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农村里作坊众多,以单个家庭或着几个家庭合作为主。大都从事一些手工业,包含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工厂的雏形。小时候正是作坊流行的年代,各类的作坊数不胜数。每年都有许多新的作坊开工,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现在农村里的作坊却逐渐的都关门了,工业化的发展是作坊消失的主要原因。

  染坊

  老家里最老的作坊的是一间染坊,只能通过老人们的记忆和街头的染布石寻到蛛丝马迹。当时人们衣服的普遍都是一种棉布,俗称“老粗布”,大都是人家里自己纺线织成。老粗布刚织成的时候是白色,想要做成衣服需要提前进行染色,有条件的会送进染坊,没有条件的自己弄些草木灰、茜草等东西自己染。因为有需求当时染坊非常红火,后来随着纺织业的发展,早已经关门了。

  烛坊

  农村里给生产蜡烛的农户叫做烛坊,这种行业在小时候还能看到,屋子里面堆满了制作蜡烛用的石蜡。最早蜡烛在农村里是一种奢侈品,等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点上几根蜡烛照明,平常都是用的煤油灯。当时需求有关,烛坊比较火爆,一直延续到自己小时候。后来农村安了电灯,但时常停电,每家都会备上一包蜡烛应急。烛坊因此电灯衰落,干脆都关门了。

  木头厂

  木头厂是从事木头加工的行当,流行在父辈的年代。当时每家至少有三五个孩子,每个人成亲的时候都需要操办一套新房。过去农村的房子都是木梁,需要把买的木头锯成椽子。纯人工锯太费劲,于是催生了木头厂的行当,靠机进行器简单的加工,异常的红火。后来孩子的减少,新型材料如楼板的应用,导致大部分的木头厂倒闭。

  油坊

  过去农村榨油的油坊非常繁荣,仅老家一个村子里曾经就有七八家之多。从事油坊的大都是副业,秋收后开工忙活到来年春天。村民们会把自己收获的花生,黄豆,油菜籽,葵花籽等拿到油坊里打油吃。农村的油坊用的都是传统的压榨方式取油,这样的油吃起来特别的香。但因为油坊行业混乱,经常出现依次充好的现象,人们更乐意买现成的食用油。许多油坊也因此走向衰落,目前农村的油坊已经十不存一了。

  豆腐坊

  过去农村里因为肉的价格相对昂贵,口感类似肉的豆腐深受人们喜爱。尤其在冬天的时候,各家各户都买上一些做成冻豆腐以备食用。做豆腐并不是很麻烦的事情,并且其中的利润非常高,因此有许多人从事生产豆腐的行当。做好的豆腐通常是沿街叫卖,人们拿着粮食去换,赚取其中的差价。现在农村里饮食丰富,加上机械加工的兴起,传统的豆腐坊已经逐渐消失。

  农村的作坊是小农经济的兴起产物,生产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存能力。这些作坊应时代而生,也因为时代的发展逐渐的被淘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