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垦戍边,顾名思义,就是让军队驻扎下来开垦田地并执行守卫边疆的任务,是我国古代边疆地区军事策略的重要一环,在我国历史上贯穿从秦朝到清朝的整个封建社会。屯田的士卒既当兵士又当农民,战时作战,平时卸剑拿锄,开垦土地,耕种粮食,不仅能保证当地部队军粮的供给,改善军队的生活条件,还能有效的保卫边疆、开发边疆,促进边疆地区的社会生产与进步。

屯垦戍边最早可以追溯到秦代,秦王朝统一六国之后,又对岭南百越地区(现在广东广西一带)发动了战争,设置郡县进行管理。派蒙恬发动了对匈奴的反击,夺取并控制了河套地区。为了巩固初生的帝国对这些地区的战果,秦始皇向岭南地区和河套地区派遣人员进行屯垦戍边,移民大部分是士兵,还有少部分普通百姓、商贾等,规模很大,光岭南就达到50万人,河套地区则设置了四十多个县进行安置。特别是岭南地区的屯垦戍边,在秦王朝的岭南太守任嚣和其后继者南越武王赵佗的努力下,当时的岭南地区迅速从原始的部落社会进入到了封建社会,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彻底融入了中华文明。

由于看到了秦王朝进行大规模移民屯垦开边所取得的成效,进入汉代后,屯垦戍边成为汉王朝治理边疆政策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并以制度化的形式流传下来,为后来的唐、明、清各朝所沿用。汉代的屯垦主要分布在西北、北疆、东北等地区,一方面解决了军队的补给问题,另一方面也在边疆稳定保持了一支数量可观的军队,对于边疆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公元前六十一年,西汉名将赵充国就利用屯垦的军队顺利平息了西羌的反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