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你平时睡眠好,睡眠时间也充足,也没有低血糖、劲椎病等疾病,依然经常会有头晕头痛的症状,就需要考虑可能是血管堵塞引起的了。这是因为作息不规律,会打乱我们的生物钟规律,继而,引起血管收缩、血流减缓、血压粘稠度增加等症状,从而容易造成血管堵塞。

血管堵塞就像人体内的交通枢纽发生堵塞一样,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交通事故”。

一旦人体血管堵塞,就会发生各种疾病,比如心肌梗死、血栓、脑梗等疾病,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那么,日常生活中血管堵塞都有哪些征兆?我们该如何预防血管堵塞?

一、血管堵塞的常见症状

1、突发胸痛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突发性胸痛绝对是最危险的信号之一。

冠状动脉是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如果发生了堵塞或狭窄,很容易引起心脏缺血,从而会使患者胸部心区不适。

如果拖延时间长,缺血严重的话,就会引起胸痛。

这种突发性胸痛常常发生在劳累、运动后或夜间,一般休息一会后症状就会缓解或消失,因此,常容易被我们所误解。

如果是持续性胸痛,还伴随着乏力、恶心等症状就比较危险了,需要特别重视。

一般这种情况预示着冠脏动脉可能已经完全堵塞,血流中断,很可能造成心肌梗死,要马上去医院心内科做相关检查。

2、突发胸闷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如果在蹲了一会、坐了一会儿或睡了一会,当改变状态站起身来时,突然觉得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出现过晕厥的现象,很可能是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引起的,一定要引起重视。

如果放任不管的话,会发展成肺动脉栓塞,甚至直接猝死。

因此,如果在排除其他疾病因素下经常这样,一定要及早去医院做相关检查,把危险扼杀于萌芽之中。

3、头晕头痛

如果你平时睡眠好,睡眠时间也充足,也没有低血糖、劲椎病等疾病,依然经常会有头晕头痛的症状,就需要考虑可能是血管堵塞引起的了。

这是因为当我们的脑血管被堵塞时,大脑就不能得到正常的血液供应,大脑供血不足就会出现头晕头痛的症状,此外,还可能伴随着哈欠不断、

手脚麻木的症状。

严重的话,可能引起大脑血栓,因此,我们一定要警惕这种无缘无故的头晕头痛症状。

4、走路腿疼

中医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四肢动脉血管负责给我们四肢提供血液,如果下肢管缺血,走路时就会感觉到腿部疼痛,不走又会缓解。

特别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经常稍微走路一会就马上出现腿疼的症状,很可能是下肢动脉血栓引起的。

对于下肢动脉血栓,我们应该做到做发现、早治疗,不然很可能造成器官组织坏死,难以恢复。

二、如何预防血管堵塞?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

1、健康饮食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部分血管堵塞都与不健康饮食习惯有关。

因此,健康饮食是预防血管堵塞的第一步。

特别是中老年人,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盐,可以多补充含钾的食品,还有多吃香蕉、梨、菠萝、猕猴桃、核桃、山楂等水果。

2、规律作息

俗话说,早起早睡,精神百倍。规律作息,在什么时候都不会错。

预防血管堵塞,更应该早起早睡,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

这是因为作息不规律,会打乱我们的生物钟规律,继而,引起血管收缩、血流减缓、血压粘稠度增加等症状,从而容易造成血管堵塞。

3、适当锻炼

建议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不仅能有效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还能减肥消脂,减轻血管负担,预防血栓。

可以进行慢跑、打太极、游泳、骑自行车等休闲活动,又能放松身心,又能呵护健康,何乐而不为。

4、定期体检

人到了中年之后,身体各项机能退化,日常生活不注意的话,很容易引起"三高”。

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日常体检,定期检测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相关项目,对疾病早到早发现,早治疗。

此外,还应该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血管堵塞最好的治疗,永远是预防!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可心 好朋友心电图机健康专家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好朋友心脏健康,每天为你提供最实用的心脏健康知识。

原创不易,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