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科比一句“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大家开始发散性思维,大把的见过凌晨几点的XXX,一直在标榜自己努力的加班族们,可曾想过,有一群人他们不只是见过凌晨四点的,三点的,还见过一点的两点的呢?这群人叫妈妈。

她们不仅见过凌晨黑漆漆的天空,还见过昏黄的路灯,还听到过丈夫的呼噜声,孩子的哭闹声,婆婆起夜的抽水马桶的声音,以及凌晨城市的各种响动。不是不想睡,是睡不了,孩子小的时候一夜喂奶几次,中间还要给孩子换尿布,哄睡,抱着,拍着,孩子好不容易入睡了,自己刚迷糊一会儿,下一波的喂奶换尿布哄睡又开始了.......

白天孩子睡得时候你得做饭洗衣服洗尿布,给孩子煮奶瓶准备辅食,或者如果你是职场妈妈你在给孩子背奶,也或者你正在因为一个案子的错误,正被老板骂的狗血喷头....

这样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天天如此。

好不容易熬到孩子大一点,终于可以睡个整觉了,想着终于能好好睡上一会了,可是却突然发现:那些熬过的夜夜夜夜似乎成了习惯,能睡竟然也睡不着了。

我就是这个样子,之前夜里带孩子白天上班,现在孩子大点了,即便现在孩子马上两岁了现在也跟着奶奶回家去玩了,但是我依然夜夜失眠,晚上一点,三点,五点半,还是按照孩子的作息时间准点醒,不是在卖惨,而是真的没有经历,就真的不知辛劳。

我还见过凌晨三点的医院,儿科急诊哪里,一个个怀抱孩子的妈妈焦急的等医生叫号,看着怀中孩子难受的小脸儿,一个个着急的跳脚。每次孩子一生病恨不能去替孩子遭罪。

也看见过婆婆嫌弃儿媳妇的生活方式,总觉得花钱太过大手大脚,但是她永远看不到,妈妈给孩子买的,老公买的是稍微贵点的,而自己的却都是地摊货,职场妈妈在家中都不一定有经济的话语权,更何况全职妈妈呢?

育儿方式的不一样,生活观念的差异,甚至于价值观的不相符,生活中处处充斥着不和谐的因素,这些年来产后抑郁症的大量增加,也是因为现在社会给女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你要会赚钱,还要带好孩子,还得做好儿媳,还得貌美如花,你若那条做不到,且不说以婆婆为首的七大姑八大姨对你各种育儿方式的指手画脚,就老公嫌弃你生完孩子后身材走形就够你受的。曾经爱笑爱闹爱撒娇的女孩子们,愣是被逼成了女汉子。

其实,妈妈们要求的不多,一次高质量睡眠,一次真能放轻松的休息,爸爸们的一点点分担一点点包容,这些都是能给妈妈们带来无止尽感动的办法,多点包容多点理解,相互分担,才是维持家庭和睦的根本。因为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家庭和睦,爸妈相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