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菏泽人,国家非物质遗产之《商羊舞》,你知多少?

编辑:敬敬

商羊舞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发源于鄄城县境内北部地区。流传于李进士堂镇、旧城镇一带,以李进士堂镇杏花岗村最为著名。据考证此舞源于商周时期,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宋明时期是鼎盛期。2008年6月7日,山东省鄄城县申报的"商羊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646 Ⅲ-49。

据杏花岗村一带的商羊舞艺人介绍,商羊鸟是一种吉祥鸟,每逢阴天下雨之前,就有成群的商羊鸟从树林里出来,又蹦又跳,又窜又闹地玩耍。天长日久,人们见商羊鸟出现,就知道雨要降临,家家户户挖沟开渠、疏通水路,为灌溉良田作准备。

随着历史的变迁,商羊鸟逐渐绝迹,当地人们再也看不到商羊鸟的足迹。于是,每当天将大旱时,人们就自扮商羊鸟,戴面具,拿响板,单足高跳,并模仿商鸟摇头晃脑,脚挂铃铛,蹦蹦跳跳。该舞的动作也出现在当地一种叫做"碰拐"的儿童游戏中,此游戏为两儿童各将一腿抱起,用膝盖相互撞击。据商羊舞老艺人讲,此种游戏即出自商羊舞。至今,在古典舞中仍有"商羊腿"的动作名称,其动作是一足立一足抬起,与此类似。

《商羊舞》的发展有着很深的渊源,是鄄城人民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寓含期盼精神、信仰、价值取向,涉及鄄城节日习俗等方方面面,具有人类学、民俗学研究素材的特殊价值,已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关注。商羊舞植根于鄄城人民群体的文化传统或文化历史之中,也是被广泛认同的中华民族具有美好象征意义的舞蹈形象之一 。

商羊鼓舞作为一种在民众中传承的社会文化传统,是被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俗文化,较之主流文化,高雅文化,往往更加贴近民众心理,最能表达民众身心意愿、最真切反映民众生活的印记。商羊舞作为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文化形式曾经拥有鲜活的生命力,是一种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资源,保护商羊鼓舞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对于商羊鼓舞这样的民间舞蹈来说,只一味地抢救保护是不够的,还要让其健康成长,使其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如果不加以创新和变革,也就没有生命力,也就无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并将逐步失去功能。具有深厚民俗文化内涵的商羊鼓舞,很有地方特色和鲜明个性,如果对这种资源进行充分地开发和挖掘的话,将会极大地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鄄城信息港

转载请注明“菏泽市旅游局”(hzslyj)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