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玉离世两周年,

电信诈骗现在如何?

“喂?猜猜我是谁?我是你的老同学啊!”

“我们是XX银行客服,您的账户有一笔违规转账,需要您提供验证码。”

这样的电话不少人都曾接到过,而自称“老同学”和“银行客服”的人往往是骗子。两年前的今天,有一个少女甚至被骗走了生命。

2016年,准大学生徐玉玉因被诈骗电话骗走学费9900元,郁结于心最终导致心脏骤停,抢救两天后不幸离世。从受骗到无法自主呼吸没有心跳,只经历了短短四小时。

出事后,徐连彬曾一度自责,如果当时没有带女儿去报警,可能就没事了。但两年后,他告诉记者,最应当谴责和遗憾的,是在女儿身上发生了电信诈骗。

公安机关查明,此案为犯罪嫌疑人陈文辉、郑金锋、陈福地、熊超、郑贤聪、黄进春等人所为。2016年8月29日,该案嫌疑人全部落网。

2017年7月19日,主犯陈文辉一审因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无期徒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他6名被告人因诈骗罪分别被判3年到15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宣判后,陈文辉、黄进春、陈宝生不服,提出上诉。9月15日上午,山东高院驳回他们的上诉,维持原判。

然而,类似的悲剧并没有停止。2016年,广东19岁女大学生蔡淑妍被骗9800元后,跳海身亡。甘肃一位教师被骗23万,心理压力过大,选择上吊身亡。最近的一起案件发生在上个月,吉林一名女士在被骗8万元后服毒自杀。

徐玉玉案以及接连发生的几起重大电信诈骗案引发的社会之痛,将电信诈骗之害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司法建设也快速跟进。2017年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刑法打击该类犯罪的抽象化法条进行了具体化——明确和细化了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定罪量刑和法律适用标准,为司法精准打击提供了法律基础。于17年6月1日正式开始施行的《网络安全法》同样为保护个人信心提供了司法兜底支撑。

徐玉玉案以及接连发生的几起重大电信诈骗案就揭露出了电信诈骗的关键利益链条:最上游的“黑客”负责盗取信息,卖给“中间人”信息收购者,最终特定的信息精确地落入下游团队以实施“精准诈骗”,用作“变现”。

各式各样的电信诈骗案例层出不穷,骗术越来越高超,环环相扣。在这样的刻意设置的精心骗局里,智识和经验都不再起作用了,从农村大妈到清华老师,每一个人都是网上的“猎物”。而究其源头,就在于信息泄露。

中国互联网协会12321举报中心数据显示,个人信息泄露的举报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从2014年中心设立开始,截至2017年底,共收到网友举报111781件次。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如果说,实名制落实不严的虚拟号段为诈骗分子提供了“隐身衣”,那么被大量泄露与贩卖的公民个人信息,无疑是他们屡屡得手的凶器。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犯罪分子成本很低,目前亟须重新建立起一套针对电信诈骗的新办法,这需要政府部门或者警方牵头,同时把电信运营商、银行等各方联系起来。比如,发现一个号码疑似诈骗,就可以通知运营商合法地把他封掉;诈骗的钱汇到银行卡里,可以及时通知银行冻结,所有这些事需要建立一套高效强大的沟通机制。

如今,支付宝正在解决这个问题。8月21日,在2018网络安全生态峰会上,蚂蚁金服集团副总裁芮雄文宣布支付宝的延时到账升级为2.0:如果遭遇诈骗,只要延时转账还未到账,及时报警就能冻结交易,一旦警方下达止付指令,转账就能原路退回。

更重要的是,即便用户没有选择延时转账,如果支付宝的风控识别到转账存在风险,比如收款方账户的交易历史、资金流转行为等比较可疑,支付宝会主动提醒用户进行延时转账。

但愿法律加大打击和监管的震慑力,出台更多的明细以提升网络空间的公共安全,规制电信供应商的非法用途,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提高警惕,增强信息保护意识和反诈骗意识,但愿未来不再有这样的悲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