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母亲佘太君见到儿子的意外回归后,长久的内心期盼喷涌而出,此时的佘太君不再是一个女中豪杰,无畏英雄,转而成为一个家庭中最为熟悉的“母亲”形象,嘘寒问暖,尽显对儿子压抑已久的盼望之情。梳理中国戏曲史,不论是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还是晋陶母剪发待宾、状元堂陈母教子,以及一些戏文中出现的母亲形象,多为温柔和顺,极具牺牲意识、奉献精神。

京剧里的三类“母亲”形象

看各型老妈,总有一款是你家的

梳理中国戏曲史,不论是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还是晋陶母剪发待宾、状元堂陈母教子,以及一些戏文中出现的母亲形象,多为温柔和顺,极具牺牲意识、奉献精神。

很多剧目都是在讲母亲教育孩子成才的故事,在剧情设置上着重刻画母亲在儿子的成功道路上所起的帮助作用。京剧的很多传统剧目和现代戏,“母亲”形象多由老旦行当扮演,老旦表演艺术也是以极大的热情一直在讴歌这些母亲形象。

义母形象

孩子的成长是母亲辛勤哺育的结果,孩子受到教化,成为有用之材,离不开母亲。在戏曲作品中,多个剧目采取这种模式,塑造出通达知礼、以身教化的“义母”形象。

孟母三迁

看各型老妈,总有一款是你家的

孟轲十岁时,孟母列举“仲尼少年陈俎豆,到后来率门徒宣道德列国周游;设教杏坛制礼定乐,讲易删诗述作春秋。儿若是效法那先师指授,立志勤学定把名留”的例子对其进行教化并故迁至荒村居住。为了儿子的成为符合国家要求的人才,作为母亲选择三次搬迁,大义教化应该推为之首。

看各型老妈,总有一款是你家的

别母刺字

又名《交印刺字》,讲述抗金名将宗泽死后,岳飞对抗金事业心灰意冷,私自回家伺奉老母。岳母晓之以民族大义,吩咐其回营抗金,并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激励儿子永怀报国之志。

洪母骂畴

传统剧目《洪母骂畴》,一出典型的英雄母亲凛然不屈的说教戏,突出忠诚,突出大义。明末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军抵御清兵,战败降敌。洪母闻讯,讴歌同庆升平。”在痛斥完儿子其叛国之罪后,洪妻亦与决裂。洪母命其孙投义军抗清,与媳自焚殉国。

看各型老妈,总有一款是你家的

罢宴会

《罢宴》中的老旦脚色刘妈妈,见寇准奢华的夜宴,责备寇准“到如今身荣贵豪华自享,忘却了旧日风光。为生辰命陈山备银万两,置办那歌童舞女、古玩奇珍去到苏杭。怪不得人称你是豪华宰相。”完成大义说教,令人动容,最终使得寇准醒悟明白人生大义。

杜鹃山

看各型老妈,总有一款是你家的

在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中“铁窗训子”一场,雷刚误会了柯湘,并以“个人仇恨”的逻辑来推理革命者柯湘的想法,革命导师杜妈妈的一席革命大义的教导,如同醍醐灌顶,使雷刚彻底觉悟,从普通群众的个人主义一跃成为优秀的革命者的“大义”无私。

盼母形象

盼望子女归来的母亲群体,经过文学的高度凝练,形成了一种新的母亲形象盼母。盼母形象的文化反映,既是母性崇拜的历史积淀在中华民族文化意识极深之处的原始情结,是社会人伦中母亲人性的深层次流露,也是炎黄子孙世代相传永远割舍不断的母子情感“脐带”。

望儿楼

看各型老妈,总有一款是你家的

《望儿楼》讲述的是唐代窦太真因子建成、元吉唆使次子李世民奉旨征洛阳,后终日悬想,欲其回来团聚。老母对儿子的一系列期盼,犹如自家老娘的絮叨关爱盘旋在身边,声声入耳,砸进观众心中,触景生情,让听者无不为之动容。不愧为“盼儿归来”的佳作。

看各型老妈,总有一款是你家的

探寒窑

《探寒窑》又名《母女会》,讲述的是王宝钏苦守寒窑,其母陈氏久盼不归,便去寒窑探望的故事。“……唯有冤家我心疼。老身今年六十九,瓦上霜来风前灯。今日见了娇儿面,好似枯木又逢春。”哭诉内心期盼后,劝王宝钏一起回家,被拒之寒窑门外,母性的关爱和内心的期盼交织在一起,让天下为母者为之动容。

清风亭

看各型老妈,总有一款是你家的

《清风亭》又名《天雷报》,讲述的是周氏老年无子,于元宵观灯之夜拾得婴孩,取名张继保。张继保得中状元绝情不认,逼养父养母碰死清风亭。《盼子》是《清风亭》中的一折,讲述张继宝离开后,母亲思念儿子的真挚感情。子非亲生,盼望之情非但丝毫不减,反倒愈加浓烈。

四郎探母

《四郎探母》铁镜公主计盗令箭,助其出关,杨延辉私回宋营,母子兄弟相会。母亲佘太君见到儿子的意外回归后,长久的内心期盼喷涌而出,此时的佘太君不再是一个女中豪杰,无畏英雄,转而成为一个家庭中最为熟悉的“母亲”形象,嘘寒问暖,尽显对儿子压抑已久的盼望之情。一种母亲对于儿子的爱大过“家国立场”,正是反映最原始人性中的母爱,没有矫饰,尽显真情。

哀母形象

母亲抚养子女,子女赡养老人,在中国文化中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在许多子女不孝的家庭中的母亲,却选择在哀苦中隐忍,在坚守中沉默。究其原因,“一切为了子女”、“只要子女幸福”的思想,让母亲在哀而不怨的文化界定下、在母性伟大的社会言论下,包容了子女的一切过失,牺牲的却是自身幸福。母亲的爱,赋予子女永远大于索取,即使子女无任何回报,仍对子女不减爱意。

金龟记

看各型老妈,总有一款是你家的

《钓金龟》依次分为“孟津得宝”、“寒窑别母”、“王氏定计”、“行路训子”、“哭灵托兆”、“包公断案”等六场。其中最能表现母亲康氏命运悲苦的发泄情感的唱段,“叫张义我的儿听娘教训”,“那乌鸦它倒有反哺之义”、“这几个行孝子儿全不信”等唱腔中,既有对儿子的说教,又有自身命运的悲苦,一位苦命又多舛的“哀哭母亲”形象表露无疑。

打龙袍

《打龙袍》,讲述的是包拯借助《清风亭》、《雷打张继保》等杂剧,引起皇帝关注,又机智言明皇帝生母真相,母子团圆。此剧以《断太后》为前后本,全演本连称《断后龙袍》。讲述的是身为当今皇上生母的李后,遭人陷害,哭瞎眼睛,独守寒窑,终见得天日,得以昭雪。

太君辞朝

看各型老妈,总有一款是你家的

《太君辞朝》,情节简约却不简单。佘太君为国为家,历陈辞朝因由却简单而悲哀——为杨家保留唯一的血脉。为国尽忠,亦为家族保留血统,白发苍苍,送别几代子孙,一个老母亲的悲哀就此而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