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媒日前刊登的一篇介绍运载火箭发展脉络的长文披露了长征九号火箭、空天飞机等航天装备的研发进展,并指出中国火箭研究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引发关注讨论。

中国目前正在研制用于天地往返运输并可重复使用的空天飞机(图源:中国央视截图)

北京时间8月21日,中国环球网刊登题为《亟待攻克的运载火箭及其发动机核心技术》的文章,两位作者葛明龙和葛佳分别是中国第一代航天从业者和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参研人员。

文章透露,可垂直降落回收重复使用的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正在研制,预计2021年飞行试验。可水平降落回收重复使用的有翼火箭也在研制,预计2020年飞行试验。

文章称,中国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已完成设计并正在进行关键技术攻关。

据介绍,长征九号火箭总长度93米,起飞质量4,000多吨,起飞推力接近6,000吨,近地轨道载荷140吨。用于载人登月、登陆火星、空间太阳能电站等。

中国官媒曝光的重型运载火箭模拟图上标有CZ-9(长征九号)字样(图源:中国央视截图)

芯级火箭直径10米,四个助推火箭直径5米,并联用单机分别是200多吨推力氢氧发动机和500吨推力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

此外,中国数十吨推力的液氧甲烷发动机作为预研型号也已研制出来。

文章指出,中国运载火箭及其发动机的成就有目共睹,中国成为了世界航天大国。但是,中国与世界航天强国美、俄的差距明显,尤其是与美国的差距更大。

文章举例称,美国在49年前就完成载人登月,中国至少还要经过10年努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文章指出,中国亟待攻克运载火箭及其发动机核心技术,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争取尽早从航天大国转换成航天强国。

文章称,运载火箭垂直发射水平降落技术难度较小,回收可靠性高,着陆平稳和回收次数增多。除美、日、俄外,中国也在积极研究这种回收方式。计划于2020年首飞的中国空天飞机采用一级背着二级的设计,能实现一、二级有翼运载火箭的全部回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