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逊帝溥仪的结婚大典引来民国各界的关注,上至民国总统、各国人士下到黎民百姓、电影院的广告都对这位早已不是皇帝的小皇帝格外的关注。古代皇帝结婚那可是头等的大事,因为民众不可以随处议论,所以只能是私下里议论,民国就不同了一听说小皇帝要结婚人们纷纷表示要看热闹。

虽说溥仪结婚的时候清朝早已灭亡,但是根据清室优待条例溥仪等仍然可以住在紫禁城内,在紫禁城内溥仪仍然有他的威严,有他的小朝廷。所以,溥仪结婚照例还是依据“祖宗传统”,只不过已经是民国了,所以选择人选的时候也要配合点现代化。

同治和光绪选新娘的办法是叫姑娘们站成一排,由新郎给选中的姑娘递玉如意一说是在姑娘扣子上系荷包。溥仪时代,有了新时代的做法:将所有人选的照片给溥仪挑选,溥仪看好谁就在谁的照片上用铅笔做记号。

经过层层筛选,最后剩下的只有四张照片。可是有一个问题,使得溥仪十分为难。那便是照片上的人脸都很小、很模糊,分不出哪个俊俏,据溥仪说如果非要比较就只能比较旗袍的花色,最后随性的溥仪就随便在似乎顺眼的照片上用铅笔画了一个圈。

那么这个被画圈的照片是谁呢,正是比溥仪小三岁文绣(后来同溥仪离婚)。后来这个结果传到端康太妃那里,极力不同意,而她推荐的是婉容。太妃的理由是文绣家境贫寒、长相不好,而婉容恰恰相反。

事后,大臣王公们的劝谏商量溥仪又重新在婉容照片上画圈。由于溥仪已经在文绣照片上画过圈,太妃们说文绣就不能嫁给别人了,所要要溥仪纳文绣为妃子。溥仪原本不愿意,但是经不住众人劝说,于是文绣便也成了溥仪的妃子。

这就是这场随性的婚前准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