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向参与此次活动的师生们讲述了掌握应急知识的重要意义,并利用模型人现场为师生们演示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外伤包扎等急救技能,还讲解了正确的洗手步骤和结核病防治知识。对此医护人员早有准备,等讨论声慢慢平息后,他们告诉同学们,一般人在洗手时多半只是简单快速地搓洗一下手心和手背,而要有效地杜绝细菌、防止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医护人员建议大家要记住“七字真言”,即:内、外、夹、弓、大、立、腕。

义诊现场

义诊现场

义诊现场

义诊团队

商丘市立医院

刘会敏:皮肤科主治医师,在医学美容及血管瘤、太田痣、白癜风、银屑病等疾病的激光治疗方面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各种常见皮肤病,如皮炎、湿疹、荨麻疹、痤疮、白癜风、扁平疣、银屑病、脱发、紫癜、手足癣、尖锐湿疣、梅毒及痒性皮肤病等。

杜新卫:呼吸科副主任医师,从事感染科工作15年,擅长治疗肺结核病、结核性脑膜炎、其他肺外结核病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孙跃勋: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专攻普外科和泌尿外科专业,擅长对胆囊炎、胆结石、阑尾炎、疝气、前列腺肥大、肾囊肿、精索静脉曲张等疾病的腔镜微创治疗和下肢静脉曲张激光微创治疗。

马丹:妇产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近20年,对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擅长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卵巢肿瘤、宫外孕、不孕不育等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及宫腔镜、阴道镜的微创技术操作。

李莹:口腔科主治医师,口腔临床医学硕士,长期从事口腔医学专业的临床、带教和科研工作,擅长对青少年儿童牙齿畸形、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牙齿美容修复等进行诊断和治疗。

阅读提示

5月7日下午,晚报义诊活动走进商丘市职业技术学院。商丘市立医院呼吸科、普外科、口腔科、妇科、皮肤科共计20名医护人员在该校明德楼前开展了送急救技能和健康到校园活动,迎接第108个国际护士节的到来,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他们向参与此次活动的师生们讲述了掌握应急知识的重要意义,并利用模型人现场为师生们演示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外伤包扎等急救技能,还讲解了正确的洗手步骤和结核病防治知识。如此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自然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据了解,参与活动的师生人数有一千五百人左右。

医护人员积极参与义诊活动

记者看到,与以往的义诊活动相比,此次活动规模更大,医护人员更多。商丘市立医院副院长崔静告诉记者,考虑到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人数多,如果仅仅来三五名医护人员,根本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所以这次医院特别重视,共抽调了呼吸科、普外科、皮肤科、口腔科、妇科的医护人员以及南丁格尔志愿者护理服务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共计20人参与活动。

此次活动受到了商丘市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的热烈欢迎,他们早早就来到明德楼前等待活动开始。一位学生告诉记者,自己虽然还年轻,身体非常好,但能学习到更多的急救知识还是很有用的,万一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而自己不至于手足无措。

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分工合作,他们拿出疾病预防知识宣教手册发放给师生们,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疾病预防知识。他们还为有需要的学生测量了血压,讲解了保健知识。有学生就自己的健康问题前来咨询,医生都给与耐心解答。口腔科医生李莹向师生们讲解的口腔正畸知识,由于贴近学生生活而受到了特别关注。护理部副主任高玉梅普及了结核病防治知识,让大家受益匪浅。

学习心肺复苏知识 把握抢救“黄金4分钟”

当前人群中普遍存在酗酒、熬夜、过劳等不良生活方式,“猝死”这个让人望而生畏的词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闻中,并呈年轻化趋势。据了解,心脏病很容易引起突发意外短期内迅速发生的心跳、呼吸停止而导致死亡,也就是俗称的“猝死”。如果有人不幸心脏骤停,那么对其进行心肺复苏的“救心”最有效,心肺复苏开始得越早存活率越高。在患者发生心脏骤停的4分钟内进行有效心肺复苏抢救,患者得救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抓住急救“黄金4分钟”,对挽救患者生命、降低其致残率及改善其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我们国家了解自救知识的人很少,所以普及全民"徒手心肺复苏"知识非常具有紧迫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处于人生的最高点,我们希望更多同学能学会这一方法,并传播给身边的亲人朋友,让大家都能了解这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崔静说,庆祝“护士节”最好的方式就是让急救知识传递到千家万户,让市民在有人需要急救时能对其进行急救,为医生、护士赢得时间。

“遇到病人突然倒地时,首先要判断其意识,轻拍患者肩部并高声呼喊,如果其没有反应,要触摸颈动脉,10秒内未扪及脉搏则要立即对其进行胸外按压,双手交叉按压胸部正中央,30次一组,做5组。”在义诊现场,护士们利用模型人一步步教给大家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在她们的精心教授下,不少同学跃跃欲试,准备现场操作一把。

“心肺复苏看着容易,做起来真累呀!”在护士们帮助下,一位女生刚做完3组动作就累得满头大汗,虽然很累,但她仍然坚持完成了5组动作。她说,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对急救有重大意义,如果遇到突发情况能够马上施救,如果大家都不会的话,那就有可能会眼睁睁地看着一条生命逝去。她表示,以后还要多学习这些技能,以便在生活中帮到他人。

除学习心肺复苏方法外,同学们还学习了用绷带包扎伤口以及海姆立克急救法,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许多急救知识。此次义诊活动不仅传播了“救人救己,防患未然”的急救理念,还让师生们学习、了解和掌握了急救知识,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现场救护能力,为创建平安校园贡献了力量。

记住“七字真言” 学会正确洗手法

“下面我来教给大家如何正确洗手。”医护人员的话刚一出口,同学们就热烈讨论起来,洗手是每天要做好几遍的简单小事,难道还需要人专门来教吗?

对此医护人员早有准备,等讨论声慢慢平息后,他们告诉同学们,一般人在洗手时多半只是简单快速地搓洗一下手心和手背,而要有效地杜绝细菌、防止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医护人员建议大家要记住“七字真言”,即:内、外、夹、弓、大、立、腕。大家听后都表示一头雾水,这7个字是什么意思呢?正确洗手的步骤有哪些?医护人员告诉大家,洗手需按7步走: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第二步,手心对手背交叉相叠搓洗;第三步,手心对手心搓洗指缝;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第六步,指尖摩擦掌心搓洗;第七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转动搓洗。全部的洗手时间至少需要30秒钟,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清洁效果。

经过护士们的讲解和演示,大家都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方法。不少同学表示,洗手看似简单,不知道还有这么多讲究,以后洗手要注意了。

活动结束后,崔静做了精彩点评。她说,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用她们柔弱的肩膀为患者和患者家属撑起了一片蓝天,她们在做好患者生活护理的基础上,更关注患者的精神需求,在患者和患者家属面对生命抉择时,她们细致入微地给予人文关怀。她们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健康资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