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S-1《南方财经报道》

  最近的天气越来越炎热,水果茶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有些网红茶饮店甚至排起了长队,最夸张的居然要排几十分钟甚至一个多小时。水果茶看似健康,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水果茶里除了水果和茶,甜甜的水果茶里当然还会有糖啦!那到底这小小的一杯果茶,糖分又有多少呢?

  

  消费研究员赖禧:“炎炎夏日,对于我这样的新闻民工来说,可以说日子是有点难熬。因为呀不仅是会晒黑几个度,最重要的是经常流一身汗又口干舌燥的。那么事不宜迟,赶紧去买杯饮料,解解渴,压压惊!”

  消费研究员赖禧:“噔噔噔噔,等了二十分钟啊终于喝到我手中的这杯水果茶。果然‘大夏天里半条命都是冷饮给的’。看看这杯水果茶里水果种类比较丰富,看起来元气满满,而喝起来也是酸酸甜甜非常解渴。但是我们注意到了一个问题,刚刚我们点的是一杯少少糖的饮料,但是喝起来仍然是比较甜的。那么这满杯的甜蜜里到底藏了多少糖呢?”

  很多消费者虽然喜欢喝网红水果茶,但是心里多少有点担心,担心这是“甜蜜的负担”。

  王小姐:“自己做的话其实要加糖都是很多的,可能20、30块都会有。”

  王小姐:“我觉得会不知不觉变胖,然后还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5块吧。”

  刘小姐:“饮料到底是有添加剂的。很甜的应该有3、4块吧。”

  王小姐:“应该会不健康吧!没那么健康,应该有5块吧。”

  根据消费者提到的最常购买的水果茶品牌,我们在广州街头5家网红茶饮店购买了10杯水果茶。

  消费研究员赖禧:“这十杯水果茶就是我们,刚刚从广州天河、越秀的5家网红饮料店购买到的水果茶。那么考虑到很多街坊在选购水果茶的时候,想到自己正在减肥或者考虑到牙齿健康,因此会选择一些无糖或者少糖的产品。但是问题来了,所谓的这些无糖或者是少糖的产品,里面的糖含量真的是那么少吗?于是我们在每款样品的选择上面,都是选择一杯正常甜度和一杯无糖的产品来进行比对。想知道结果怎么样?马上到我们的消费实验室里寻找答案。”

   我们已经把10款水果茶的样品送到了实验室里,本次实验将对10款样品,检测其总糖含量、常见甜味剂含量以及热量情况。

  消费研究员赖禧:“每一颗方糖的克数是4.54克,那么刚刚我和刘工一起,把这些水果茶里的含糖量,用方糖块数来进行呈现。如果让你一次性吃下这堆方糖,你可能会觉得很不可思议。但实际上啊,当你拿起这杯饮品,咕噜咕噜地喝下去的时候,实际上你相当于吃下这21块方糖。”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食品检测工程师:“这10款样品中,有7个样品,都已经超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里面的推荐摄入量。”

  “其实有些商家会在饮品当中设置一个无糖的选项或者是去糖选项,但是实际上测算出来的结果怎么样呢?”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食品检测工程师:“通过检测我们发现,5款产品的含糖量均大于0.5g/100g。其中8号产品含糖量,达到了12.4%,虽然它是去糖产品但是呢,它的含糖量已经超过了其他4款正常产品的含糖量。”

  中山大学营养学系教授朱惠莲:“按照中国营养学会颁发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我们对添加糖的建议量一天最好是不要超过25g的添加糖,限量是在50g之内。”

  网红水果茶饮里的含糖量真是让人触目惊心,那么喝这些水果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接着往下看。

  能量即为通常所说的食物的热量,成人每日推荐摄入8400kJ能量。中山大学营养学系教授朱惠莲告诉我们:“世界卫生组织曾经说过,嗜糖之害胜过吸烟。最主要就是肥胖,第二个就是增加疾病的发病风险,尤其像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等。”

  消费研究员赖禧:“那么看到这堆方糖,可能很多消费者都会恍然大悟,为什么自己喝下水果茶是越变越胖。刘工,这些水果茶里面的热量情况怎么样呢?”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食品检测工程师:“发现1号和7号的热量是占到了每日推荐量的20%左右。”“20%其实是怎样的一个概念?”“20%的热量的话,相当于我们走路消耗要走一万步以上来消耗它。”

  看完了我们的整个实验过程,对于水果茶您是不是有更深的了解呢?以下的消费提示可要记得了:

  1.水果茶含糖较高,含糖量最高的一杯,喝下500ml就相当于吃下21块方糖!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避免过量饮用;

  2.商家所标榜的“去糖饮品”,含糖量均大于0.5g/100g,实际上并不属于真正的“去糖”;

  3.按照成人每日推荐摄入8400kJ能量计算,能量最高的一杯饮料可提供全天所需能量的20%左右,减肥可不要贪杯哦;

  4.都说离开剂量谈危害,就是耍流氓,虽然部分水果茶检出了甜味剂,但属于合理适用范围,大家不必惊慌。

  好了,本期的《消费实验室》就是这样,观众如果有哪些关心的消费疑惑,也可以通过爆料电话向我们提问,我们的消费实验室将为您一一解答。

  

  节目播出时间:8月2218:00~19:00TVS-1《南方财经报道》栏目

  欢迎订阅:公众号:消费者报告TVS1随时投诉、报料

  全省24小时报料热线:020-83336315

  评论区开放!欢迎在本文最后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