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商朴、郑昕和李静等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约半数急性心梗患者在出院后未按医嘱每天坚持服药,这些用药依从性不好的病人,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了39%。

任何药都没吃的患者,在出院后1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了3倍。

研究中,出院后坚持用药的定义为服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氯吡格雷及ACEI/ARB的时间至少达到90%。

但坚持用药的患者仅占52.9%。

停药最常见的原因是认为自己的病已经好了,不再需要吃药了。出院后随着时间延长,有这种想法的患者比例逐渐增加。

其他未按医嘱坚持服药的原因还包括:药费高负担不起(<10%)以及药物不良反应。

并发症较多以及学历较低的病人出院后用药依从性相对较差。

研究表明,除了年龄、教育程度、并发症等因素外,心梗患者出院后不坚持吃药与缺乏相关健康知识有很大关系。

因此,要想改善我国心梗患者的预后,除了确保医生按照指南开药外,还需要加强患者教育和随访工作,鼓励患者遵从医生的用药指导。

该研究纳入2013~2014年我国53家医院存活出院、没有转至其他医院进行急诊救治的4001例急性心梗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60.5岁。

其中,6.1%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出院时及其后一年内,医生未开具上述任何一种二级预防药物。

将近3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第一个月未按医嘱坚持服药。

出院后1个月内处方开具最多的是阿司匹林(82.2%)和他汀类药物(80.5%)。

在不良心血管事件中,心衰最常见(5.7%),其次是心梗复发(3.2%)和脑卒中(1%)。

注:本文转载自“中国循环杂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