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继续读研/博/出国等深造→科研/教授→搞出好技术赚大钱/教书/专家

2、毕业→环评单位→环评工程师→环评专家/开公司当老板

3、毕业→设计院/环保工程公司→环保工程师→技术专家/项目经理/开公司当老板

4、毕业→环保材料公司→环保材料销售→销售经理/环保业务→开公司当老板

5、毕业→水务投资公司→工程师→项目管理人员→高层

6、毕业→污水厂/自来水厂→维护管理人员→厂长

7、毕业→国企/外企/民企等制造业→环境管理→环保主管/EHS管理师

8、毕业→环保局及下属单位,其他局委环保业务科室→公务员/事业单位→环保官员

下面分析下各个类型的具体发展路线。

 环保产业从16年开始行业急剧变化,同时也飞速发展,但环境专业在10年左右扩张期后其实生源有点萎缩,因此,环境类学生毕业即失业情况已经很少见,但是,为了进入更好的公司,拿到更好的新水,这就逼迫很多人继续考研考博等深造。此路比较好的如留校教书,然后兼职做些环评或工程,关系广并在自己的研究范围内有成绩后后挂学校的名义开个公司或自己私自开办公司承接业务。即有铁饭碗安枕无忧,又可有额外很多收入,自然日子过的舒适,是目前高校很多教师的谋生之道;除了留校外,到研究院工作也是很好的选择,进行一些课题研究,即有收入,又有课题经费,若开始就能跟上一个比较牛的前辈,能揽到大的项目,前景和钱景都是很不错的,等若干年后也混上专家的身份,那名利也就有了。当然,这条路除了个人的能力外,选到好学校好环境系并跟对导师是这条路的关键。

环评的单位经过几年的脱钩整治后,基本上已经已私营小微企业为主,挂高校环境系的环评咨询单位、设计研究院和环保咨询类公司。环评单位目前处于风口上,国家政策变化较快,环评单位已经向综合性的咨询型企业或环保管家型企业转型,环评目前处于萎缩期,但是其他环保咨询类项目确方兴未艾,对于毕业生来说,首选高校和大型设计研究院的环评咨询单位,这类可以学到不少东西,但也不是那么好进的。其次选择自有资质的环评类的公司,工作比较辛苦,收入就要看公司效益和老板的气度了。但一般情况下资深的注册环评工程师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可以和老板掰一掰手腕。

进环保公司/设计院,是目前环境类学生最广泛的去处,其还有更细的分类,如设计工程师,施工工程师,调试工程师,销售工程师等等。因为环保问题最后都要落实到解决上,因而这块市场相当的广阔,因此环保公司也是相当的多。早期,环保公司多比较小,干三四年就能成挑大梁的人物,但因为公司规模小,管理又不正规,收入普遍低,对个人发展很有限,加上创业的门槛比较低,这就促使了技术或者销售/业务工程师积累了些经验和机会后就可以单干。当然,这可能在如今环保产业越来越规模化的以后将越来越难。所以寻找一家有实力有前景的环保公司在其中不断提升将是职业归宿的重点,若遇到创业的机会,再好好把握。注册环保工程师的考证将是促使该行业正规化并提升该类职业收入的一个转折。

能进入水务投资公司/固废运营/焚烧发电之类的运行型公司也不错,投资型公司都是有背景,有财团的,管理正规,福利也不错。尤其在环保投资公司里如果把项目承接下来后的运做,将是作为甲方出现。比起大多数环保公司作为乙方所需受的闷气,自然要爽很多,这是一条高级白领之路。只是这类公司一般都要从设计院或建设单位里经验比较丰富的人士,多数属于猎头关注的目标,对于 毕业生,则很少有这种机遇,如果从底层干起,待遇开始也不算很高。

自来水厂/污水厂如今大部分还属于事业单位的性质,但越来越多被水务公司收购或PPP建设而企业化,若能进入,也很不错,收入稳定,生活安定,站稳脚跟后,有很多的业余时间可以从事自己想做的事。缺点是工作缺乏冲劲,薪资涨得比较慢,比较适合养老。

国企/外企/名企制造业的环境部门。随着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企业也都成立环境部门来解决内部的环境问题并协调对外的环境问题。在国企或民企的环境部门,在以前企业环保管理部门就是打酱油的,经常和设备处,维修处合并或者安全环保合并,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单列环保部门了,这几年环保督查强度之大,确实让很多企业看到了环保部门的作用,尤其比较重视形象的企业,环境部门则很受重视,甚至是独立受公司总经理直辖的部门,如果你到环保部的部长,甚至都可以升任分厂老总,直接表现是越来越多的企业环保部领导开始拿年薪了。因此,这个方向也将在以后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

环保局及相关部门,这个就不必多说了,在中国特色下,行政单位属于任何产业链的上游。你没得选择的被它管辖考核并在它指定的游戏规则下活动,这就导致了他们天然的优越感。环保部门因为大部制改革,以及这几年业务量的突增,这将在未来几年对环保毕业生的数量也会进行大的扩编,有机会就去争取一下吧!虽然待遇不高,工作繁重,但个人发展有规律,稳定,社会地位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