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烨祖下文炳祖房排行(56 字):(元开祖第7代起,含第7代)。其排行前20 字为:(即从元开祖第10 世起,含第10代:)。

上面

在古代是彰显王族身份的姓氏,起源于洛阳、开封、淇县、卫辉,目前人口数量位居百家姓排行榜榜首。仅源于开封三槐堂的王姓人就战全国王姓人口的近一半。

三槐王氏入黔始祖王元开系兑斋支系宗谱大纲

提供及整理资料名像录

王字培

震斋祖后裔,黔北王氏文化研究会会长、《震斋祖系族谱》主编。

王思德

艮斋祖后裔,《艮斋祖系族谱》主编,黔北王氏文化研究会会员。

王盛坤

震斋祖后裔,《震斋祖系金堂支系族谱》主编。

王明(王树明)

兑斋祖后裔,《第八房兑斋系族谱》编委主任、主编、执行编辑。

中国姓氏文化

古人云: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乾坤位定,万物滋生,海陆动植皆有所本。人类演化自有其序,文明大进,族有姓氏;繁衍生息,代代相传;没有谱牒之修,何以寻根索源?凡以姓氏之家,必寻其祖;各理其源,各修祖谱、文牒,各续伦常尊卑。使天下百姓,繁而不乱、井然有序。此乃整修族谱之功,信其然。人为万物之灵,其别于异类者,此亦其一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追根溯源、寻根问祖的传统,体现了华夏儿女的民族自尊、历史自重和文化自信。这种传统有许许多多的表现,其中一项就是对姓氏文化的重视。在中国,姓氏不仅是社会成员称呼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标明家族来源和血缘关系的一种文字符号;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紧密相连。

王氏文化

01

王氏三大郡望

我王姓氏族,其来有自、渊源流长。考其源出于周裔,本姬姓,为周灵王太子姬晋。因其直谏被贬,避周难于山西太原,时人称其一家为王家,以后便以王为氏。进入秦汉姓氏合一,其后裔便由王氏转化为姓。子孙之众世代更变,各相迁徙,支系纷繁。王姓共分21郡,定著三房,曰:琅琊王氏、太原王氏、京兆王氏。我族隶属太原郡。

02

太原郡起源

据史册所载,新唐书宰相世系所记,东周灵王(公元前571公元前545年)太子晋因直谏废为庶人,次子贵继位,是为景王(公元前544公元前520年)。晋见废,易名子乔,游伊、洛间,登蒿高山,三十余年后七月七日驾白鹤飞天。晋子宗敬为周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此王为姓。八世孙错,为魏将军。十一世孙媳为魏司寇。十五世孙剪、剪之子贲俱为秦大将,父子先后灭赵、魏、楚、齐,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厥功至伟。贲子裔为十七世秦武成侯,生二子元、威,长子元避秦末乱迁山东琅琊,后迁临沂,是为琅琊王氏其后有东汉王敦、王导、王羲之、王徽之、王献之、前秦王猛等名人辈出。

裔公次子威,西汉扬州刺史。二十四世孙霸,字儒仲,居太原晋阳,有清节。王莽篡位(公元9公元24年)弃冠带,绝交官吏。东汉光武帝(公元25—57年在位)建武中,数征尚书等积,不就,隐居守志。是为太原王氏,被看为太原王氏立祠开族的第一始祖。

霸公居太原,孙子繁衍,颇多显赫。其二十世孙泽,字季道,东汉雁门太守。二十一世孙昶,字文舒,魏司空、京陵穆侯。二十六世孙坦之,字文度,晋左卫将军、蓝田献侯。二十九世孙慧龙,北魏宁南将军、长北穆侯。三十世孙宝兴,北魏龙骧将军。三十一世孙琼,字世珍,北魏镇东将军,生四子:遵业、广业、延业、季和,先后任北魏贺门侍郎、大中大夫、司马等职,号四房王氏,令誉满太原,声望震中州。其后有隋之王通(唐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之师)、唐之王勃、王翰、王之焕、王昌龄、王维等名人辈出。

03

三槐堂起源

至隋代王霸后裔王言,曾一迁居山东大名府莘县,史称王言为莘县王氏开基始祖。莘县王氏兴于王彻(状元魁首)鼎盛于第四代王旦兄弟。此后,即以三槐王氏取代莘县王氏之名而著称于世。

王彻之子王佑,字景叔(公元924年生),为我氏远祖。曾显于汉周之际,入宋后,历代太祖、太宗官知理察院、进兵部侍郞,布仁泽于海内,扬德声于化外,文忠武孝,天下望以为相。而佑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退居林下,领孙自娱。自度人定必能胜天,积善定有余庆。尝手植三槐于庭前,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果然,其子王旦真的官至宰相,进住太保,居三公之首。三世素,官拜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出入将帅三十余年,晚年隐居太原,乐施善舍,屡济于民,而不图报,修德至于子孙。宋元明清各朝,王佑之后代均有英才俊杰复出。我王氏繁荣发达,皆受拜祖宗恩德,为纪念先祖王佑,遂称我族为三槐王氏宗祠为三槐堂

04

入黔始祖王元开

至北宋王后裔王元开,入黔始祖,字民康。领兵大败云贵叛逆,战阵有功,特授渝州提督总戎,次年为火烈荆州(今习水土城)之蛮夷平叛,元开祖奉命率八子南征,因之入播。娶马氏,继杨氏、刘氏,子九:乾斋、坎斋、艮斋、震斋、巽斋、離斋、坤斋、兑斋、晟斋。(晟斋过继元佑为嗣),前八子为元开祖入播小八房(艮斋祖后裔称中八房)。墓葬于今贵州省桐梓县松坎镇三元坝 柜岩(水龙岩)。

王氏历代先祖神像

轩辕黄帝像

王氏开始祖-太子晋

开宗始祖太子晋

千里溯源登缑山,开宗祖地谒河南。

女皇清帝御碑古,太子升天史迹斑。

衍派始祖王翦

衍派频阳祖地行,

翦公三代仰威名。

智平六国圆秦梦,

德被来昆百世荣。

琅琊始祖王元

琅琊祖地访皋虞,汉载王元避此隅。

立族临沂成首望,百人拜相世间无。

太原始祖王威

太原祖地拜王威,

刺史扬州德望归。

祁县晋阳绵胄裔,

孙枝犹向盛唐挥。

三槐始祖王祐

三槐祖地溯莘城,

堂号煌煌出汴京。

树比公候阴德报,

千秋王祐著贤名。

王元开

卜 宅柜 岩

籍隶长安袭旧员,二陵风云出秦川。

徂cú征西蜀辞家国,扫荡南坪入远天。

险涉蚕丛山粉黛dài,夷临竹节水潺chán湲。

漫云卜吉钟灵秀,欲报君恩待后贤。

八房九公像

元开祖坟茔

王氏宗祠

地址:桐梓县新站镇关仓村关仓组

王氏宗亲联谊会合影

元开祖九子九房

传承世系及字排

元开祖地名诗

江西江南姬吾家,

小溪罗汉长善芽。

桐邑南坪及竹瓦,

遵义白田挞捅丫。

渝州三块同柑垇,

毛坝五岔分绩麻。

高山王村七里坎,

共属元祖九支花。

九子九房、世系排行

王氏老排行:福、荣、千、应、锜、元、斋、恭、太(正)

1

元开祖长子→王乾斋

回居在习水县儒(铜鼓)溪和徙遵义鸭溪房排行(天弼祖与天镇祖乃同胞兄弟,天弼祖房情因老谱被焚。把上20 字辈不明之处字派“汝其仕思德,正茂克昌明”更为“汝其仕高朝,怀廷茂乃修”。修字乾佐二十代世孙。从家字起按新议字辈取名。)元开祖第二代起,含第二代。

老谱传下:乾荫爵永天遥景士绍瑜

汝其仕思德正茂克昌明

王正容编:家国文化远慰起耀光前

晋槐洪钟宪世朝理学全

王仕勳编:承先伦尚志大振尔鸿

王伦昌编:安定守宗室富贵映荣华

英豪发万代圣勇照贤雄

王建昌编:千秋谨铭记忠孝诚智义

2

元开祖次子→王坎斋

生二子:长子谦恭,次子让恭

谦恭房字辈20字:

兴舜朝志仲,文才定安邦。

国正明自新,五福发三槐。

让恭房(綦江打通)20字辈:

先朝奕显宗,永守绍荣昌。

万国文明盛,三槐正大廷。

让恭房还有30字辈:(王朝君注明:这30字是他们的排行,从王元开一世祖起,到王承高为第七代排行起。)

承玉芝士光,清明廷有昌。

登朝开文运,国正子大邦。

洪宗永万发,家安世泽长。

另,排行:荣正先光国,文运再朝庭。传承顺序:王元开1-王坎斋2-(王谦恭3)王让恭3 ...(中间断代,所列均为直系世系)-王琼12-(王荣凤13)王荣爵13-(王正纲14)(王正乾14)王正坤14(王正林14)(王正郎14)(王正品14)-王福先15-王光林16-王国春17-(王文钦18)(王文陞cú18)(王文富18)王文江18-(王运灿19)(王运福19)王运禄-王星(再)才20.(据王星才介绍:谱书在抗战期间,放在山洞里面腐烂了,资料待考)

3

元开祖三子→王艮斋

艮斋祖桐梓新站房排行

(按:小八房第三房,桐梓称中八房。因桐梓辅、佑祖二房各有四子,合称下八房。):

王元开(为第一代)→艮斋→良恭→太显→辅、佑以下11 世(代)

后,即第16 代起,共56 字:

(一)、全族通用排行:(元开祖第16代起,含第16代)

廷尚正大家守良,永为定智应荣昌。

尊敬先代有余绪,世泽远昭庆发祥。(“尊敬”83 年本为“克思”)

恩德宏宽英贤起,槐叶挺青盛茂强。

科第云集真明秀,义布南国立华邦。

(二)、下八房之第五房即

烨祖下文炳祖房排行(56 字):(元开祖第7代起,含第7代)

安曰正大家必兴,同源定智体宗承。

尊敬照本循其绪,世泽远长裕后昆。

恩美福康英贤起,槐叶挺青显高登。

科举云集真明亮,义勇全能立华君。

(三)、堰潭坎世系排行:

(按:根据习水县政协王运泰所纂手写家谱所录,从其谱看,该房属小八房艮斋祖即桐梓房,黔省落业(元开祖第15代起,含第15代)

常朝文发万,国正运永兴。

嘉维济贤德,昆仲启承先。

恩威铭世泽,智慧效忠坚。

昭远超渝越,显必瑞华延。

(四)、文才祖落业点灯山字辈《二十四字,元开祖第七代起,含第七代》

文时芝单,洪沛元国、汝朝,远宗明思安,全廉发大昌,永显世荣芳。

(五)、王可爱迁遵义县西坪镇王家塘。为西坪王家塘第一世始祖,后另立字辈排行如下:《二十四字,元开祖第十代起,含第十代》

可启正国雄 仕廷清时中;

光远家兴振 倍本永昌隆;

4

元开祖四子→王震斋

震斋祖名阳,讳智后派各房排行

壹、长房排行:(42 字)迩恭,字彦金。

(一)(今图书坝,明山祖)排行:(此房以元开祖为第一代起)

元斋恭淳效明义,良纲兆臣玉远维。

志其明儒大运超先,克承宗绪道同然。

(玉)

光前自有本源在,万世锡昌祖德传。

(1983 年增加如下):

鹄航清宇规恒久,姬胄zhòu繁荣根枝强。

千古功德开史册,亿倾家园径广长。

2010 年7 月2 日电话与王绪先核对(竹山祖辈排)如下:

元斋恭太效,竹统月福邦。

鳌áo銮luán贤子文,世绍升明绪。

钦成显耀宗,荣修昭泽茂。

德胜永兴隆。

(按:以上各房字辈诗句, 震斋祖之长房起自“元”字,即元开祖,23 房起自“阳”字

即王阳祖,即“斋”字辈。在讨论辈行时,应注意诗句起至何字,即何位先祖之辈行,然

后统一到“恭”字或“彦”字起顺数即可。)

(二)(今马蝗坝房,王表祖)排行:

元斋恭淳效表明义,玉茂朝君正永文。

武隆

青映儒大运超先, 克承宗绪道同然。

光前自有本源在,万世锡昌祖德传。

据1984 年正月,徙遵义14 代裔孙王维通所zuǎn谱载:迩恭、通恭、居恭、变恭。迩恭生太淳,至8 世良寿祖生纲、纪、经、纬、紞、绍六子,9 世朝纲祖,后裔分支于高桥、高石坎、庄忠、新舟等地。其排行前20 字为:(即从元开祖第10 世起,含第10代:)

朝世仕辉同,登源光正启。

永远成维学,时德运泰宗。

1984 年新编40字,接以上20 字:

太原发三槐,忠孝培丹青。

世泽贤林茂,宏才德乾坤。

文武兴祖继,富贵福万春。

昌邦承为相,禹熙隆传廷。

但当中“世”“德”两字与前20 字的“世”“德”字相重复。新增排行切忌与前排行相重复。

(三)土城小坝瓮溪沟房排行:

弘元曰儒志,德泽振家声。

克绍昌隆继,辉绪永明伦。

文先均守植,庭荫誉林珍。

繁盛材全美。培成建本根。

银开联桂复,乾裕启兰芬。

万代荣宗祖,尚义同怀仁。

(四)土城、清池房(1983 年编)

元斋恭廷绍妙, 禄永琚朝邦。

金坤承缩肇zhào(继芳),仕子奇京洪(庭登文鹏沛).

元之成茂盛, 应德政国先。

(五)上层坝、大同房(1983 年编)

元斋恭廷绍妙,禄永琚朝邦。

金坤承继芳, 位玉永廷(天/汝/绍/元)

世子德明光, 光宗跃祖德。

(六)仁怀市合马镇自由村生基坳房排行

(1 震斋→2 迩恭→3 太淳→4 王效、王表祖起。元开祖第五代起,含第五代。现后裔分布在金沙、仁怀、遵义、习水等地。)

(表)明星佐洪, 文宗(单名)起开。

世代育民才, 新恩昭吉庆。

德泽振朝廷, 忠孝传家远。

承先富贵隆, 荣华天喜胜。

永享万年春。

贰、二房排行:通恭,字彦银。太乾落于綦江

叁、三房排行:(注:原本仅前20 字,后增补至60 字)

(一)居恭,字彦珍(大榜房排行从王阳祖起)

阳彦廷绍琰,妙学朝帮垫。

銮天在亨永, 继先祖启佑。

云开 (明亮/忠厚)儒名宪,世泽栋梁长。

仁道生富贵,重义治平安。

孝顺福成海, 慈收寿南江。

有君能守正, 崇德万代香。

肆、四房排行:变恭,字彦玉。

一、(1)鳌祖后脉派:录曰:(按:民国九年发衡所编本为:)

阳彦廷绍妙, 禄永琚jū朝邦。

(垫)銮贤子文,世绍升明绪。

钦臣显耀宗, 荣修昭泽茂。

2)原复兴场房排行:

阳彦廷绍妙,禄永居朝邦(谟銮)

吉存天在国,启发文学字。

崇儒身贵显,忠孝志纯良。

(3)(按:后因在銮之子:天禄迁复兴水西坝(又名老房子)落业,王崇,号宗吾,从“天”起即“阳”祖后13 代起,新编排行如下:)

天仁昌玉良,崇文学自彰。

福田年登大,志道士行芳。

胜德春山木,名成水月光。

诗书传世系,孝友振纲常。

谨慎一身乐,谦和百世康。

有恒勋正广,积善嗣弥强。

晋代遗徽远,槐堂继泽长。

敦宗能敬祖,永久得祯祥。

(4)钦祖后排行:(按:阳彦廷绍妙,禄永居“朝邦”即9 世起)

朝邦銮天,mào仕政荣先。 金升洪福大,名义(利)起有元。

(按:以上(1)、(2)、(3)资料来源于关坪王福超保存谱内增补内容)

遵义县三合镇房排行:(按:第12 代起)

周登秉宏仕,天方国正开。

文子成章一,元朝延永应。

邦大力光明,万世昌茂盛。

(5)猴子湾、阳台湾、新屋基、染房排行:

阳彦廷绍妙,禄永居朝邦。

吉存天在国,启发文字章。

崇儒身贵显,忠孝志纯良。

(二)桐梓县木瓜镇南英台房排行:

(1)原排行:

世之国正中,朝庭万代兴。

在德天家顺,永福道长春。

(2)2012 年8 月16 日新增排行:

安定承先继,光明守太原。

凤启登远大,惟尊昌前运。

文庆方吉祥,泽义兆京益,

紫怀璧青禹,荣华富贵茂。

5

元开祖五子→王巽斋

巽斋祖遵义白田坝排行

(一)、遵义房排行:讳信,生子王文恭,配穆氏生四子:长子王子禹、次子王太员、三子王子亨、四子王太亨

1、原排行诗句:(元开祖第5代起,含第5代)

子廷一正之,世言从木明。

朝起文元永,锡国恩家庆。

2、1987 年新增排行诗句(接“庆”字)

鲁晋延西豫,蜀遵绥怀桐。

坪台源周寺,渊远共荣宗。

(二)、赤水市官渡镇房排行:

民国三十七年(1948 年)所纂谱和2003 年王相福所撰《续新谱序言》“元开59 代→巽斋60 代→太员(元)太亨61 代→王安62代→文玉68 代→之试69 代→阳裔70 代→王英、浚、尧、舜、浩、凤71 代”推之,以元开为1 代→巽斋2 代→太员(元)太亨3 代→王安4 代→5 代→6 代→7 代→8 代→9 代→10 文玉→之试11 代→阳裔12 代王英(等6 子)13 代。该排行从14 代起有24 字,2003 年增谱再增24 字,“世”字14 代起排行:(元开祖第14代起,含第14代)

世廷元永正起,相维家国光昌。

书中方得富贵,先进清华大学。

2003 年新增排行:

继修文成泰运,克绍显宦槐堂。

立志利民远庆,茂发再万年红。

6

元开祖六子→王离斋

老谱诗曰——周朝皇王本姓姬,改姬立姓造华遗。周降太子管朝地,更名王遂世不移。虎振家声传后裔,中华各地创业基。吾身巩固宗支体,人之大伦一戍衣。昭格列祖承先绪,万姓沾缨庆有余。老人传述:我们是从遵义府仁怀县小溪里四甲(今习水县温水镇)地名猪儿口来的,是嘉庆年迁到贵州安顺的。字辈排行上面是:元,离,世,太,福,恒,志,俸,国,正。从下几代记不清。迁往贵州安顺现以十一代人了,下面字排,子,朝,宗,应,善,术,志,伦,孟,先,科,光,照,乾,营:诗:泄,表。德。配,天,庭,立,大,功,电话:13885362142(伦学 安顺市镇宁县龙宫风景区)

7

元开祖七子→王坤斋

坤斋祖高山王村房排行

(一)、今赤水官渡房排行(王村,今赤水市之称包贡溪、七里坎、缠溪、长沙、石笋、李置坝等)元开→坤斋→玖恭后起(即元开祖第4 代起,含第4代):

道守表茂林,君世杰衍修。

玉明洪儒文,金清秀仕开。

欲绍槐堂盛,宜学桂之荣。

克纯其祖武,能敬以成仁。

方可为贤智,作宾于大廷。

(二)、今习水县程寨乡石门房(高山)房排行:(王福→天荣→千三→应斋→锜→元开→斋→恭→道→彭(守)12 代以下起):(即元开祖第7代起,含第7代)

可茂伯臣在,仕于鸿曰朝。

学应乾坤奠,金伦世代清。

荣佑永福祖,安邦定太平。

启贤明显耀,仁义礼智兴。

8

元开祖八子→王兑斋

元开祖平叛播州后,命其第八子兑斋祖负责镇守习水县温水镇。

9

元开祖九子→王

过房给元开祖之第元佑祖)晟斋祖裔迁移在遵义董公寺、遵义高坪等地

第九房晟斋祖的字辈排行:(即元开祖第6代起,含第6代)

可应登再思,新世占大嘉。

永远进朝廷,安帮能定国。

忠良正道本,孝悌启文光。

顺天必振兴,厚生福禄全。

三槐德杰品,以保万代辉。

第八房兑斋祖支系谱

编委及传承世系串线图

兑斋支谱串线总图

右恭支系串线分图

王升富

王升才

王升荣

王升堂

王升平

王升明

王升X

王升宽

王升朝

秀才村

友恭支系串线分图

王友恭

王正龙——

王正虎——

王茂春

王茂秋

王茂周

王茂全

王茂荣

王茂伦

王启祥

王茂亮

王茂杰

王茂楠

王茂模

王茂帝

王茂智

王茂典

王茂常

王茂树

王茂譲

王茂奎

王茂攀

王茂远

附:其他王氏字排

四川江津千一祖后裔排行

江津市千一祖之裔于2006 年修谱时统一至26 世起排行:

忠孝存江绪,和声兆福祥。肇修勤作述,从孔显安良。

理胜斯知重,品高宜用刚。英才征善育,恩纪遂咸昌。

(按:据该谱所述,清·光绪续谱时即发现该族世系混乱,为纠正此问题,在“忠”字辈前特加“如、其、达、贞”四字过渡到统一的排行上来。曾任江津县副县长、县委副书记的王贞培疾呼:采取族名(排行)以记录世系,号名以尊重个人用名的自由。编者支持此主张。)

始祖入籍四川内江,移迁贵州。落业遵义县石板镇金山村斑鸠井:(金沙县源村乡岩底村毛栗堡 王天寿系等支。编者分析:此房应该是元开祖系第四房震斋祖后裔)

辈排:是成洞之王,维国正忠良。怀天应世远,永在朝廷光。

始祖三兄弟迁移至贵州省遵义火石坝:其中一支落业于贵州省金沙县源村镇联中村坟台。

老字辈排行:汝文金详仕,其正单朝顺。应兴福世昌,…

王廷贵祖落业于贵州遵义府西乡天旺里九甲地名水净瓶岩脚:(今贵州省遵义县鸭溪镇作坊水井平)金沙县源村镇岩底村老大湾 王文举、陈世界(王姓)系等支。编者分析:此房应该是元开祖系第四房震斋祖后裔

老字辈排行:廷鳌凤登国,尚王世祥官。在朝文永远,德政志仕安。

新字辈排行:吉福孝忠良,泰顺荣祖先。天泽春槐茂,勤恒鸿运昌。

(新字辈排行接“德政志仕安”,2016年修谱陈世界(王姓)、王远光等新议)

贵州省金沙县源村镇甘溪河王氏

(原籍江南应天府(今南京市)城内三江桥。明万历年间,迁移四川内江县梧桐里四甲,地名大桥头。)

清初,黔籍始祖王可贵随吴三桂部由川入黔(有说可贵祖在吴部前敌任总指挥,另一说任总兵)在乌江阵亡。(无坟茔)可贵祖阵亡后,随军眷属有始祖婆施氏、可贵之第王可荣、第媳陈氏、可贵之子王国柱等,不能随军前往云南,只好就近落业于乌江侧面的遵义县尚嵇。在尚嵇居住多久,无从考究。但哪里葬有王氏三位祖婆的坟墓。其后,可荣祖返回四川内江,王国柱另觅落业之处。相传,先迁移到金沙县沙土镇嘿顶坡,其后又迁移到今金沙县源村镇甘溪河,诗云:原籍江南入四川,内江辗转进黔山。先宗可贵乌江死,二祖可荣内江还。落业尚嵇迁嘿顶,甘溪河始建家园。二堂不供熊公令,皮袄忌穿祖遗传。

到甘溪河定居后,代代相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了15代。

王可贵祖房辈谱排行:

可国雄玉文,登洪大周荣。

奇正世德昌,永荫三槐堂。

关于上述资料的说明

各位王氏宗亲:

本人编辑本资料是通过拜阅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宗亲编写的族谱资料、及自己走访、询问、查阅整理出来的九大房资料,难免会出现资料漏、缺等现象;为了《元开祖谱系》更加完善,各房各支系如发现上述有问题的,请告之予我,我会及时修改,为我元开系九大房合谱准备打下良好基础。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我王氏宗亲们谅解!!!

电话:15985182367(王明)

微信:15985182367

QQ:[email protected]

来源: 三合学育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