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杜帅,这个一米八个头的95后沧州汉子有些腼腆,一说是来采访,显得更加拘束。当笔者提出请他讲讲“火场救人”的故事时,他连连摆手,脸颊有些微红,“应该的,应该的!”

汽车兵杜帅在清洗车辆。

今年7月20日晚10时许,石家庄市区红星街辅路附近,一辆面包车因故起火停在路边,车尾不远处一女子瘫坐在地抱着一受伤昏迷男子大声呼救。来来往往的车辆很多,却没有人停下来进行施救。

此时,空军某场站汽车连战士杜帅正驾驶部队车辆执行任务归队途经事故现场。眼见面包车火势越来越大,随时可能发生爆炸,危急关头,杜帅迅速将车停在附近,拿起随车携带的灭火瓶就冲入火场。

然而,由于火势太大,仅靠杜帅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扑灭,情急之下,救人要紧,杜帅迅速将昏迷男子救出并送往医院医治。由于及时送医,这名男子最终脱离生命危险。

7月24日上午,还在住院的受伤男子委托亲属赶到杜帅所在连队,送上了写有“人民子弟兵、危难见真情”的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伤者亲属送来锦旗。

其实,杜帅能够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绝不是偶然,在日常的工作训练中,他就是一个“好兵”。

2015年6月,还是下士的杜帅因表现优异被抽调去参加带兵骨干集训,随后成为新兵班长。

当时新兵营的站岗任务由新兵班长们担任,夜岗的时候会给他们发泡面和火腿肠。每次杜帅值完夜岗下哨后,都会把发的食品分给班里的新兵,他说,“新兵都还是孩子,比我更需要补充。”

2015年,杜帅所带的新兵班。

他所带的班有个新兵小马,由于父母残疾没有工作能力,当兵前小马一直和当医生的爷爷相依为命“好男儿去当兵,不要为家庭所累,还有我呢!”尽管家中如此困难,爷爷还是鼓励他去当兵。就这样,小马应征入伍。

接新兵的时候,别人都是大包小包,只有小马是孑然一身;到军营后,孝顺的小马每个月都会把津贴打给爷爷;每次训练结束后,小马也都是一个人独处,很少和大家交流,性格孤僻的他越来越不合群。这些,杜帅都看在眼里。

有一次登记新兵资料时,小马迟迟不愿意下笔。杜帅追问下才知道,原来小马怕字写得不好看被战友们笑话。

杜帅为新兵纠正队列动作。

“想练字吗?”

“想!”

“可以买本字帖练练!”

小马憋红了脸,低着头,沉默了很久,“舍不得”。

杜帅触动很深,悄悄地给他买了几本字帖。随后的日子里,杜帅陪小马一起练字,一起训练,一起摸爬滚打,一起聊家常……渐渐地,小马变得开朗起来,不再独处,与战友们也都能打成一片,字也比以前写得好了。新兵营结束前一天晚上,小马抱着杜帅哭了好久……

杜帅说,当我们自以为生活不如意的时候,其实有些人远比我们承受更多的压力,自己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帮助他们。

抢险救灾现场,官兵正在清除室内淤泥。

2016年7月,河北省7.19特大暴雨洪涝灾害袭来,石家庄井陉片区受损严重。杜帅所在旅积极响应,迅速组织官兵赶赴灾区抢险救灾。带兵结束回到汽车连的杜帅主动申请参加抢险。

洪涝过后,一片狼藉。杜帅所在小分队负责清理老乡家的淤泥,搬出物品。杜帅当时去的一间房屋是一对夫妻刚结完婚的婚房,家具全被洪水冲乱了,屋内墙壁上到处都是泥土,被洪水淹过的水痕清晰可见,地上淤泥约有30公分高,淹没了迷彩裤腿。

顾不上多想的杜帅,拿起铁锹就开始清污。“当时没有觉得累,一心只想着多干一些。结果晚上回来后整个人都走不动了,累摊了……”杜帅和战友们奋不顾身、挥汗如雨的身影,深深印在了灾区老百姓的心里。

杜帅和师傅许让洋。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提起杜帅,杜帅的师傅、四级军士长许让洋连连赞许。他说,杜帅是我的第一个徒弟,汽车驾驶技术很不错。而且这个兵特别有正义感,乐于助人,是个好兵。

今年4月,许让洋因病住院做手术。当时正值飞行旺季,连队人手紧张,杜帅在保证自己工作完成的情况下,主动扛起了师傅的工作。早上四五点钟起床保障飞行,上午牺牲补觉时间替师傅出车执行任务,下午继续保障飞行,晚上忙到半夜。一直到师傅病愈回来,没有任何怨言。

杜帅执行出车任务。

去年12月,杜帅在留取中士的申请书里这样写道:连队走廊文化墙上篆刻的“争当车勤保障尖兵,争做雷锋精神传人”,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虽然我只是一名汽车兵,虽然我离雷锋很远,但他的精神值得我去不断学习。

杜帅在日常学习。

一腔热血勤珍重,撒去尤能化碧涛。

今年8月份又被抽选去参加带兵骨干集训的杜帅,已收拾好行囊,重整行装再出发……

杜帅在连队荣誉墙前。

中国空军网

投稿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快长按二维码关注我啊

一路走来,感谢有您!

感觉不错请点赞,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章作者:李敏、周中山

图片拍摄:李敏、张智程、范得盛

本期编审:牛锐利

责任编辑刘军毅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中国空军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