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杂谈】央视 315 晚会历年都会在 CCTV-2 央视财经 8 点准时播出,其精彩程度不亚于春晚,成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俨然成为一场商业的黑榜奥斯卡颁奖典礼,只是获奖的企业却高兴不起来。

央视通过调查、暗访为消费者揭露了有一批企业、服务隐藏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虽不少消费者吐槽看了一场 " 佛系 "315、消费知识科普秀等等,但 3 · 15 晚会也毫不留情为消费揭开了一批企业的另一面,一向以品质著称的日本产品 Lion(狮王)也登上了此次 " 光荣榜 "。

Lion 狮王不幸中招

据央视 3 · 15 晚会曝光,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接到投诉反映,其近一段时间使用了韩国某品牌牙刷导致自己牙齿过敏、牙齿出血。对此,辽宁检验检疫局对大连市场上销售的 20 种日韩牙刷进行抽样检查,显微镜下发现,大量进口牙刷存在牙刷丝顶端有锐角、毛刺容易损伤口腔软组织,不符合我国牙刷类产品标准。

由检验处牵头组织对日韩牙刷开展了 100 批次的专项检查,结果显示大概超过 60% 的牙刷不合格。抽查发现日本 Lion 超软护理牙刷等五款牙刷存在刷毛磨毛不合格问题,中国大陆地区受影响的产品数量共计 23.6 万支。日本狮王不幸成为此次 3 · 15 晚会的反面教材。

刷毛你认真挑过吗?

不知道多少消费者在挑选牙刷只注意刷毛的软硬程度,是否有留意牙刷的材质,牙刷刷毛的材料有天然猪鬃和是龙丝两种。天然猪鬃的清沽效果和吸附牙膏的能力都比尼龙丝的要好,但比较吸水,干得很慢。而尼龙丝纤细柔软,能清洁牙齿的间隙,且弹力比较好,有较好的按摩作用,加上其耐磨、不吸水的特性,所以成了刷毛的首选材料。

而对于软毛、中毛、硬毛的选择,普遍都倾向与软毛或中毛,这种刷毛柔韧易弯,能够进入龈缘以下和牙间隙有效清除食物残渣。刷毛末端充分磨圆,保证清洁力的同时对牙齿牙龈更加柔和,在刷牙过程中不易造成伤害。

而硬毛因为刷毛过硬,非常不好用,总觉得牙龈疼,容易导致牙龈萎缩、牙颈部出现楔状,但对于沉积牙石者,还是挺管用的。所以牙刷的刷毛并不是越细越好,就像穿鞋一样,牙刷也要寻找合适自己的牙刷。

牙刷选择是技术活

刷头的形状不太影响刷牙的效果,这里直接略过,反倒是刷头的大小与刷牙的效果有比较直接的关系。刷头越小,越容易清洁到后牙与下颌门牙的舌侧邢必 " 卫生死角 ",但这并不是说刷头越小越好,刷头的大小的选择还要考虑消费者口腔大小情况。一般来说,成人牙刷刷头的长度应为 2.5~3 厘米,宽度为 0.8 一 l 厘米,有 2~4 排刷毛,每排 5~12 束刷毛。儿童牙刷刷头长度不应超过 2.8 厘米,宽度不超过 1.1 厘米,刷毛 2~3 排。

舌苔是细菌的培养基,容易造成细菌堆积。市面上不少刷头背面设计出颗粒或纹理,帮助清洁舌苔,在选择牙刷时,刷头厚度一般不超过 5 毫米,防止动作过大,伤害牙龈与口腔内部组织。

近年来,电动牙刷也颇受欢迎,如何选择才是对牙齿最好的呢?从原理上分,电动牙刷有两大类:旋转与振动。旋转类的牙刷原理简单,就是电动机驱动圆形刷头旋转,在执行普通刷牙动作的同时加强摩擦效果。

振动类型的牙刷更复杂,内部有一个电驱动的振动电机,能让刷头产生垂直于刷柄方向的高频摆动,但摆动的幅度很小,一般为数 5 毫米左右。刷牙的时候一方面高频摆动的刷头能高效完成洗刷牙齿的动作,另一方面超过 20000 次每分钟的振动也让嘴巴里的牙膏和水的混合物产生大量微小的气泡,起泡爆裂时产生的压力可以深入牙缝达到清洁污垢的效果。一般选择振动频率高,价格越高,振动频率低对牙齿损伤大一点。

牙膏的选择更纠结了

牙刷选好了,牙膏的种类之多让人更纠结,市场上卖的牙膏一般分为 7 类,第一类是儿童牙膏,第二是不含十二烷基硫酸钠牙膏、第三种是含氟牙膏、第四种不含氟牙膏、第五种抗牙齿敏感牙膏、第六种美白牙膏、第七种天然牙膏。

一般情况下,儿童牙齿比较软,要选择不含添加剂的牙膏,尤其不要选择含很多种甜素的,尤其是不要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钠,这个一定不要含有,这个含有毒性是有的,一旦小孩吞进去造成小孩慢性中毒。

含氟牙膏是首选,含氟牙膏具有抗龋作用,如果你牙齿有酸痛情况下,如果是排除其它方面原因,只是牙齿过敏,可以选择这种专效的抗敏牙膏。对于美白牙膏,不要指望美白牙膏能让你牙齿美白,这是不太可能的,就像脸上抹一层化妆品,可能起到亮白作用,但不会起到美白作用。还有天然牙膏,一般还有天然成分的也还是不错的。

总结:最后提醒各位消费者,在刷牙时,牙膏不要蘸水,因为泡沫多了反而会影响牙膏里面的清洁成分与牙齿的摩擦。并且我们在用牙膏刷完牙后,漱口很重要,多漱几次,一定要彻底把口腔清洁干净,防止残留物对身体造成伤害。此外,无论是电动牙刷和普通牙刷,牙刷都是有使用寿命的,一般认为,一个月换一次牙刷是比较适宜的,使用 " 寿命 " 不宜超过三个月一样有寿命,或者按照电动牙刷的智能提示更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