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家机构做既做公益又要营利,这可行吗?

中国公益事业的先行者、"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说,随着经济学知识普及,更多人将公益和商业融合;同时,这种模式,也受到越来越多人认可。

在5月11日腾讯新闻发起的"中国益公司"愿景演讲上,徐永光阐述了他的公益商业化思想。这一思想在冯仑、沈鹏等出席同一场合的企业家演讲中,也得到印证。

用商业逻辑推动公益,最大化助力公益

徐永光认为,最近二三十年科技革命推动了公益和商业融合。免费共享经济大量涌现,互联网平台给亿万人创业、就业带来极大便利。互联网很多服务都是免费的,这些免费的商业服务,不仅带来了最大的商业成功,也创造了最大的公益。徐永光指出,这就是商业化的互联网给全社会带来的巨大福利。

此外,徐永光以孟加拉慈善家尤努斯为例,讲述商业思维在慈善推广过程中的重要性。

尤努斯是社会企业的鼻祖,他发明了小额贷款,探索出一条普惠金融的道路。尤努斯给经济收入较低的人发放贷款,并收取较高额利息。表面看,这是一个绝对的商业行为。但事实上,尤努斯的格莱美银行解决了近800万贫困农村人口的脱贫问题。尤努斯一直在通过小额贷款,让真正需要资金的人受益。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经济收入低的群体确实对小额贷款有强烈需求。

公益事业应该拥抱商业模式,找到发展之路

1988年,徐永光辞去团中央组织部部长的职务,以10万元注册资金成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创办"希望工程",后者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公益品牌。

从1980年代到今天,徐永光见证了中国公益慈善事业从无到有的三十年,他的公益思想也发生了巨大改变。随着商业社会的繁荣,徐永光逐步认识到:商业与公益融合,将有利于公益事业的持续发展。

2017年徐永光出版新书《公益向右,商业向左》,全面探索这方面话题。他认为,公益向右是讲效率,商业向左则讲责任。中间地带就是用公益手段做商业,或者用商业手段做公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目的就是解决社会问题。

徐永光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在大幅扩大属地,并和公益出现碰撞。商业有力量、投资、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要让公益大规模发展,就应当转变自身,拥抱商业模式。

此次演讲中,徐永光举了"十环打靶"来描述中国企业的公益成绩。把企业市场看成一个靶子,那些污染环境、不考虑消费者利益的企业是"零靶企业"、"脱靶企业"。而实现了战略公益、互联网、高科技、环保、绿色农业、绿色食品的良知企业,他们离十环比较近。希望企业能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社会需求,同时积极地进入公共服务领域。

民营企业是慈善繁荣的保障

徐永光的"慈善商业化"得到了现场嘉宾呼应。关于商业对慈善的推动,企业家们深有体会。

水滴筹CEO沈鹏引用马云的话"好的商业是最大的公益",阐述水滴公司的定位。御风集团董事长冯仑见证了中国第一代"企业慈善家"的崛起。他自言,早期中国企业管理者专注商业领域,有"小我"而无"大我"。随着国内慈善出现,国外公益思想刺激,大批企业家逐步有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2004年开始,中国有大量企业公益基金出现。

冯仑举例说,他最早发起成立的爱佑华夏基金在做一个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项目,一年救助2万个先天性心脏病的贫困儿童,占到病人总数的10%。企业公益基金的成绩也推动了政府公益政策改变,政府现在把这类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全纳入政府医保范围,贫困家庭的孩子先天性心脏病的问题就此解决。

冯仑指出,中国许多公益基金都由企业家在主导,比如李连杰壹基金、阿拉善基金会,它们都是中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找到,在赚钱、捐钱、良心、责任、义务、善和义,利和益之间,能共同发展的一种方法。冯仑认为,企业家哪怕用现金、振臂一呼的方式推动公益,也可以接受。

更多情况下,专业团队在专业领域内成立具有操作能力的公益组织,或者用企业家能力和资源推动成立永久性基金会,甚至开设私人家族性质的基金会,都是追得探索的方向。在公益事业上,企业家将做得更专业。我们看到最有影响力的慈善公益平台,乃是阿里巴巴、京东、腾讯这类企业平台。

冯仑同时强调,民营企业用40%的资源,贡献了中国50%税收、60%GDP、70%的专利、80%的新增就业,与此同时,还在以每天两家基金会的速度在成长。中国民营的捐款已超过1000亿。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保障。

中国慈善事业,需要普罗大众更多的爱心与推动,也需要更先进更完备的商业模式。正面的看待慈善事业,正面的引导商业模式,将公益与商业从对立思想转变为伙伴思想,才能让中国的慈善事业走的更远更好!

相关文章