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需要学会借力。股神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也曾揭示过这个道理:埋头苦干不会发财,借力才会。只有不断吸收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才能在财富增值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1、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他号召弟子向身边的人学习,同时也以身作则,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积极思考学习,通过借鉴别人的经验来完成自身的升华。

背靠大树好乘凉,想要发财,就不要羞于背靠大树。如果有机会进入一个好的发展平台,加入一个有能力的团队,就请热情地拥抱上去,去学习先进的知识,为自己打造殷实的基础。

发财没有捷径,唯一能让你更接近成功的方法,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鉴前人的经验。

只有不断向别人学习讨教,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到自己的能力圈,集中精力了解自己的边界,不断拓展边界,开阔眼界。突破“自我”的局限,世界才会更宽广。

借力不是偷懒,更不是占别人的便宜。它是在无能为力的时候,一种坦然的求助;它也是万事俱备的时候,一种只欠东风的等候。

竭尽全力固然很好,但也不要忘记在埋头苦干的时候抬头看一眼周围,也许可以利用的力量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2、其不善者而改之

如果说,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是为了站在巨人肩膀上,那么,借鉴他人失败的教训,则是为了让自己尽可能地避开雷区。

《穷查理宝典》中有这样一段话:

“只要看看身边发生的事情,你就能明白拒不借鉴别人的教训所造成的后果。

人类常见的灾难全都毫无创意——酒后驾车导致的身亡,鲁莽驾驶引起的残疾……由于重蹈前人显而易见的覆辙而导致的生意失败,还有各种形式的集体疯狂等等。”

虽然人生难免遇到困难,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孤单。因为遇到的问题,99.9%都是他人经历过的,踩过的坑里尽是前人的脚印。

聪明的人从他人的身上借鉴教训,愚蠢的人用自己的鲜血创造教训。

隋末战争后人口锐减,公元628年,唐朝只有二百九十万户人口。唐太宗李世民便经常以亡隋为戒,在政治上,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在经济上,薄赋尚俭,为政谨慎。

因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隋末动荡之局得以稳定下来。在唐太宗的统治下,唐朝政治清明,经济也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安定,国力逐渐强盛。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3、学会借力,巧妙成长

不仅可以向同事、朋友、亲人借力,有时候,竞争对手也是很好的借力对象。

电视剧《军师联盟》里有一句台词一直非常打动我:“一路行来,没有敌人,看见的,只有朋友和师长。”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学习对象;每个人的经验,都可以为自己的财富积累增添一份力量。

历史上著名的“草船借箭”,就讲述了一个向“对手”借力的故事。

周瑜对诸葛亮说:“你3天之内,给我打造10万支箭来。”面对这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诸葛亮还是满口答应。

自己造不出箭没关系,可以借呀。于是在一个大雾蒙蒙的早上,诸葛亮派出几千艘木船,船上扎满了稻草,佯装攻打曹营的样子。

曹操一看这阵仗,便命令所有的弓箭手万箭齐发。结果不到一个时辰,诸葛亮就收到曹操送来的10多万支箭。

小储的话:

有时候,你花一天都搞不清楚的数据,请教别人一下立刻就清楚了;有时候你怎么也搞不定的事情,求助一下别人,立刻就完成了。学会借力,才能事半功倍。

用尽全力不仅仅是用尽自己的力量,还包括借来的力量。面对难题时,一定要学会求助,学会借力,这比埋头苦干更重要。

在工作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在生活上汲取别人的经验,在财富增值的道路上反思别人的教训,相信你也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掌控自己的财富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