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论孩子是因为模仿,还是有情绪问题,又或者你的要求和支持不够平衡,我们去努力觉察自己、不用威胁的方式控制孩子,关注情绪,温和地坚持,用幽默的方式化解,给要求的同时一定给支持,才是让孩子彻底告别威胁人和放狠话的正确打开方式。孩子跟大人一样,希望生活中的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如果缺乏掌控感,比如虽然知道作业重要,但提不起劲儿开始、总想回避,却又担心老师和家长批评,缺乏安全感,就会有失控的感觉。

有些家长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对孩子付出那么多,为孩子操碎心,不说好话就算了,怎么还出口伤人?

今天我们一起找一下原因:

1、“有样学样”的模仿

2、隐藏情绪问题

3、家长的要求和支持不平衡

01 “有样学样”的模仿

场景1:带出去玩儿,孩子玩儿嗨了不肯走,就烦躁地说:“你再不走,我自己走了啊!你就自己在这儿吧,别回家了!”

建议:

不想让孩子有样学样,不想因为一时嘴爽,过后反而报应到自己身上。我们就要多觉察自己,是不是也会放狠话威胁孩子。

我们作为成人,表达习惯相对固化,常常是身处其中而不自知,但只要我们留意孩子的回应,也能看出一点端倪,比如,孩子沉默不语伤心了、孩子被激怒狠狠回击了、孩子毫不示弱地向我们放狠话了等等,都有可能是我们之前有类似威胁的说法和语气。只有我们改变了,孩子才有改变的机会。

02 隐藏情绪问题

场景2:

妈妈纠正孩子写作业时的坐姿,提醒了几次之后,孩子不耐烦地说:“你有毛病啊,我打你了啊!”

建议:

情绪就像洪水一样,需要奔腾以宣泄,语言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宣泄方式。

孩子跟大人一样,希望生活中的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如果缺乏掌控感,比如虽然知道作业重要,但提不起劲儿开始、总想回避,却又担心老师和家长批评,缺乏安全感,就会有失控的感觉。

失控之时,稍微被激惹,就会用狠毒的话来发泄情绪。

而我们该做的事情更应该是关注这些语言背后的情绪,去回应情绪,继续温和而坚定的坚持,必要的时候疏导情绪。

03 家长的要求和支持不平衡

场景3:妈妈让孩子放下玩具赶紧去写作业,他磨蹭着不肯去,妈妈夺下玩具,孩子恼怒地说:“我恨你!你以后再也别管我了,你永远都不是我妈了!”

建议:

有些爸妈,在孩子上了小学之后紧张学业,要求较高、支持不足,总是告诉孩子要这样、要那样,但没指导孩子具体怎么做。当任务要求超出了孩子的能力时,他们就会体验到对自己的无能为力感。

这种感觉真的很伤自尊,而人类本能都有自我保护机制,孩子会把对内的自我伤害转化为对外的攻击,而语言诅咒就是种很方便的攻击方式。

总结:

不论孩子是因为模仿,还是有情绪问题,又或者你的要求和支持不够平衡,我们去努力觉察自己、不用威胁的方式控制孩子,关注情绪,温和地坚持,用幽默的方式化解,给要求的同时一定给支持,才是让孩子彻底告别威胁人和放狠话的正确打开方式。

如果你对幼小衔接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关注樊姐姐【喜马拉雅82节音频专辑】,里面充分讲解了263个幼升小问题,81个极具解决力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孩子成为乐观,自信,自律,充分释放自我潜能的先进小学生!

情商快乐营:让孩子快乐的有追求

新浪官方微博:情商快乐营

联系电话:400—875—5969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龙阳路528号 会所二楼情商快乐营(龙阳路东方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