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凤凰网主笔  张弘

8月13日,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开幕式。这是拥有100多年传统的全球最大规模哲学会议首次在中国召开,也是第一次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学术框架为基础设定主题——“学以成人”。

正如人们所熟知的那样,哲学追问的终极命题,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常谈常新,“学以成人”即是如此。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古代人和现代人都有天壤之别。以政治权利、个人自由,财产权利这些与个人息息相关的领域而论,古代和现代有着截然的分野。从秦代到清代的两千多年里,关于国家和民众以及最重要生存资源土地的关系,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现代的观念恰如杰斐逊在《独立宣言》所说,“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因此,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学以成人”的实质,是通过学习成为一个适应当今社会所需的现代人。这也意味着,他必须拥有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是国家真正的主人,并争取和捍卫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在这些方面,哲学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当公民思考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时,他必须掌握政治哲学的基本常识;当公民遭遇不公正而寻求正义之时,他必须懂得最基本的法哲学或伦理学;当个人遭遇人生挫折且难以解脱时,他必须有形而上的思考;当利益和伦理发生冲突之时,唯有坚定的三观,才能帮助个人做出正确的选择。

不仅如此,哲学中的逻辑学还是人们任何时候都需要的思维工具,它也有助于人们形成健全的理性。没有基本的逻辑学基础,就难以具有最基本的分辨能力,也就难以形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遗憾的是,逻辑学教育在中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相当多的成年人都不具备基本的逻辑思维。而现代科学的基础,恰恰扎根于严密的逻辑之上,五四提出科学与民主,迄今仍然有所不足。相当多的中国人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显然与此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正因为缺乏基本的逻辑学常识,一些人也不具备辨别是非的思考能力,人文学者余世存以“类人孩”描述那些身体成熟,而思想低幼的成年人;心理学者武志红以“巨婴”来比喻那些缺乏独立意识和基本理性,心理水平是婴儿的国民。因此我们在现实中看到,情绪激愤的民工受到不良激情的驱使,将铁锁砸向了中国人;当某些罪恶公然横行时,人们却习非成是地认为它“理所当然”……

“人的难题不在于你怎样展开行动,而在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每一个生者,在人生的早年或青年时期,都会在心中树立一个目标。有的人坚持一生,达到目标或走得更远;有的人虽然没有实现目标,但能坚持不动摇地追求;更多人的放弃了目标,在现实中庸庸碌碌;也有人在遭遇挫折后更弦易辙,变成了自己青少年时期最憎恨的人。在当下中国,由于信仰体系的崩塌和价值观的混乱,“学以成人”已经成为一个极其严峻的问题。首先相当多的人丧失了人生的信念,以追求感官和肉体的刺激为乐,满足于马斯洛所说的基本信仰;其次,价值观的混乱使得很多人迷恋于升官发财。时隔近一个世纪之后,他们对于黄埔军校门上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已经陌生,对于人之为人的基本问题已经丧失了思考能力。

正因于此,“学以成人”显示出相当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唯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自我启蒙,个人才不致成为“类人孩”和“巨婴”;唯有具备现代公民所具有的基本常识和理性,才能在中国正在发生的变革中辨识出历史的方向。世界哲学大会的召开,学者们将在思想的碰撞和交锋中深化“学以成人”的内涵,而它也将成为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的哲学资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