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由陆费逵于1912年1月1日在上海创立,后来又搬到北京。中华书局在印刷、古籍、教科书方面产业显著。民国时候,中华书局在全国多数地方都开设分局,旧时称作归绥的呼和浩特就有中华书局的分局。在归绥的中华书局经历坎坷,它的兴衰跟着当时中国的内忧外患所跌宕起伏。

当时中华书局开在玉泉区大北街路东,它是张家口的特约代销店。但是,最开始归绥的中华书局并不是在大北街开设。这要从他的历史说起。

归绥的中华书局是什么人开办呢?原来张家口的中华书局有一个姓胡的与当时绥远省民政厅科长高广虞两人关系不错,经过商议,科长高广虞出面筹集七八个人,注资三千元,于1932年正式在归绥的牛桥偏南庆凯街创办中华书局。当时这七八个创办人都是绥远省的达官政要,有民政厅厅长、警察局督察长等。

这些人怎么懂得经商之道呢,不出两年就面临倒闭危险。这时候也就是1934年,张家口分局推荐李之南任归绥中华书局总经理。这之后,经过新一轮的融资、搬迁,中华书局有了起色,地址也搬到了玉泉区大北街路东。这时候,当时归绥的明善堂柴忠友也被挖来书局当记账先生。

​之后,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入侵归绥,书局生意也受到影响,各种书籍都被禁止出售,只能卖一些文具笔墨。1938年初秋时候,警察局汉奸来到书局寻衅挑事,对着记账先生柴忠友说“中华都要亡了,书店还叫什么‘中华’”,事后将记账先生带到警察特高系,强令改名。最后归绥的中华书局被改为“中兴书局”。

后来经理李之南去世,柴忠友接任经理。赶走日本人后,书局重新开张。到了1956年,书局成为公私合营形式,一部分业务由文化局和新华书店领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