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事死如事生,所以会在墓葬中放置各种各样的东西以备使用。而这也为考古专家们提供了充足的史料,方便他们对过去的历史进行考证。可是在河北张家口市的一座辽代墓葬里,专家们却发现了一批不同寻常的文物。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张家口市下八里村的一位村民在浇地时,偶然发现一处农田渗水严重。他在请教了村中老人后得知,下面可能有古墓,于是立刻拨通了当地文物部门的电话。考古队闻讯赶来,并对现场进行了勘探。通过对地下土壤的鉴定,考古队判定下面确实有古墓,而且年代还比较久远。

在得到相关领导的批复后,考古队马上对古墓展开了保护性发掘。等打开墓门后一看,考古队员差点被吓晕过去。只见正对着墓门的是一桌饭菜,上面摆满了杯、盘、碗、碟,还有红枣、板栗、米糕等水果糕点,在酒杯中还有葡萄酒残留的痕迹。仿佛就是在等待他们到来一样。而之后在墓室墙壁上发现的12个大字,更是让考古队又惊又喜。

只见墓室的墙壁上赫然写着“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十二个大字。似乎墓主已经料准了日后要有人来开他的墓,还特地摆下一桌酒菜等待来人小酌一番。如此坦然的胸怀,让考古队员无不敬佩,也对这位神秘的墓主更加好奇。

后来通过对出土文物的鉴定,专家们总算弄清了墓主的身份。原来墓主名为张文藻,是辽代的一名官员。他的家族是清河郡知名的大户,平时是衣食无忧。而张文藻在活着时就是个有生活情趣的人,所以临死前就备下一桌酒席,跟后人开了一个幽默的玩笑。而墓中的三老对弈图和小儿嬉戏图,都表明了他乐观的天性。可见,这位墓主真的是将生死置之度外,一直在游戏人间。

至于那一桌子饭菜为何在千年后还能存在,则是因为此墓的密封性比较好。没有空气进入,自然能保存的比较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