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位于近有400年历史的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戴家山。

“戴家山8号”是村落中一座颇具历史保护价值的屋宅,

位于整个村子的中心地带。

近有小溪庭院,

远则是层峦叠翠。

山居生活是这里最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如何最大程度的将山居生活带入到民宿项目中,

成为了设计师最关注的问题。

8号楼山墙正对人流来向,

是打造品牌招示性的重要界面。

同时,

8号楼与15号楼场地有2.6M的场地高差,

8号楼二层标高与15号楼首层高差0.7M,

因此在入口设计上,

增加了空间的竖向联系,

打造出一个联动空间。

外立面保留了传统的黄泥特色,

与原有村庄融为一体,

同时巧妙利用先锋云夕图书馆这一视觉焦点,

使“戴家山8号”的标识和云夕图书馆的标识在视线的同一水平线上,

勾连起“异乡读者”的公共生活纽带。

8号楼北侧是村子的广场,

与村子的公共空间紧密接触,

是项目的一个相对弱势,

因此巧妙设计了一个竹制表皮立面,

强化建筑的木土性,

既相对隔离了广场与客房,

随机的矩形开孔又形成了一个半开放的对话空间,

强调与广场之间村民生活的对话。

8号楼的沿溪立面则是项目的一大亮点,

三层层高,

每一层的观景体验不同,

将自然景观与居住私密性之间巧妙平衡,

打造出不同视角的溪景房。

一层受前排房屋视线遮挡,

视野较窄,

但同时私密性较高,

将这部分设计成庭院空间,

引入自然景观,

扩大了居住者的山居生活空间。

沿溪面的长廊设计成了开放式餐吧,

营造出一个临溪戏水、观景的空间,

让入住者能够在各种角度接触到自然与乡土风情。

项目的内部设计则没有采用过多的现代装饰元素,

从接待区域到客房,

都以自然怡人的原木气质为主。

15号楼的内部改建对原有木结构进行了保留,

以突出当地特色。

同时增加内部钢结构,

以解决木结构隔音的问题,

同时充分利用内部高度空间,形成不同房型。

8号楼和15号楼的12间客房,

被打造成了溪景房、山景房、星空房、庭院房,

将春天的菜花梯田、夏季的青翠竹林、秋季的稻谷、冬季的雾凇引景入室,

不同的景致,

塑造出不同的光线和气流。

房间的硬件设施,

则体现了精品民宿的当代功能性。

客房全部覆盖WiFi,

采用了高级取暖设备,

床品和沐浴用品按五星级酒店以上的标准配置,

保证了舒适、卫生和便捷。

走进房间,

揽景入怀;

推开房门,

公共空间也是与自然与人文的对话空间,

走出民宿,

就能和路边的阿婆阿伯聊天,

品尝畲乡最具特色的小吃。

“引入地道的山乡生活”的设计理念,

在“戴家山8号”得到了成功的实现。

建筑师简然建筑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戴家山村,中国

主创建筑师何奇

业主桐庐溪之尚民宿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500.0 m2

项目年份2018

摄影师陈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