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茶饮行业也可以像咖啡一样,从单纯地卖产品,转向卖品牌、卖社交空间。他们向市场展现了一种可能——在茶饮这个和街边小店划等号的行业,会诞生一个有溢价的品牌。

押注下一个星巴克,是所有资本的期望。

可以看到在过去两年茶饮行业出现前所未有的融资高峰:去年3月,奈雪の茶宣布数亿元的A+轮融资;一个月后,喜茶宣布4亿元B轮融资;答案茶的2000万A轮融资;鹿角巷的2000万元A轮融资……

据美团点评发布的饮品发展报告估算,我国现制奶茶行业潜在规模接近1000亿元,这与中国现磨咖啡市场规模大致相当。

资本早已成熟如何快速打造一只独角兽。

拿到钱的各家迅速开店,喜茶在2017年年初的店面总数是约50家,到2018年年初为100家,再到2019年年初便增长到180家。

奈雪の茶在追赶,它在2015年开出第一家,到2019年年初便增长到178家店,同样预计今年年底翻番。

他们向市场展现了一种可能——在茶饮这个和街边小店划等号的行业,会诞生一个有溢价的品牌。茶饮行业也可以像咖啡一样,从单纯地卖产品,转向卖品牌、卖社交空间。

但餐饮又是最容易呈现疲态的行业。

一方面,新品牌的机会窗口正在关闭。即便在去年上半年,哪怕后劲乏力,鹿角巷和答案茶这样的品牌,还能通过一款产品打爆市场。进入2019年,新晋品牌想搏出位,却在日益艰难。

另一方面,泡沫与浮华尽去,茶饮品牌们集体露了真容,全行业进入了深耕阶段。狂飙突进之后,他们不仅要面对管理、开店节奏等内部问题,也要面临消费者的喜新厌旧、行业竞争加剧、shopping mall关闭潮等行业共同问题。

奈雪的挑战

01

2018年11月18日下午,奈雪の茶创始人彭心发了条朋友圈,直指喜茶抄袭。随后聂云宸在这条朋友圈下进行了回复。这样一问一驳,引起媒体关系,“奈雪和喜茶,终于火星撞地球。”

从营销的角度,这是一起成功的营销事件,奈雪の茶一下子知名度上与喜茶齐平,跻身新茶饮第一梯队。

奈雪确实也在开店等数据上表现出于喜茶的不相上下。

在品牌多样性上,喜茶是单一品牌,奈雪则是多品牌同时拓展。除奈雪の茶外,母公司品道餐饮旗下还有街边连锁店台盖、主打水果切的27FRUITS、更加中性风的梨山,以及酒吧BlaBla Bar。

对于多品牌发展的原因,奈雪另一位创始人、彭心的丈夫赵林此前给出的回答是:“不同品牌覆盖不同的人群。奈雪の茶是25~35岁的女性。台盖是15~22岁的年轻用户,只有茶饮。27FRUITS主要是甘草水果。梨山更商务一些,提供茶和水果。”

不过,多品牌多业务意味着更加复杂的供应链,和更加复杂的运营。一边是奈雪在快速开大店,一边是多品牌同时进行。

对此,彭心表示:“每个品牌会有自己的追求,其实你会发现我们选了一条难的路……这个还是看创始人和团队的决心,我们压力真的也挺大的,团队也都很拼。”

难点与未来

02

若说喜茶的危机是初出茅庐的创业者们管理经验缺乏所致,那奈雪所面临的是很多茶饮、餐饮企业都可能会遇到的挑战——运营能力和扩店速度该如何配合。

一些成功的餐饮、消费品品牌的打法应该能说明一些问题:他们起家的打法通常是嫌做爆款打开知名度,拉强复购,待经营到了充足现金后,再拿自有营收滚动开店。

开店起始一定要聚焦,重点做几个产品。这样能够形成用户的记忆点,更重要的是供应链可控,对少数几样复材料大批量采购,供应商更愿意给你低价,这样就能保证整个现金流的健康程度。

而快速开店并且多品类同时进行,会使得供应链复杂,资金需求大,存在风险。

除如上内部争端、发展模式等内部问题,新式茶饮的头部玩家们要打造出一个全国品牌还要面临品牌老旧、购物中心关闭潮、行业竞争加剧等行业共同问题。有些他们能够应对,而有些似乎没有办法。

结语

03

星巴克操盘者霍华德·舒尔茨曾发现,只要咖啡的口味不太差,消费者都能够接受,他们更愿意为一杯咖啡的体验而付钱,通俗地说就是——喝咖啡成为了生活方式。

星巴克又这么几板斧:产品,味道过线;供应链,强大到已经可以从中获得利润;门店,第三空间,氛围营造恰到好处;运营,可持续输出稳定的服务。这几板斧又构筑起了星巴克强大的品牌基础。

总之,这是一家没硬伤的公司,哪怕如今其新品研发能力遭到了一些质疑。

所有人都想成为星巴克,但现在来看中国玩家们既需要抓紧时间,还需要满满来。

想解锁更多技能

weixin(ahao74719298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