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属于低缓丘陵地区,地块比较散乱。大点的地块上种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小点的地块上种经济作物,比如花生、黄豆、地瓜等。水利设施不够发达,依然得靠天吃饭,地里的收成受制于天气。

上半年天气过于异常,清明之后大规模的春寒,立夏之后没完没了的下雨,使得夏庄稼的收成很不好,小麦严重减产,亩产才五百来斤。乡亲们都将希望寄托于秋作物,播种、施肥、锄草,捉虫,整天在地里忙活着,三伏天也不落下。

前段时间还算风调雨顺,秋庄稼长势喜人,逐渐开始成熟。眼瞅着就要秋收了,三天的大雨,一天的大风,大半年的辛苦全淹在了地里。大面积的玉米倒在地里,大半的谷穗落在地里,花生也有发芽的趋势,再也经不得雨水了。

今年这是啥年景呀?咋得罪了老天爷呀?夏庄稼严重减产,秋庄稼又要歉收,还让不让庄户人家活了?

难道真像王大爷说的那样,“六月立秋,两头不收”,今年农历六月二十六立秋,所以夏庄稼跟秋庄稼都不收。看看今年的收成,真的是不得不信。

这一年算是白忙活了,乡亲们都发愁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办。不过发愁归发愁,还是挺乐观的。大家一致表示,庄稼不收怕什么,只要还有人在就行,总比临近几个镇强多了,连房子都淹了,家畜家禽冲走了,人也没了好几个。

看看吧,这就是咱庄户人,既可怜又可爱,既可悲又可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