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退休后的赫鲁晓夫)。(赫鲁晓夫旧照)。

1964年10月13日上午,前苏联国家领导人赫鲁晓夫,正在黑海之滨他的别墅中,享受着惬意的度假时光,突然,卫兵叫他接听电话。

电话是从莫斯科打来的。勃列日涅夫在电话里要求赫鲁晓夫立即赶回莫斯科,参加一个关于农业改革的重要会议。而且明确告知他,如果他不能参加此次会议,那么中央主席团也会做出最终决议。

当赫鲁晓夫乘坐飞机赶回莫斯科时,迎接他的,却是一场没有流血的十月政变。他被解除了党内外一切职务,“被退休”了,他的政治生命结束了。

从此,赫鲁晓夫开始了自己百无聊赖的退休生活。

​赫鲁晓夫“被退休”后,他那7年的退休生活,是如何度过的

(赫鲁晓夫旧照)

赫鲁晓夫下台后,对退休生活极为不适应。他并非像其他国家领导人退休那样,悠闲自在地享受生活。

退休之后的第一个晚上,赫鲁晓夫焦虑不安。在服下了大量的镇静剂药物后,仍然辗转反侧,一夜未眠。第二天早上起床后,他没有动退休后的第一顿丰盛早餐。

随后,赫鲁晓夫迎来了一个好消息。他的继任者勃列日涅夫,亲自落实了他的退休物资待遇,那就是定期为赫鲁晓夫提供不菲的“退休金”。同时,还提供了一辆“伊尔”牌高级轿车,以及一套位于莫斯科郊外数公里的,面积不大的别墅。

不过,紧接着,这些已经落实了的“待遇”,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的“伊尔”牌豪华轿车被人开走了,换成了一辆“海鸥”。后来,连“海鸥”也没有了,成了一辆二手“伏尔加”。

已经习惯了在镜头前被簇拥,在各种仪式上被瞩目,在会议室里表态拍板的赫鲁晓夫,退休后唯一的困惑,就是如何打发时间。

没有了吵闹不停的电话铃声,没有了无休无止的接见访客,更没有了为某一个难以决断的问题和党政要员的争吵,赫鲁晓夫显得无所适从,坐卧不安。

他对家人重复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必须学会如何打发冗长的时间。”

因此,散步成了赫鲁晓夫退休后最主要的工作。

这位“被退休”的苏共领导人,会长时间地徜徉在别墅周围的小路上。或者偶尔走到门外,携带一台50年代的全波段收音机,在散步的过程中饶有兴致地收听西方电台的广播。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当初他曾下令实施干扰的敌对电台。

​赫鲁晓夫“被退休”后,他那7年的退休生活,是如何度过的

(退休后的赫鲁晓夫)

除去散步的时间,赫鲁晓夫就是躲在书房里看书。他最喜欢的书籍,就是《日瓦戈医生》。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本书在他执政时期,曾被定义为激进书籍,严厉禁毁。

赫鲁晓夫也会侍弄花草,种点蔬菜。同时,他会经常静静地坐在绿草如茵的草地长椅上,眼神涣散地望着远方。

日子就在这种兴味索然中,一晃过了几年,赫鲁晓夫突然决定写回忆录。

他在家人的帮助下,搞到了一台最新款的录音机,经常在自己的房间里录制。或者利用散步的时间进行录音,这让他重新振作起来。

但是,勃列日涅夫很快得知了这个消息,派出克格勃官员与赫鲁晓夫沟通,以“保护党和国家机密”为由,希望他能停止“这个毫无意义的写作”,并交出手稿。

但令人吃惊的是,赫鲁晓夫居然躲过了克格勃的眼线,完成了整个回忆录的创作,并于1970年成功地在国外出版。

在其后的数十年间,赫鲁晓夫的回忆录,被翻译成10多种文字,出版多次,但始终没有俄语版本。

当然,赫鲁晓夫这些举动,无疑都在勃列日涅夫的掌控之中,至从他离开克林姆林宫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成为苏共的重点监视对象。

克格勃在赫鲁晓夫的别墅里安装了窃听器,随时向勃列日涅夫报告他的情况。一旦有人来访,克格勃马上就会查找访客的资料,以及分析他和赫鲁晓夫的谈话内容。如果偶尔有电话打进来,负责监听的特工人员就会打开录音设备,随即将电话内容上报情报部门。

​赫鲁晓夫“被退休”后,他那7年的退休生活,是如何度过的

(勃列日涅夫)

​1971年9月11日,赫鲁晓夫在“被退休”7年后,因心脏病去世。苏共当局只是通过塔新社发表了一个只有几十个字的新闻简讯,并通告赫鲁晓夫的葬礼定在13日举行。

9月13日,天色灰暗,细雨蒙蒙,赫鲁晓夫的葬礼在新圣母公墓如期举行。参加的人大约只有100多人,几乎都是赫鲁晓夫的亲属和生前挚友。剩下的,就是警察和少数外国记者,没有任何一位时任苏共领导人前来吊唁。苏共中央委员会只是礼节性地送来了一个大花圈。

即便这样,整个新圣母公墓仍然戒备森严,克格勃拒绝了其它闲杂人等随意进出。

赫鲁晓夫的葬礼过程十分简单,在低沉的哀乐声中,亲属们一一从他的灵柩旁走过,向这位执掌苏联11年,毁誉参半,争议不断的政治家做最后的告别。

最后,墓地工人合上了灵柩的盖子,将赫鲁晓夫的遗体缓缓地放入了墓坑中,连同他的20多枚苏联国家勋章。

由此,赫鲁晓夫成为了惟一死后未藏入莫斯科红场的苏联最高领导人。

(参考资料:《赫鲁晓夫回忆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