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蒙自有座“空中花园”,震惊眼球的美

这是8月!如果此时你来到滇南蒙自的西北勒,会被一幅幅艳丽的画面所迷醉,也会被那些活艳生辉的色彩所感染。此时,你会惊叹,是什么样的魅力,让8月的西北勒,成为一幅幅大地的版画。

这都是因为万寿菊!

第一次在西北勒见到万寿菊,是两年前的那个8月。那次,蒙自市文联和乡党委政府联合举办“州市作家走进西北勒”文学笔会。正值万寿菊收割期,成片的菊地在缓缓的坡地里顺坡势起伏着,纷纷展现着自己绚烂的风采,绽放出灿然的笑靥。那花地优美的曲线、明快的色彩、艳丽的板块,一下就抓住了人们的眼球。所有的人,停止了交谈,慌忙跑到地前,举起手中的相机、手机,一边移动镜头,一边不停地按着快门。在眼前这副景象前,语言也显得苍白。

此前,蒙自的一朋友曾邀约前往西北勒,说那里有“空中花园”,灿烂无比,开车邀我同去欣赏。空中花园?这听起来让我有点不敢相信,就没去,从而错过了欣赏万寿菊初次登上西北勒舞台的丰姿。

谁都知道,西北勒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石头的世界,石头比土壤还多,民间甚至有“石头垃圾场”的俗称。但是,石头无以压住梦想的苏醒,更无以压住满怀渴求的希望努力向上的追求。

5月份,我们到西北勒时,万寿菊还是指头长的幼苗,一株株刚从苗圃地移栽到庄稼地里,举着小小的叶片在风中弱弱地颤动。短短一个季度,它们就凤凰涅槃,大放华采。

最终,汗水落地,石头开花。

石头和花朵,坚硬与柔软,黯然与艳丽——这些充满对立的矛盾体,在西北勒,完成完美的融洽,一同创作出时代的杰作。

西北勒,给了万筹菊如此绝好的版面。

西北勒,以自己的胸堂为底版,用菊花作原料,绘出了秋天的又一份希冀。

《采菊的女人》

你用长满茧花的手

用梦想的彩笔

在高高的犁耙山上

在喀斯特地貌的石头间

一笔一画,写下万寿菊

写下汗水,写下这个秋天的花朵和颂歌

浓烈的画卷,艳丽的花海

每一朵,都是季节的一颗太阳

在岁月崭新的枝头,绽放金色的光芒

采菊的女人,这是山地的心愿

照亮一块块古老的荞麦地

采菊的女人,这是彝家的希望

温暖一片片苏醒的心坎

如此,一坑坑,一凹凹

在山里红苹果之后

贫穷瘦瘦地世代居住在石头骨缝间的身影

被一种用时代的思想与汗水调和的色彩

不容犹豫地被再次涂掉

季节枯枯地年复一年在西北勒山梁上行走的步伐

被一朵叫万寿菊的花开放的姿态浓墨重彩地再次改写

你看:绚丽、灿烂,画面鲜亮

采菊的女人,走进花海

你轻轻一笑,花朵便荡漾一片

收获的浪潮更被推高一层

你看:欢快、喜悦,场面喜庆

采菊的女人,走进菊地

你采撷的,是家人的幸福,生活的笑靥

心地的甜蜜又在丰厚一寸

菊地璀璨,菊色潮涌

这是这个秋天的主色调

采菊的女人

你把花香和花色满袋盛装

菊花锦簇,菊香扑鼻

这是你人到中年的一次大开怀

采菊的女人

你的笑容和笑声遍地开花

地旁。辛劳一生,满头白发的老父亲

一脸慈祥,满眼含笑,直直地竖起了老拇指

这是秋天我行走西北勒的一份意外收获,是一首描写西北勒彝族支系仆瓦妇女采撷万寿菊的诗,是献给西北勒新生活的赞歌,是献给今天的西北勒秋天的颂歌。

女人,是西北勒浓墨重彩的话题。

万寿菊应该是配得上西北勒的妇女,西北勒的妇女也应该配得上万寿菊。

西北勒扑瓦妇女红艳的传统服饰,在广袤的喀斯特地貌上劳作,就像是一朵天然的万寿菊。一个仆瓦妇女走进万寿菊的地里,是如此的谐和、喜庆!她,本身就是一朵放大了的万寿菊,给秋天添姿加彩,丰腴秋天的收获。

劳动、花朵、汗水、灿烂、笑容……

这是一幅辉煌的图景!

通过短短几年的发展,现在,万寿菊和其它的经济作物一起,已成为西北勒不可小视的一项重要产业。朴实、坚毅、辛勤的西北勒人民,借用万寿菊的丰姿,描绘出了一幅幅美好生活的画卷。

来源:人文红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