之茶文化的源头,遂立“葛仙茗圃”碑以做纪念。

葛仙公宝诰


至心皈命礼。天台得道。阁皂成真。昔受东华。复传西蜀。诏命玉京金阙。位证太极仙班。慈怜拯拔于沉沦。恩念普资于苦爽。葛天氏遗风显著。勾漏令丹砂俱存。括苍仍游。罗浮乃止。修简玉笥。

修理金书。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太上玉京。东吴太极。左宫仙翁。雷霆玄省。天机内相。玉虚紫灵。普化玄静。常道冲应。孚佑真君。垂恩广教。慈悲大帝。度人无量天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