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 睡 了 吗 ?

  文/ 格姐

  - 01 -

  好友晓楠最近正陷于烦恼之中。

  大学室友马上举办婚礼,其它几人都收到了邀请,独独漏掉了她。

  即使如此,晓楠还是决定在微信上发个问候。不过,随后她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对方删掉了。

  发生了什么?

  她想起上学那会儿,自己就没少帮这位室友的忙,什么签个到、带饭自然不必说了,连口红身体乳卸妆油都让她使过。

  毕业之后,她的热心并未消失,对方有什么需要的,她依然答应着。

  只是前段时间,刚从一家签证公司辞职的她,想趁着这个空窗期旅游一趟然后好好放松一下自己,所以当室友找来,希望能给做一份英文简历时,她给拒绝了。

  没想到,她的这次拒绝所得到的回复却是:“不就是举手之劳嘛,又耽误不了多长时间”、“这点小忙都不帮,亏我还把你当朋友”......

  思前想后,看来就是这件事,最终导致了这次“拉黑”。

  晓楠想不通。

  她实在想不通,为什么一百次帮助换不来一百句“谢谢”,一次拒绝却可以导致一次“拉黑”?

  一个人的善良,到底能有什么用?

  - 02 -

  有个词组叫“道德绑架”。

  说的是一处令人难堪和不解的人性深渊——常常你对别人有10分好,他坦然受之;有天你只使出了8分,他便觉得你吝啬小气;当你1分都不给的时候,反而成了你对不起他。

  可是这10分从一开始就是我的啊,至于给谁给多少,本就由我来决定啊。

  想起一个很旧的寓言故事。

  

  小老虎每天都给小猴子两颗糖,日子久了,小猴子就觉得小老虎每天都欠他两颗糖。

  

  所以当某天只收到一颗的时候,他不由破口大骂:另一颗呢?是不是被你自己偷吃了?还给我?

  

  那个时候他那里还会记得,这两颗糖一直以来都是小老虎的。

  人性也是如此。

  你以为的“善良”,在某些人眼里就成了“理所应当”,这些所谓朋友会利用着你的“善良”将你绑架,最终受伤的只能是你自己。

  要记得,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从来都谁也不欠谁。

  如果有人愿意帮你,记得务必感谢;如果被对方拒绝,要表示理解;所有试图用道德绑架你的人,失去了真的一点都不可惜。

  - 03 -

  还有一种“道德绑架”,叫作“我弱我有理”。

  昨天看到一个新闻,一位老人因为一位孕妇给她晚让座了几分钟,而对她破口大骂,最终孕妇不堪其辱,提前下车了。

  让座本是一种美德,却偏偏有人把它当做了一种他人必须履行的义务。

  但这样的例子,少吗?

  我还见过,老人因为小姑娘不给让座而动手打人的,因为司机师傅没有及时停车而在行车途中对司机出手的,坐过站而要求司机必须得掉头的...

  阿米尔·汗有句话说得好,“我们确实应该尊重长者,但是要尊敬他们的行为,而非年龄。

  作为年轻人,我们要对老人报以耐心和善心,但并不意味着同样要包容老人们所犯的错误,珍惜你的善良,别被肆意浪费了。

  因为我们是古老的礼仪之邦,所以在中国,我们很容易就被道德绑架。

  有人总结出了八大中国式宽容:

  “大过年的、人都死了、来都来了、都不容易、还是孩子、岁数大了、为了你好、习惯就好。”

  每一条都是一副“我弱我有理”的姿态和架势,觉得你就应该让着我,包容我,否则就是没有气度。

  

  可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凭什么就得让着你呢?

  

  

  - 04 -

  今天是江歌去世后的第652天。

  652天前,这个善良的姑娘为了保护闺蜜刘鑫,而被刚刚和刘鑫分手的陈世峰在公寓门口残忍杀害。

  令人震惊的是,就是事发的当时,面对江歌在门口的呼救,屋内的刘鑫始终没有开门。

  甚至在案发之后,不愿意出庭作证。

  今天,江歌母亲接受采访,面目憔悴的她面对镜头时双眼噙泪,令人不忍:

  “江歌是我的唯一,我这一辈子都放不下。

  听着她嘶哑的声音,屏幕前的我心里也随之一抽一抽的,疼。

  650天了,她无时无刻不在这样蚀骨灼心的怀念与不甘之中,而她的疼,无人可以感同身受。

  不禁又想起652天前那句振聋发聩的哀叹:江歌,这一次我宁愿你不善良

  善良永恒正确 ,但一定不要以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作为交换。

  尤其近几年,扶老人反被讹诈,砸窗救孩子却遭索赔,如此局面下,我们不得不思考,该怎么降低“善良”的风险。

  实在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我们连“善良”都要思前想后了。

  不过种种实例却给了我们一个又一个沉重的警醒:你要善良,但也要学会善良;你要相信这个世界的好,但不能忘了江湖的恶。

  我们不能去用对或者错去评述一位好人所做的好事,也正是对好人没得到好报而实感心痛,所以才更加期望所有的“善良”都理性。

  希望所有的善良都可以战胜邪恶,希望所有的好人都能收获好报。

  - 05 -

  爱默生说: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否则就等于零

  所谓锋芒,是理性,是原则,也是底线。

  人需要保持一颗善心,但不能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施以善心,因为也可能你的善举,最终栽下的却是一颗恶果。

  我听过被家暴的女人在跟我哭诉完之后,罢了丢下一句:“他知道错了,以后会改的”。

  同样的话从被出轨的女人口中也说出来过,她们会说:“忍忍吧,他就是一时糊涂”、“他都答应我以后不会了,你看孩子都这么大了”...

  这个时候,我往往会觉得悲凉,又不知道该辩驳些什么。

  其实我特别想告诉她们,一个错的人,不会因为你忍耐得久,就会变成一个对的人。

  不是所有人都能理会你的善良,甚至他们会利用这份善良,在下一次偷腥时,暗暗嘲笑着你的愚蠢。

  你以为的善良,其实是一种纵容,最终害的还是你自己,乃至孩子。

  柏邦妮当初在《奇葩说》里面讲过:善良是很珍贵的,但善良如果没有长出牙齿,那就是软弱。

  

  是啊,对于一些人来说,你的宽容就是纵容,你的好心就是软弱,你的善良就是会被他们攻击的软肋。

  

  所以,做一个善良里带有锋芒、宽容中不失理性的好人吧。

  

  最后,愿邪不压正,愿好人始终好报。

  

  

  关注有格

  用走心的文章

  陪你一起成长

  点了赞,你就是我的人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