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汶川灾区的废墟上,。▲ 蓥华镇中学有一位叫邓清清的漂亮女孩,她遭遇地震后被埋在废墟中,为战胜黑暗和恐惧,她打着手电筒默读课本为自己壮胆,用她的坚强战胜了死神,最终被营救出来。

关注↑↑↑团团吧~

明天天气 明天限行
5月13日 晴 14~25 0和5

20080512142804

这是一串令人

心痛的数字

2008年0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还记得那一刻,你正在做什么吗?

当时可能谁也没想到,

只那一瞬的晃动,

竟是几千公里之外

持续20秒和十一年的地动山摇…

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谁先来

2008年初春的汶川,

小朋友面对镜头,

他们真诚地祝愿:

全世界的小朋友

都能快乐度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

几十天后,家园变成废墟,

不知道镜头中那些孩子,

是否逃离了那场灾难……

我们不忍回想,

十一年前的那天,

有太多稚嫩的面孔,

定格在了

永远长不大的相框里。

‍‍▲2008年5月22日,母亲在废墟上捧着儿子的遗照。

仅仅20秒,

整个汶川的建筑基本上坍塌

北川茅坝中学被整体掩埋,

上千名师生遇难,

只剩一支国旗杆和一个篮球架。

10年后,红旗还在,

但那些可爱的人儿都回不来了。

一只从废墟里伸出来的手,

倔强地诉说了对世界的留恋。

在一片片的废墟里,

掩埋了

太多曾经相濡以沫的身影……

“孩子,爸爸接你回家……”

都说父亲是山,

可这次,

山也背不动失去孩子的痛!

地震来的那一刻,

本来正在吃饭的妈妈,

突然冲向一旁的女儿护住了她

连手中的筷子都没来得及扔掉,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母亲仍然紧紧抱着怀中的女儿。

“女儿别怕,妈妈在”

书包还在,笔也还握在手中,

但是主人不会再回来……

这个笑容熠熠的女孩是一个小学老师,

她一次又一次往返教室

把那些吓呆的孩子抱出来,

在救出13个孩子后,

3层的教学楼轰然倒塌,

她的青春定格在了20岁。

洛水镇李冰村,

山岗上埋葬了108位学生。

他们的墓碑,只是一块块砖头,

没有名字,只有编号。

这20秒,

成了中国人最刻骨铭心的20秒……

69227人遇难

374643人受伤

17923人失踪……

▲2008年5月15日,北川县城,一位医护人员站在废墟顶部望着整个县城。

在那一年,

才第一次明白,

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

究竟哪个会先来……

▲2008年5月18日,广汉机场,护士杜鹃的四个亲人在震中遇难。

在那一年,

我们才第一次如此真切地,

被生命的力量震撼!

▲2008年5月16日,被困废墟72小时的代军勇伸出等待救援的手,经过23小时的营救,他死里逃生。

蓥华镇中学有一位叫邓清清的漂亮女孩,她遭遇地震后被埋在废墟中,为战胜黑暗和恐惧,她打着手电筒默读课本为自己壮胆,用她的坚强战胜了死神,最终被营救出来。

▲2008年5月15日,绵竹市汉旺东汽中学,男孩在80个小时候终于被抬出废墟。七天后,做完手术的薛枭躺在病床上。

也是在那一年,

我们才深深懂得了什么是

最刻骨铭心的爱!

▲2008年5月14日,一对夫妇重逢喜极而泣。

▲2008年5月13日,北川县城,一名父亲经过10小时挖掘,救出了自己的女儿。

失而复得、劫后余生,

让我们在瞬间懂得,

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曾经

我们都在为一个个生命而努力着

2008年5月19日,

天安门广场,

当国旗护卫队的战士一声口令:

降半旗!

广场的几万群众,

流着热泪齐声高喊着:

汶川加油!中国加油!

三天后,

这面在天安门广场降下的国旗,

在汶川灾区的废墟上,

再次冉冉升起

我们在面对灾难时

顽强不屈、空前团结!

16万中国军人,

从全国几千公里的半径

星夜驰援灾区。

十几万大军,千里驰援。

他们面对的虽然不是卫国战争,

却是一场与死神较量、

保卫生命的硬仗!

2008年5月14日早上,

一架大型运输机从成都起飞,

空降兵15勇士从

5000米的高空跳入灾区,

这是一次“自杀式”的伞降!

他们只有一个目的,

就是救人!

2008年5月14日,

北川县城,

余震还在持续,

房屋还在倒塌,

武警战士留下逆行的背影!

5月15日,

战士们冒着大雨将一位老人

抬出灾难现场。

这是生命的托举

2008年5月16日,

消防战士救出在废墟下

被埋长达100个小时的

4年级学生尚婷。

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

筑起生命通道。

用双手扒开废墟中的乱石,

用双肩扛起一个个生命……

2008年5月16日,

一位战士背着一个孩子

在被损坏的道路中撤离。

他最温暖坚实的怀抱,

成了重生的摇篮…

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

他们也是血肉之躯。

一个用手走路的孩子,

来到现场说“我要捐款”。

辛苦了一天的农民工,

看了很久自己的钱包,

还是拿出了自己所能承受的最大额度。

无声支援的志愿者

决不放弃一条生命,

130万志愿者,

代表的是13亿中国人的心

十一年,对有的人来说是青春,

对有的人来说是成长,

但2008-2019汶川这一个十一年,

是属于全中国的记忆,

它是沉重的,

却也包含重生的希望。

他叫强天林

余震时险些被滚石砸中

一位迷彩叔叔将他推开

离别时,叔叔说:

你要好好读书,才能走出大山

后来,他考上了军校

成为了一名解放军

如今,他找到了那位已转业的叔叔

他叫程强

送别解放军时

他高举着“长大我当空降兵”的牌子

2013年

他参军入伍

后来还成为了第38任黄继光班班长

他叫蒋雨航

在掩埋125小时后被消防官兵救起

创造了生命奇迹

他说:消防官兵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希望将更多的爱

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后来,他实现了愿望

服役于上海消防某部队

她叫余倩

地震后甚至患上了抑郁症

后来,她成为了

解放军某部通信团值勤站下士

军史馆兼职讲解员

他叫黄崟

在灾区安置点受到志愿者照顾

分别时志愿者说:

你成为军人

去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就能找到我

后来,他立志从军

成为了一名排爆战士

也找到了曾经的恩人

地震无情

但没有人放弃希望

无助和绝望是暂时的

所有人都坚持一个信念:

要活下去,要活得更好

2009年1月2日,北川县一名妇女背着儿子接收解放军免费运送来的红砖,准备请人帮助重建家园。(中新社记者 贾国荣 摄)

2009年9月2日,汶川映秀小学100多名学生借校开学。(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摄)

2011年3月20日,羌族男青年董伟与藏族女青年孟洁在汶川映秀新家园举行婚礼。(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摄)

2011年1月28日,震中映秀镇张家坪村村民搬进了新家,再生育家庭抱着双胞胎拍摄合影。(中新社记者 张浪摄 )

2011年4月19日,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在汶川县水磨镇开幕。(中新社记者 安源摄)

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练

一定有能造出天堂的力量

灾难后的他们更勇敢

重建家园的决心更坚定

2011年5月6日,由澳门政府援建的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第五小学新校区正在施工。(中新社发 李向雨摄)

2011年6月7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都江堰铁路郫县至彭州支线加紧建设。(中新社发 曹宁摄)

2012年11月29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映汶高速公路正式通车。(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摄)

2012年10月30日,四川卧龙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灾后重建工作基本完成,欢迎18只大熊猫重返卧龙。(中新社发 衡毅摄)

2013年5月12日,四川省什邡市108个“地震宝宝”齐聚千年古刹罗汉寺,共同度过五周岁生日。(中新社记者 张浪摄)

既然活了下来

就要活出精彩

哪怕是身患残疾

哪怕成为孤儿

他们用行动告诉人们:

生死之外,一切都是小事

2014年8月15日,在地震中失去手臂的女孩雍茜正在色彩名师阿旦的指导下练习绘画。(中新社记者 陈超摄)

2015年9月18日,在地震中失去双腿的四川游泳队运动员“无腿蛙王”代国宏,在残运会赛场向女友苏思妙求婚成功。(中新社发 钟欣摄)

2018年5月10日,汶川地震幸存者马元江使用机电智能仿真手进行工作。(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摄)

2018年5月9日,280名当年地震后的孤困儿童相聚在成都“安康家园”,与照顾自己的“安康妈妈”重逢。(中新社记者 张浪摄)

如今的汶川

青山绿水、高楼林立

如今汶川的人们

继续建设着自己的家园

2018年3月22日,航拍四川德阳绵竹市清平镇,该镇已建成为生态旅游小镇。 (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摄)

2018年4月,航拍震后重建的映秀镇。(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摄)

2018年4月,航拍震后重建的映秀镇。(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摄)

2018年4月,俯瞰北川新县城。(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摄)

2018年4月22日,孩子们在汶川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前玩耍。(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摄)

2018年4月30日,汶川青山绿水鲜花盛开,吸引游客观光。 (中新社记者 任海霞摄)

时光穿越灾难

也见证重生

如今的家园已经重建

他们也将不负每一日升起的朝阳

汶川大地震十一年祭

我们祭奠逝去的同胞

也祝福这重生的家园

我与10万+ ,只差你的一次转发

本文源自于公众号:共青团中央、广东共青团

戳原文,青年大学生快闪优秀作品征集在等你

祝福汶川!

加油中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