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视频节目,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摄像,那么再好的文字也出不来好的片子。在拍摄过程中,摄影师就是那个捕捉到最关键的细节、最难忘的场景的人。”

——李国光

李国光,四川传媒学院副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在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工作十多年,于2017年到四川传媒学院任教。

工作期间参与了汶川地震、奥运会、神州飞船发射、厦门金砖会议等大型活动的直播报道工作。自2008年5月起持续参与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周刊》、《新闻1+1》、《新闻直播间》等栏目的前期拍摄以及演播室的直播工作,负责中文国际频道栏目《远方的家》之《边疆行》、《沿海行》、《北纬30度》、《江河万里行》等系列节目的前期拍摄工作,其作品《边疆行﹒天边的阿里》被中宣部选定为“走基层”的典型节目。

采访人:《边疆行﹒天边的阿里》这个获奖节目对你有特别的意义吗?

李国光: 这个节目对我的意义还是比较大的,这是我职业生涯里比较重要的时刻,这是对我职业价值观的一次洗礼,可以说融入到了我的血液里。

采访人: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地方?

李国光: 其实在拍摄过程中的每一天都挺难忘的,那是那种人迹罕至的地方,过去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一步步地到了以后才发现,我们的国家还有这样的地方。

更难忘的还有那个地方的战士们,在那种生活环境里,战士们的朴实,对岗位的坚守,他们的乐观和坚强,对我都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与战士们相处的这短短几天里,我们处出了很深的感情,用《边疆颂歌》作为结尾,代表了我们发自内心对战士们的崇敬。

采访人:在《远方的家》拍摄过程中有什么困难的地方吗?

李国光:在节目的前期拍摄过程中,每天都是起早贪黑的,一路上都在拍摄。有的地方难度特别大,为了真实地记录,冒了很大风险。在最危险的地方两只手都要用来爬行,腾不出手来拿摄像机。等来到了城市后找到宾馆,在宾馆里把片子编好,然后传回去。

采访人:在职业生涯中还有什么值得铭记的时刻?

李国光:电视台的工作复杂多样,需要的不仅仅是过硬的实力,很多时候是需要冒着危险迎难而上,2016年在采访太湖抗洪的时候,水已经漫到了我的膝盖了,来不及思考会不会踩到老鼠和玻璃碴子,扛着摄像机双脚直接扎进去。

还有一次拍《法治在线》的时候,跟着警察来到持枪罪犯的家门口,子弹就从前面警察的头发上飞过去。

这些都是一辈子只有那么一次的宝贵经历,很辛苦,但很值得,很有意义。

在步入大学成为一名老师后,从前线的实践者的身份转化为了教书育人的幕后工作者,李老师常常将从前工作所拍摄的视频段落放在课堂中作为引用资料,总是能给同学们以更直接的体验及触动。所著的《从大数据中探析“喜剧综N代”的发展前景》《数据电视新闻在“一带一路”报道中的传播策略探析》《VR和AR在图书出版领域的应用探析》《浅谈应用型本科电视摄像课教学方法》等多篇论文,发表在《青年记者》《新闻研究导刊》等核心期刊上。

采访人:在成为一名大学老师以后,与以前在中央台的工作相比,有什么转变?

李国光:从前一直在路上,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对过去的经历进行回顾,总结经验,思考工作,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每学期一到两篇论文发表。

在教学方面,给自己的要求是八个字,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如果一节课自己觉得差不多就这么过去了,会觉得十分对不起学生。

采访人:你在融合媒体学院上课,觉得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李国光:对于学习新闻的同学来说,讲好新闻故事是我们的使命,这不仅仅要把集中自具体的编导、拍摄等技巧层面,还要有好的立意,这样才能从故事里提炼出比较深远的内涵,从而与价值观结合起来,在比较高的层面产生共鸣,从而感染人。

采访人:对于同学们来讲,在节目制作中的难度在哪里?

李国光:细节,永远是细节的问题。节目的质量、思想的力量,都是通过关键性的细节来彰显的。对于同学们在不断提高拍摄技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细节不断完善的过程。好在我们学校,给同学们的实践机会非常多,有充分的机会去提高。

采访人:对你来说,当一名老师有成就感吗?

李国光:当然有了,举一个例子,是我教的专科班的学生,一个女孩,刚进来时什么都不会,大一学了电视摄像和非线性编辑课后,会做片子了,可以在外面接活了,不久就自己挣钱买了台摄像机。这就是我的成就感,把学生教会,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价值,这比什么都强。

文案:龙蕊

供稿:教师发展中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