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我们赏析的是王翰的那首,带有盛唐豪气和韵味的,最负盛名的精品诗作——《凉州词》。试想,边关的宴会不可能是在小房子里,很可能就是很大的帐篷,或者就是个棚子,甚至露天的,将士们席地而坐,战马飞驰,琵琶奏响,为喝酒助兴,这也很符合边关生活的。

凉州就是今天的甘肃武威,自古就是汉与西域的地理分界地。因为唐玄宗酷爱音乐,在唐朝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之运便投其所好,搜集了大量的西域曲谱献给皇上,其中就有著名的“凉州曲”。但是,曲子只能用来演奏,不能演唱,于是就有好多人为之填词,这为“凉州曲”所填的词,就叫“凉州词”。

例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王之涣的《凉州词》。今天,我们赏析的是王翰的那首,带有盛唐豪气和韵味的,最负盛名的精品诗作——《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筵席上夜光杯斟满甘醇的葡萄酒,马上弹奏的琵琶曲更助将士们狂歌豪饮。

谁还能笑话醉到沙场呢?早已经做好了马革裹尸的决心,为国效力,根本就没准备活着回来。

不同于王之涣的《凉州词》,从视觉,从全景展开,再到焦点的写法。王翰的这首诗一开始就是一个宴会的特写,就像是一个大幕拉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盛大筵席。喝的是葡萄酒,端的是夜光杯,这景象让人惊喜,让人兴奋。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为下文创造了气氛。葡萄酒、夜光杯两个西域特色元素的出现,浓浓的西域色彩,浓浓的西北边疆色彩扑面而来。

不写边城落日,不写白骨黄沙,撇开边地苦寒、寂寞,而是从一场盛宴开始,出人意料,起句匠心。

第二句:宴会刚刚开始,将士们正要“欲饮”之时,琵琶响起,催促-------在这里,这个“催”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解释。是催出发,还是催喝酒。其实,这里的“马上”不是上马,而是在马上弹琵琶。琵琶也是西域的乐器,本来就是在马上弹奏的;况且催征的是鼓角,琵琶不是军乐,出征是不能弹琵琶的。

试想,边关的宴会不可能是在小房子里,很可能就是很大的帐篷,或者就是个棚子,甚至露天的,将士们席地而坐,战马飞驰,琵琶奏响,为喝酒助兴,这也很符合边关生活的。所以,应该是催喝酒。

三、四句:筵席上的劝酒和畅饮,宴会的主人公——将士们出现。

喝吧,就算喝醉了,躺倒在沙场上,你们也不要笑话,自古以来出征塞外的将士,有几个能够活着回来。这句“古来征战几人回”又表达了战士们,或者说诗人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这又出现了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前面的三句都是为这句做铺垫的,前面的豪情背后是战士们的巨大悲哀,是反战,是低沉;另一种则认为:这是战士间的“谐谑”,就是玩笑话:喝吧,喝醉了能怎么样,连死都不怕,还害怕喝醉了吗?这就是昂扬的,豪放的,乐观的,是一种视死如归。

回过头来再看前面两句,一个盛大的筵席,一片欢乐的场面,明快的语言,跳动的节奏所表现出来的奔放、狂热,这绝不是借酒消愁,绝不是厌倦戎马,战士们当然清楚边关的苦寒,清楚战争的凶险,但还是一腔豪情,一腔无畏。既然已经舍生忘死,做好血染沙场的准备,那面对这少有的闲暇,少有的盛会,为什么不及时行乐,一醉方休呢?

这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情怀;这是“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的豪迈;这是“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的决心,这是盛唐的旷达与豪情,这是王翰的不羁与疏狂。说这首诗的情调是激扬向上的,还和诗作者王翰的性格有关。

王翰:山西太原人,家境超好,“枥有良马,家有伎乐”,不折不扣的豪门。因为有才有财,所以狂放不羁,“发言立意,自比王侯”。景云年间,王翰考中进士,在京都等待选任。王翰竟然做了个考生排名,贴到了吏部办公楼门口。他把考生分为九等,把自己与李邕、张说列为一等。引得万人围观,舆论哗然。如此狂放之人,史上能有几个?

《全唐诗》收录王翰诗作十四首,多是吟咏沙场少年及玲珑歌女的题材,既感叹人生短暂的无奈,又表现及时行乐的旷达,倒也符合这首诗的风格。

这首《凉州词》,音调铿锵,节奏明快,气势雄浑,回响着盛唐的激越。《艺苑卮言》赞其为“无暇之璧”;明代著名文学大家王世贞更誉它为“唐诗七绝压卷之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